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华 熊立久
摘要电影《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从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的少年到遭受伤害后扭曲了人性变成一个无情的、冷酷的、疯狂的复仇者,又到人性复归,其性格的演变过程,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的社会等级观念的矛盾、冷酷和偏见对人性的摧残。
关键词《呼啸山庄》;希斯克利夫,扭曲与复苏;形象
自1848年问世,《呼啸山庄》起初并不被世人接受、理解,而且受到普遍的冷遇和严厉的贬抑。20世纪以来,随着文学对人性话题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这部小说的艺术独创性,对它的社会和艺术成就的评价日益提高。《呼啸山庄》曾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剧,其中比较经典的一部是1939年由劳伦斯·奥立佛和默尔-奥伯伦主演的那个版本。影片讲述了一个爱情与复仇的离奇故事,诠释了爱与恨、情与痛、复仇与哭泣,给观众带来心灵上的震撼!而影片中对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尤其是其孤魂在旷野上哭泣的场面,再次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罪恶,鞭挞了世俗等级观念对人身心的巨大摧残。
一、来自利物浦的弃儿
影片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爱恨情仇故事。流浪在利物浦的吉普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呼啸山庄的老庄主恩萧收养。老恩萧和女儿凯茜的善意接纳和关怀使他心里充满了感激。与凯茜的朝夕相处使两人之间萌发了爱情。甜蜜的爱情让他打算为凯茜去奉献一生,即使被她的哥哥辛德雷百般欺凌、使唤,遭受无穷的嘲讽、虐待,他也毫不介意。少年的希斯克利夫具有质朴、善良、吃苦耐劳等种种人性美德。除此之外,最能体现希斯克利夫人性美的就是他对凯茜那至死不渝的爱情。老恩萧死后,辛德雷成了山庄的主人,他侮辱、折磨希斯克利夫,并将其贬为仆人,这加深了两人之间的仇恨,但希斯克利夫对凯茜的爱情却始终没有改变。
当希斯克利夫与凯茜偶然闯入画眉山庄时,林顿夫妇对凯茜百般呵护,却责骂希斯克利夫是个坏孩子,把他赶出家门,他幼小的心灵又一次受到伤害。但是,为了他心爱的凯茜,他愿意忍受一切歧视,只要能够与凯茜在一起。可想而知,对于一个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凯茜就是他生命的全部所在,是他生活的全部希望。
可悲的是,天真幼稚的凯茜受制于那个世俗的社会,受制于金钱的诱惑。同意嫁给画眉山庄的主人——埃德加·林顿,以便利用他的财富帮助希斯克利夫摆脱哥哥的迫害。在凯茜的心目中,即使她因为旧观念而背叛希斯克利夫,他在她心目中也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她对丈夫埃德加的爱“像是森林中的叶子”,而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恰似下面恒久不变的岩石”。她时时思念着希斯克利夫,她说:“他永远也不会知道我多么爱他;我们从一开始就注意并互相感受到了,因为他比我明白我自己,不论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样的。”
凯茜与希斯克利夫具有精神上的共同点,由于他们不为社会所理解和包容,他们只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凯茜行为上的背叛导致希斯克利夫认为他失去了凯茜的爱,因此,他之前所受到的贬低和尊严上的伤害加重了他的羞辱感。他的残忍、复仇的决心和潜力被激发了出来,强烈的爱化为了强烈的恨。Criff Notes也这样评价:“事实上,希斯克利夫是一个灵魂被爱和恨撕裂了的人,就因为他爱之深,他就越痛之切。”强烈的恨化成了他强烈的个性——坚硬、不屈、残忍、暴虐。表面上看,这一切都是因为凯茜对爱情的背叛而造成的,实际上却显露了那个时代强烈的价值取向——贫穷是可耻的!为了摆脱失恋和贫穷的境遇,希斯克利夫愤然出走。
二、人性扭曲的、复仇的魔鬼
几年后,发了财的希斯克利夫出人意料地回来了,只是他回来的惟一目的就是进行报复。他的复仇是建立在金钱之上的,在他看来,有了财富,有了尊严,就有了凌驾一切的权利,就有了欺辱、报复仇人的资本。他随波逐流,而非乐善好施,他的心灵因此而痛苦,因痛苦而扭曲,因扭曲而变得残忍。
希斯克利夫引诱辛德雷赌博,骗得了他所有的财产。他剥夺了小哈里顿受教育的机会,并把他变成了一个粗鲁的文盲。埃德加的妹妹伊莎贝拉把希斯克利夫视作传奇式的英雄,希斯克利夫则用欺骗手段引诱她与他私奔,婚后却在肉体和精神上百般虐待她。伊莎贝拉在认清了他的真面目后离他而去,后来生下了儿子小林顿。凯茜在病痛中生下女儿小凯茜后撒手人寰。
影片中对女主人公凯茜临死之前的刻画,令人不寒而栗。奄奄一息之时,她企求站立,她用眼神请求她的爱人希斯克利夫帮自己最后一把,她让爱人把自己扶到窗口,她面对着窗口,面对着属于她和他的荒原,塑像一般地倚靠在爱人的怀抱里离开了这个世界。一个有爱的女人站着死在窗口,她伴着爱人站死在窗口,她眺望荒原上的那方岩石——童年时代那曾是他们的“城堡”,凯西说她等待着,总有一天他们会团圆……这是恨还是爱,还是电影的魅力,还是原作者的刻意表达?不可否认,他们之间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真爱是用任何方式不能够阻挡的。
