黎艳珠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及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公共文化的服务设施、各种资源、服务系列,以及资金、人才、技术和相关保障机制等,它为社会文化生活和活动提供保障、创造条件,为社会民族文化的发展进步提供丰厚坚实的基础。
二、群艺馆、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部分
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文化建设的新领域,也是摆在我们群文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文化事业单位的群艺馆、文化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直接为公众提供服务的主体之一,有着广泛而重要的作用。
当前,各地群艺馆、文化馆以切实增进自身的公益性职能为契机,大力加强公益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以便构建起一个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
三、基层群文队伍建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除了要加强自身的管理人才和业务人才的建设外,建设一支有能力、有潜力、有活力的基层群文人才队伍尤其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坚实基础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要建立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自然离不开人,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基层业余文化队伍和管理人员等各方面的人才。但是,在这些人才之间,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就像是金字塔的底部一样,是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群众文化,是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大众性文化,主要的服务对象是群众。事实证明,拥有了稳固的、日益壮大且常保活力的基层群文队伍人才,群文事业就会更繁荣,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也就越强大。如我区影响深远的“余杭艺术节”“相约周末”等夏季文化夜市活动等,都得益于庞大的基层群文队伍人才,他们在文化馆业务干部的培训和辅导下,不但成长为主要的骨干力量,而且在全区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吸引了更多群众的参与,并使这些群众逐步发展成为文艺爱好者,继而成为全区的各类公益性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力量,为公共文化服务出力。基层群文队伍因此而逐步强大和稳固,队伍稳固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我区群文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2.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动力来源
强大稳固、不断发展的基层群文队伍,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而这支队伍经常性地开展公益群文活动,能够为广大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样式,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也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拥有不竭的动力来源。
要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动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地加强基层群文队伍人才的建设,需要提高基层群文人才的素质,提升他们服务公众的能力。如余杭区文化馆每年都会针对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开办各式各样的培训班,有小品培训班、滚灯培训班、新故事写作和演讲培训班,以及戏曲、声乐、摄影、美术书法等各个艺术门类的培训和辅导。为了更好地加强基层群文队伍的管理和发展,我们还成立了余杭区文化馆业余艺术团,把全区各艺术门类文艺骨干分子团结起来,为他们提供经常性的登台表演、参加培训的机会。另外,还开展征文、汇演活动,激发他们的创作积极性,我区2008年举办的“和谐余杭”系列文艺汇演中,有外来建设者才艺、戏剧小品、故事演讲、声乐器乐4项专场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全区广大群众提供了全新的、精彩的文化大餐。
3.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力保障
众所周知,群艺馆、文化馆要开展好群众文化,要搞好公益性文化服务,除了政府财政的基本保障外,还需要一个有力的保障,那就是基层群文队伍人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状态。近年来,“种文化”的新概念,也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要“种文化”,自然需要能接收文化种子的“土壤”——基层的文艺爱好者和有文化参与意识的普通群众。如在我区的大部分乡镇,都在开展艺术节活动,通过我们文化馆不断的辅导和培养,各个乡镇参与艺术节的普通群众越来越多,而且艺术节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也逐年提高。又如我区近年来坚持在抓的“一村一品”,不但让《余杭滚灯》舞进了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鸟巢里,而且也培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艺术节目,如《鸬鸟鳌鱼灯》《百丈草灯》《仁和高头竹马》等,在这些节目的背后,是规模宏大的基层群文队伍人才。正是这些基层的文艺人才和队伍,让我们的群众文化有了人力资源这个重要的保障,让我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有力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基层群文队伍人才建设,无论对于群文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还是对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加强基层群文队伍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
(作者单位:浙江省余杭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