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期以来,成人教育《语文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我们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努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一是转变成人教育教学理念,二是构建教学内容新体系,三是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成人教育 教学改革 探索实
《语文教学研究》是我校成人高等教育省级品牌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习阶段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该课程旨在增强在职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强化语文教学研究的意识,培养语文教学研究的能力。
受多种因素尤其是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长期以来,该门课程的教学在不同程度上还存在着教学理念滞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我们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努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在此不揣浅陋,就教于方家,以期抛砖引玉。
一、 转变成人教育教学理念
成人教育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其源头在于教育教学理念的滞后。只有转变成人教育教学的理念,才能解决成人教育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几十年来,成人教育《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和其他众多的成人教育课程一样,沿袭面授的教学形式,采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了课堂教学重理论教学轻能力培养,重教师讲授轻学员实践的“二重二轻”现象的出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学员洗耳恭听,高山仰止。而真正的对话交流则是少之又少。面授结束,学员考试勉强及格,而真正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近几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转变成人教育教学理念: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伦理要求。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员为本。学员应该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知识只有经过学习者主动的建构,才能成为他们头脑中的一部分,才能化为他们的心理图式。从这个角度说,成人教育面授教学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的灌输,学员经常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就难以发生,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在成人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成人教育教学的规律,把学员作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员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积极建构,教师要以学员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教学成为学员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二是树立以培养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成人教育《语文教学研究》课程要明确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把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研究能力和语文教学施教能力作为教学总目标,把教学的重点由理论转移到能力上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切实改变重理论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教学倾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面授课堂成为学员能力培养的天堂。
三是树立开放式教育教学理念。成人教育教师要树立开放式教育教学理念。开放式教育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学方式的开放。近年来,在教学形式上,我们利用品牌专业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建设,研制开发了《语文教学研究》网络课程,突破了集中面授学习的单一教学形式,为学员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其二,教学内容的开放。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人教育学员,大都有语文教学的实践经验,这些经验既是他们的教学体验,也是教师授课时重要的教学资源。近几年,我们以后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尝试把学员的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和研究对象,密切结合当下语文课程改革,加强教学反思研究。由于教学内容很多是取自学员自身的经验,有很强的针对性,所以,极大地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二、 构建教学内容新体系
教学内容既不同于教材内容,也不同于教师的讲稿和教案的内容,而是具有极大地生成性。在教学内容的构建上,我们既注重精心选择,又注重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内容生成。
(一) 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成人教育《语文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有两个突出的矛盾冲突,一是多与少的矛盾冲突,二是新与旧的矛盾冲突。所谓新与旧的矛盾是指,学员大都在专科阶段比较系统地学习过《中学语文教材教法》课程,对语文教学与语文课程的诸多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这对于《语文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既有有利的一面——学员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也有不利因素——对教学内容如果处理不当,教学时就会难以引起学员学习的兴趣。所谓多与少的矛盾是指,《语文教学研究》课程内容涉及面广,而面授学习只有24个课时,仅仅三天的时间。众多的学习内容与有限的课时构成了矛盾。在备课时,教师必须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去粗取精,以少胜多。
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非常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我们尝试着从三个向度去构建成人教育教学内容的新体系。这三个向度分别是基础性向度、应用性向度、发展性向度。基础性向度主要从教师、学生、教材、课标四个方面研习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这个向度的教学内容主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呈现,其目的是让学员掌握重要的语文教学基础理论。应用性向度主要是引导学员明确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研究语文教学经典案例、名师教学录像,学习语文教学设计的艺术,其目的在于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艺术水平。发展性向度主要是精选学科前沿理论知识,以开阔学员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并鼓励学员尝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实验。
(二) 注重课堂情境下教学内容的生成
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不会完全按照备课时准备好的讲稿教案组织课堂教学。恰恰相反,越是教学艺术成熟的教师越是不会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教案讲稿施教。尤其是成人教育,学员大都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这些经验从课程资源的角度来看就是很好的课程研究资源。再者,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学员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交流多向互动,往往迸发出令人惊喜的思维的火花,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思维的火花,就能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近几年来,教学中我们从课程资源的视角,密切联系学员的工作经验,进行教育叙事和行动研究,积极开发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大大激发了学员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培养了学员的问题意识。
三、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
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接受。这种情形下的教学由于重理论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加之教学方法单一,学员缺乏兴趣,因此,教学效率往往事倍功半。有鉴于此,近几年来,我们结合教育教学理论的新发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一)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也叫个案、事例。案例教学就是选取语文教学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个案,在教学中师生依据教育教学理论对这些个案进行多个角度的剖析,从而引导学员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过程。
我们在成人教育《语文教学研究》课程教学中,为了开阔学员的视野,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视案例教学模式的建构。我们主要选取两类案例,一类是语文教师的授课录像或课堂实录,一类是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
名师教学录像(课堂教学实录),可以为学员提供一个虚拟的课堂教学情境。不少学员,尤其是年轻学员,尚缺乏语文教学的深刻体验,名师教学录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模仿、反思的案例。教学时,我们组织学员分小组对录像从不同角度进行研讨,谈谈从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对自己的启发。通过讨论中,学员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认识到自己与名师的差距,也发现了名师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以便今后在自己的教学中加以借鉴和改进。
教学反思是优秀教师在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以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理性思考和总结,进而更加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行为。教学反思主要是对课堂教学中成功与失败之处进行反思。比如,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合理?教师在教学中有哪些灵感与顿悟?哪些教学环节是得意之处?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和创新?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够促使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惟其如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它也是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学者型教师”转化的必由之路。
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研究教师的教学反思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样本,让他们指导怎样进行教学反思;另一方面,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大大激发了学员们的反思意识,这对于培养学员的语文教学研究能力,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 教育叙事教学模式
教育叙事教学模式是以教育叙事为研究对象的教学模式。所谓教育叙事,就是对教育实践生活的具体描述。它按照叙述者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课程教师讲述古今中外教坛的经典教育故事,二是学员基于自己的教育经历讲述自己的教学过程和行为,三是学员在调查采访一线教师的基础上讲述这些教师的教育生活故事。
教育叙事教学模式,使师生共同探究教育者的内心世界,一起体验教育者的生命意义。这种教学模式使学员们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
(三) 行动研究教学模式
将行动研究法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之中,这种教学模式我们称其为行动研究教学模式。行动研究法,是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困惑进行深入探究的方法。人们在日常教学中常常会产生诸多困惑。例如,在接到教学任务时,他们常常犯难:我该在这堂课中重点解决什么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他们会困惑:我该怎么办?我的决策行为合理吗?我所做的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为什么?诸如此类。行动研究法就是要研究特定情境下人们面对困惑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才更科学合理,目的在于给人们的行动给予指导,使之更具理性特征和专业特点。
行动研究教学模式,主要是组织学员开展模拟讲课、说课,并以学员的讲课、说课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针对学员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进行现场研究。这就要求对研究对象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探究,要发现、分析、解决行动者该次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力求使行动研究具有全局指导意义。行动研究类似于评课,研究者包括在场的每一位师生,当然也包括行动者本人。行动研究要求师生合作探究,为师生对话交流搭建了一个有力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
[2]仲秀英.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06,(11)
[3]赵年秀.转型:走出语文教学论课程的困境》[J].湘南学院学报,2006,(6)
钟希高(1965-),男,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语文教育,现当代文学经典,潍坊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