伊莎贝拉死后,希斯克利夫把儿子夺回到自己手中。在小林顿病重之时,他设计劫持了小凯茜,强迫小凯茜嫁给自己的儿子,并贿赂律师,攫取了画眉山庄和林顿家的财产,完成了他的复仇计划。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希斯克利夫是一个被恶劣的环境扭曲了本性的受害者,是社会环境的牺牲品。他疯狂地报仇泄恨,貌似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他非同一般的叛逆精神,这是一种特殊环境、特殊性格所决定的特殊反抗。希斯克利夫一生都在追求着平等和人格的尊严、自由的爱情。他不畏压迫与摧残,具有强烈的抗争精神,作为悲剧人物,整体而言,他的超越行为是美的。但同时也要辩证地分析两个不同阶段的超越行为,异化之后的他为了复仇运用残忍、卑鄙的手段扭曲他人人性、危及无辜,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这是一种现实妥协中的残忍个性,这种恶的超越行为必然要受到世人的批判。
三、人性的复苏
小林顿病死之后,小凯茜与辛德雷的儿子哈里顿产生了爱情,这与希斯克利夫的愿望背道而驰。他经常打骂小凯茜,还阻止她与哈里顿之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在凯茜死后的18年中,她的灵魂一直都在希斯克利夫的房子外面的荒野上不断地徘徊、游荡、哭泣,不停地呼喊着希斯克利夫。凄凉、悲惨的影片画面和声像无时无刻不在震撼着观众的心灵。悲惨的呼喊声和哀叫声,日日夜夜从没有间断:“我回家来了!我在旷野上走迷路了!已经20年了,我已经做了20年的流浪人了!”痛苦、凄厉的喊声是多么的动人心魄啊!希斯克利夫的心在经受着痛苦的煎熬。然而,他的等待是徒劳的,因为他没有能力超越死亡的边界把凯茜带回来。他只有用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使自己死去,这样,他才能跨过死亡的界线与凯茜相聚。终于,在一个严冬的雪夜,凯茜的幽灵把他召唤到他们最喜爱的荒原上,在死亡中他们永不离弃。临死前,他终于放弃在下一代身
上进行的报复,他最后认识到无止境的报复只会带来糟糕的结局。他从哈里顿和小凯茜的眼睛里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和凯茜。爱终于战胜了仇恨,他不忍心再无休止地报复。他天性中仍具有的善良因子在作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了善的可能。这种由善到恶再由恶向善的转变,丰富了希斯克利夫这一人物形象。
四、结语
看完整部影片。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凯茜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整个故事的最重大的转折点,它使希斯克利夫满腔的爱化为无比的恨。而当所有他恨的人都离开人世的时候,空虚且饱尝人间辛酸的希斯克利夫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呼唤着凯茜的名字离开了人世。我们可以想象,在他生命结束的同时,他的灵魂已与凯茜的灵魂相聚,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超越了时空,战胜了死亡,获得了新生。因此,死亡是希斯克利夫最幸福的归宿。艾米莉所深信的“生命是不堪忍受的折磨,死亡则是平静而幸福的”理念,在影片的结尾得到了阐明。
正是爱与恨的鲜明反差,正是特殊环境下的爱恨情仇造成了希斯克利夫独特的个性,而那独特的个性成了疯狂的复仇的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希斯克利夫对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复仇是向那个无情社会的强烈控诉。全面细致地分析影片,我们可以发现,导演用大量画面刻画了童年时期的希斯克利夫质朴、纯真、善良等种种美德和他所遭受的种种磨难,而且影片中反复出现山庄周围的“twisted(扭曲的)”树木,意在于表明希斯克利夫由一个讨人喜爱的孩子变为一个残酷的复仇者,由最初的本性善良到遭受伤害后的扭曲。在影片的开头,借来访者洛克乌德的目光,观众看到的一排排被风雨吹打而向一边倾斜的枞树和荆棘,而“树的扭曲”和“人性的扭曲”相呼应。
希斯克利夫的名字Heathcliff,如同Wuthering Heights一样,给人一种强烈的、狂暴的听觉感受,使人有种战栗之感。影片中的声音和影像进一步加强了对观众的视觉与听觉的震撼。Heath是荒野里一种长满荆棘的石楠植物,而Cliff则是峭壁之意。用凯茜的话说,“它是长满荆棘与岩石的荒野。”他的名字预示着他将是一个百折不挠的、倔强的、有着钢铁般意志的同时又让人感觉有些不舒服的人。希斯克利夫性格的演变,表明了当时社会等级观念与偏见对人性的伤害。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世俗等级观念横行,金钱至上,身份第一。在这种环境下,人的精神受到无情的压制,人性被残酷地扭曲。具有叛逆精神和自由思想的艾米莉通过希斯克利夫的悲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罪恶,鞭挞了世俗等级观念对人精神造成的伤害。同时,通过希斯克利夫对爱情至死不渝地追求、对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展示了为摆脱生存困境、保持人性的尊严、获得心灵的自由,人类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