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敏
一面是“洋节”被商家鼓吹的看似火热,一面是有人对传统节日忧心忡忡。传统节日真的需要“被拯救”?该如何更好的弘扬我们的节日文化?而“洋节”我们过的是否有“洋味”、有文化?
近日,记者采访了著名国际民俗专家,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请他谈谈对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以及“洋节热”的看法。
记者:万圣节刚刚过去,圣诞节又马上要来了。近些年,“洋节”在我国,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很受欢迎,年轻人参与的热情非常高,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乌丙安: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坏现象。一个伟大的民族、一个在世界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国家,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我一直认为,这种文化身份,就是“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我都有,全人类最优秀的文化元素我兼有”。我们不仅要深入了解、深刻认同自己的文化,也要放开眼光,去探寻和了解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这才是大国的气度。举个简单的例子,法国人用餐时非常讲究餐具的使用,这是特有的文化。我到法国朋友家做客,一餐饭从头至尾我对餐具的使用都非常符合他们的习俗,他们很尊敬我,认为我懂他们的礼节和文化。但是,反过来,他们却不会用筷子吃中餐。这就是文化认知上的一些差异。一个大国,应该是开放和包容的,在海纳百川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独有的文化特性,这样的国家,文化财富是最雄厚的。
但是,在“洋节热”的现象中,存在着很多问题。过“洋节”的人,其实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些节日的传统和文化内涵。“洋节”的风靡一时,多是因为商业的炒作,这使很多“洋节”变成了购物节,商场大搞活动,甚至通宵待客。拿圣诞节来说,我们就过的一团糟。一位德国朋友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圣诞老人早早就回北极了,不来中国,因为圣诞夜中国灯火通明,人们天不亮不睡觉,没法送礼物。”传统的圣诞夜是非常安静的,人们很庄严郑重地做弥撒,然后孩子们都早早睡觉等待圣诞老人的礼物。他们绝对难以想象过一个通宵购物的圣诞夜。
所以说,“洋节”的火热,并不是因为大家了解节日的内涵从而去喜欢它、庆祝它,也不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真正意义上的介入和交流,而是商家为扩大经营刻意的炒作。这样过节,是要让外国朋友笑话的。
记者: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对过“洋节”很热心,但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似乎有些缺乏热情,甚至很多人并不是那么了解传统节日,不知道它们的文化内涵,不知道这些节日到底该怎么过,所以也就过的没什么滋味,这种现象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乌丙安:是的。既能过好自己的节,又能过好别人的节,是文化上真正的包容和沟通。但是,只向往、只懂得过别人的节而抛弃、冷落自己的节是悲哀的。其实,这并不是这一代年轻人中存在的问题,在“扫四旧”运动中,很多传统节日文化被破坏,这导致现在五十岁左右的一代人和他们的下一代同样不知道该怎么过节。
我们的传统节日,是几千年文明积淀而来的,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传承和美好的情感寄托,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如尊敬祖先、孝敬父母、感恩自然等都在节日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体现。可以说,传统节日文化连接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过好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对外界展示的一个窗口,可以反映、凸显出华夏民族的精神。现在我们经常谈论“以民为本”,其实在这方面,节日是最突出的体现。而且,节日活动最能体现我们的和谐,所谓“不和谐不成节”,它可以集中地展现民众的生活气象和精神面貌。
我们的节日,从古至今一直是民众在传承、在保护,是在千千万万人的生活中传承下来的,是活着的传承,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实现在我们也可以看到,近几年来,我们的传统节日过的越来越有滋味了,很多好的传统依然在延续。
