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教学课件选择及应用的基本原则

2009-12-17 06:22董文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09年10期
关键词:选择多媒体教学课件

董文军

摘要: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与运用,已经成为现代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技能之一,但只有遵循教学规律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才能真正优化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选择和应用必须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即适应性原则、充分发挥优势原则、针对性原则、“四性”统一原则以及有效整合原则。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选择;应用;原则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0-0063-04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是教育信息化的主要标志之一,而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关系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效果。然而,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往往走入以偏概全的误区,存在多媒体依赖化、课件文字化、备课精力技术化、课堂教学照屏宣科化、评价标准技术化。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充分理解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没有体现多媒体教学的特性。

一、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

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主要命题之一,目的在于揭示现代教学活动和人类其他活动的根本区别,是从最低限度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从而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理论依据。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我国教育学界曾经有不同的观点,主要有特殊认识说、认识-发展说、认识-实践说、发展说、多本质说、教学交往说等等。我们认为,现代教学的本质是“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为基础,以新型师生关系为纽带,通过教师、学生与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媒体的交互作用而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新精神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发展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育人活动”。[1]“育人”仍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只不过理想“人”的标准变了——由单纯的知识量的获得,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和创新精神”梯级协调发展的人;环境变了——由单纯的语言传授变为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资源之间、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多维互动;主体变了——活动主体由单纯的教师变为学生,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所以,简单地说,现代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资源)四个要素组合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内容是载体,学生发展是目标,教学媒体是辅助。

二、多媒体教学的特性

从现代信息理论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传递过程,教学媒体是教学信息传递的载体,是“育人”过程辅助手段。所谓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传递教学信息时,就称该媒体为教学媒体或学习媒体。在人类教育历史长河中,早期的教学媒体主要是语言和文字,这是在任何时代也取代不了的教学媒体。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科学理论的发展教学媒体不断发展和更新,先后有教科书、直观教具、音像媒体、计算机媒体、多媒体网络等媒体引入教学过程。每一次媒体变革,都会引发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观念等发生重大变革。

多媒体是目前教师教学常用的“时髦”媒体。这里的多媒体不是文字、音像、计算机等媒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先通过模拟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再由计算机方便地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还可以查询、检索。现代计算机化的交互型多媒体还包括了超媒体(允许多种形式的信息包括文本、静图动图、动画、视音频的非线性连接和交互访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超文本(由文本信息构成的非线性交互型信息系统)。[2]

对教师而言,要使用现代媒体技术(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多媒体等)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软件,即课件。所谓课件,是指“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表现教学内容,反映教学策略,并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并制作的应用软件”。[3] 课件是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备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上课时主要的载体和手段,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集中反映。

多媒体课件,也就是多媒体教学软件,“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与超文本结构去展现教学内容,并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运行的一种教学软件”。[4]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是有丰富的表现力、交互性强、共享性好、有利于知识理解。正因为如此,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可以使知识更加直观,信息量增大,利于学生掌握,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可以说,多媒体教学,为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多媒体课件的类型

多媒体课件的类型很多,分类标准不同,其形式也有差异。

根据其功能与形式,多媒体课件划分为课堂演示型、流媒体型和网络课程型三种类型。

(1)课堂演示型。课堂演示型课件是指将课件表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讲课时进行演示,并与教师的讲授或其他教学媒体相配合的多媒体课件,用以解决教学中重点与难点问题,反映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启发与提示。

(2)流媒体型。流媒体型课件是指包含教师视频、声音和电子教案的多媒体课件。通过实时或网络点播,再现教师授课过程(语音、视频)、鼠标操作过程、电子白板板书过程、电子讲稿、多媒体演示等。

(3)网络课程型。网络课程型课件是指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能反映教学过程和内容,提供练习供学生学习,并可通过设计的友好界面供学习者进行人—机交互活动的一种多媒体课件,可以设计成具有交互学习功能的个别化系统,学生可以在个别化的教学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

根据课型及教学方法来分,主要有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和资料工具型。

教师选择什么类型的课件,往往依赖于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校软硬件条件以及自己的技术和设计水平。

四、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的五项原则

1.适应性原则

所谓适应性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课件必须与课程教学过程相匹配。课程教学过程又往往涉及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学生特点等。课件的首要职能是适用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在具体应用时,应该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寻找课件与课程内容的最佳结合点,探索最佳的表现手法,不能画蛇添足,弄巧成拙。

首先,课件必须与课程性质相匹配。比如,数学课,其主要任务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推理能力,同时,体验逻辑美感,而具体结论可能是次要的。如果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媒体,可以与推导思路有机统一,留有悬念。而用多媒体教学,直接呈现结论,或者省去推演过程,或者省去师生共同参与的求证过程,反而失去了数学的逻辑美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其次,同一门课,有的章节用多媒体比较适合,有的则适合用其他媒体,用多媒体效果反而不佳。比如,课堂上的一些涉及自然现象的演示实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必须现场操作,用课件模拟实验效果再好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实验。但如果属于危险性大、器材不易得到的实验,用课件来表现就很有必要。不能恰当选择教学媒体,浪费了多媒体教学资源,效果反而不佳的事例比比皆是,例如,某教师在进行“长度单位”一节教学时,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展示了一把直尺,用来介绍长度的概念。其实,每位学生及教师手中都有一把直尺,只要把手一举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还有一位教师,为了向学生讲述地球仪,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制作了一个漂亮的三维动画的地球仪课件,其实地球仪到处都有卖的,用实物比课件更加方便,这样的课件是为做课件而做课件。这是目前在许多教师中都存在的一种奇怪现象,把过多的精力用于无谓的课件“设计”上,而把课堂教学策略设计置之脑后。