记者:传统节日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保护,特别是端午节成功申遗给了各方面很多信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于我们的传统节日,应该如何保护和弘扬?端午节的成功申遗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乌丙安:传统节日的保护意义非常重大,传统节日过得好,正是我们民族复兴、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保护和弘扬传统节日,我们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宣传。端午节的成功申遗正好给了我们宣传传统节日的机会,要借端午节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话题,加大力度宣传节日文化的重要性。端午节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明它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也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现在它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国际上都非常重视,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申遗成功会更加促进我们保护节日文化的自觉性。
第二,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要按照国际的、现代的、科学的要求去做。参照国际标准和要求形成一套实用的科考方法,发动各地的相关部门,对当地的节日民俗文化进行详细的普查和考察,要至少掌握500个县如何过节。从节日前的准备到节期再到节期完毕之后,都要有详尽的资料记载,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拿端午节来说,有些地方农历四月初就开始准备龙舟、服装、道具了,过节的那天当地有多少人看赛龙舟、多少家插艾草,这些都很重要。考察要非常细致深入,力争做到完美,特别是对一些极具代表性的节日文化要重点考察,形成详细的《节日民俗志》。
第三,重视节日文化在青少年中的普及。节日文化传承机制能延续下去,就一定要大众化,要让更多年轻人认识其重要性。小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容易授徒,靠几个人或者一小拨人就能传承下来,但节日的传承需要全民的参与,所以让节日文化深入课堂,普及开去,让年轻人了解节日的传统,知道该怎么过节,节日才能更好的传承。
第四,举办与节日文化相关的大型国际研讨会。有关节日文化的大型国际性研讨会我们还未举办过。目前,国际上非常重视民俗节日保护手法上的研究,高层次的研讨会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有利于弘扬我们的节日文化。
第五,国家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弘扬节日文化。要有经济上实际投入,针对一些有特色的、重要的节日,或是在节日文化鲜明独特的地方开展一些国际性的友好活动,提高节日文化的影响力。
第六,振兴节日产业。要重视传统节日相关产业的发展,使节日产品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比如,依托传统节日发展旅游业,很多外国友人是很喜欢到中国过节的。还可以开发与节日相关的纪念品,但一定要精致,粗制滥造没有文化内涵的商品不会有市场。
记者:现在各地已经逐渐在重视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和开发,但其中,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给传统节日加上不中不西的“帽子”等。对于杜绝传统节日破坏性的开发,您有什么建议?
乌丙安:这些现象非常值得我们重视,传统节日都是经过千百年积淀、传承而留存下来的重要文化,保护、开发不当,就会扭曲传统节日的本质和内涵。
对于如何预防在开发时对传统节日形式以及文化内涵的破坏,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防止过度开发。要坚决避免对传统节日的有意识的重新打造,加入与其文化元素不相融合的内容;其次,要抵制对传统节日粗制滥造的开发,特别是要抵制一些低俗的理念和风气的介入,防止其对传统节日的人文意蕴和情感寄托产生严重冲击。比如,中秋节的月饼本是非常有节日情感的食物,但是天价月饼的不断出现,使得月饼这种非常具有人文意义的节日食品变了味道。特别是一些几十万、上百万一盒,中间夹着“房票”,买月饼送房子的天价月饼,更是“邪”得厉害;再次,要防止随意篡改传统节日,另搞一套。比如,重阳节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节日,但有些地方不好好过重阳节,而是在重阳节这一天搞起了如“中华慈孝节”等名目的“人造节”。其实,利用节日弘扬亲孝不是坏事,但是重阳节本身也有这样的传统和内涵,为什么我们不能就以过重阳节为出发点去搞这些活动呢?还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和思考,一些人提倡把我们自己的节日改成具有西方文化意味的节日来宣传,比如七夕被称作“东方情人节”“中国情人节”,这是非常没有文化自信的做法。我们的七夕和西方的情人节,在文化内涵和人文意义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七夕是我们特有的文化结晶,为什么要抹去这个传承了千百年的称谓而去跟“洋节”的风?当然,这里有很多商业炒作的误导,我们的相关部门的工作者、民俗文化方面的工作者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一点。
我要强调的一点是,对传统节日的保护、开发或是在传统活动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过节形式,都一定要尊重传统节日原有的内涵和本质,不要让节日失去它原有的文化意味。传统节日的保护连接着我们民族文化的根源,文化的复兴不是抛弃从前,而是在保护、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当前的世界上,我们的国家已经是一颗耀眼的明星,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那我们给世界展示什么?我们节日文化的民族记忆曾经有过断层,现在,我们应该唤醒它,我们应该抱着足够的情感和自豪感去保护它、传承它并将它展示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