再次,课件必须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小学生的具体思维能力占主导地位,无意注意相对发达。因此,小学生可以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而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采用多媒体教学可能反而不利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课堂中的教学信息主要是知识点以及相应的能力和思想情感,如果有过多的刺激信息,可能会增加学生的“认知负荷”,引起学生的感觉疲劳。

总之,我们在选用和制作课件时,应从课程及教学实际出发,在确定手段与实际最适应的情况下再设计多媒体课件,切不可盲目乱用。

2.充分发挥优势原则

计算机技术具有高效、快速、仿真的特点,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应用这一高科技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尤其是现代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能够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手段。与传统的教学媒体相比,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以下优势:

(1)能化虚幻为现实,化抽象为直观,使情境教学成为可能。改变了教师只能通过语言描述进行教学的局面,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2)具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大为小、化快为慢,使教学内容通俗易懂,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具有交互性和信息量大的特点。使教学活动的表现方式更加灵活;能使教学内容增多,教学密度加大,教学效率提高;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4)课件作品可以作为共享的教学资源,改变了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能把教育教学推向整个社会,大幅度地扩大教学规模,为“大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观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5)教师的劳动往往具有重复性,使用课件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

所以,如果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无法用其他媒体代替,就必须用多媒体,如果要用,就应当充分发挥其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媒体整合效果好的特点。假如用板书、直观教具、电视等单一媒体完全可以完成教学任务,就没有必要用多媒体,如果这样,反而使多媒体的功能浪费。目前,许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主要是PPT幻灯片,技术上几乎全部是用文字来表现的,内容基本上是教材的重复,偶尔用到图片,也是扫描的课本上的插图,使用这样的课件意义就不大。

3.针对性原则

如上所述,多媒体课件类型很多,但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有课堂演示型、学生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和资料工具型等。由于课件使用主体和受用对象不同,课件的开发和设计也不同。因此必须针对教学(学习)活动的需要,设计和运用相应的课件。一般而言,教师最常用的是课堂演示型和学生自主学习型两种课件类型。

课堂演示型课件,主要是围绕课程教学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由教师开发的课件,它实际上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传统的板书内容进行技术处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反映教学全过程,往往由教师在课堂中配合语言进行教授、讲解和讲读。因此,这类课件设计应注意:第一,要与课堂结构恰当地融合,突出一个“课”字,即课件应适用于课堂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应该考虑教师的使用习惯,体现课堂教学的特点,符合传授课模式的教育教学原理,避免用计算机代替教师,机械地坐在计算机前不断翻页演示,不在讲台上、教室里走动。第二,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意义清楚。课件应用有较强的教学针对性,应该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制作课件时首先要在教材分析、创意设计和素材准备等方面下工夫。如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细致的分析,从教材中捕捉分析出哪些问题需要用多媒体手段表达,以及怎样表达。第三,内容精练,不能有冗余内容,该展示的出现,不该展示的不要出现。教学内容是表现的重点,而供教师操作的按钮、图标、片头、片尾等与教学无直接关系的内容不要过多地展现,当然,还应注意课件的启发性,不能把课件仅仅看作辅助教师“教”的演示教具,而应该把它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识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

学生自主学习型课件,又称自学型课件,主要供学生自主使用。要求具有完整详细的知识结构,适合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遵循学习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策略,一般由教师或开发商开发、学生操作使用。该类课件设计开发的要求是:第一,资料性强,容量大,在内容方面可选择性较强。第二,要求界面友好,层次清晰,提供方便的导航策略。第三,交互性强,适合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对于研究性的内容,练习训练内容要提供丰富的结果。第四,趣味性强。一方面要把基本概念、重要原理、基本方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以最简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要时可采用游戏的表现方法。第五,自学型课件最好能有反馈的功能和评价体系,让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随时调整学习状态。

4.“四性”统一原则

为了保证课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课件必须做到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四性”高度统一,并与课程本身进行有机的结合。

科学性,必须符合教学规律,要求课件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目的明确;内容科学、正确、规范,引用的资料准确;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教育性,课件的制作有利于思想教育、美感教育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现启发性原则;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模式。

技术性,恰当运用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交互性较强;操作简便、快捷。

艺术性,画面感染力强,具有美感,整体效果相对统一;内容表现生动、漂亮、精巧、重点突出、主次得当;构图、色彩、明暗效果富有变化,不零乱,不喧宾夺主,不易引起视觉疲劳;素材能够感染气氛,烘托环境,体现宁缺毋滥的原则。

因此,教师在使用课件时,必须做到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四性”的高度统一,而不能只片面地追求技术性和艺术性。科学性和教育性是本质,技术性和艺术性是关键。

5.有效整合原则

任何教学媒体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点,但是也有其局限性,比如:硬件和技术要求高,备课投入精力多等。而传统媒体,特别是粉笔加黑板,也有其优势,比如,投入少、学生想象空间大,教师和学生已经长期适应。教师板书时,学生有一段调节思维的过程,可将前一段知识点迅速回顾总结,准备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板书时,教师可随写随看,随意控制课堂节奏,方便地增删内容,表达教师突然而至的灵感,这种作用是无法用现代教学媒体替代的。此外,教师的口头表达、形体语言和眼神交流,对传授知识和技能均有促进作用,这正是传统教学的优势。

现代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必须以传统的教学手段为基础,两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互为借鉴。我们应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并使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实现最优化的结合,围绕学生的“学”,结合课堂教学的“教”来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绝不可迷信于现代教学手段而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论方法、手段怎样改变,但体现教学过程本质、体现媒体技术的特性和优势不会改变。只有充分理解各种媒体手段的优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发挥媒体的整合效能,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廖哲勋.试论新教学的本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71.

[2]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1-83.

[3]傅钢善.现代教育技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63.

(编辑:刘轩)

猜你喜欢
选择多媒体教学课件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