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华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是记者罗森塔尔随同游客游览纳粹集中营时所见的纪实描写,内容丰富,语言凝练。本文的体裁是新闻通讯,高二学生接触少、认识浅。新闻的语言不同于学生所熟悉的文学语言。文学语言形象感人,而新闻语言简洁、直白,更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
通读课文后,学生能整体把握,这是一篇揭露纳粹罪行的文章。我们之所以被打动是因为作者冷峻的语言下所蕴含的强烈感情。这个感情分为两个层次:①揭露法西斯罪恶行径的极度愤怒之情;②希望人们可以以史为鉴、珍惜和平的殷切呼告之情。
那么作者冷峻的语言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何特色呢?冷峻,即冷酷严峻,沉着严肃。综观全文,作者用了对比极其明显的修饰语分别对历史与现实进行叙述,同时使用了看似平实的语言简介了这个波兰的伤心小镇和她的参观者,最后不着痕迹地用了细节描写。
描写布热津卡的历史,作者只用了四句话:“最可怕的事情”、“好像不正常得令人吃惊”、“这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恐怖地方”、“世界上最令人心惊胆战的旅游点”,作者用了程度极深的词语表达了他自己以及和平时期的人民对这个地方最强烈的感受,奠定了这篇通讯的感情基调。
虽然新闻语言要求客观描写,节制情感。但作者的情感已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了,而是全人类对法西斯的一种普遍情感。
在写到今天的布热津卡,作者用了一连串暖色、温馨的语言:“明媚和温煦”、“赏心悦目”、“茵茵碧草”,可是这几个词语让我们感受不到温情,因为布热津卡罪恶的历史和现实形成了巨大的感觉反差,仿佛是刺手的玫瑰花,仿佛是有毒的迷迭香,又或者是折翼的天使,失声的歌女,那是压抑在心头的阴霾,那是抹不掉的罪行,让人心有余悸,恐慌不止。读者的心被作者的笔戳伤,戳痛了。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他的目的,新闻语言的震撼魅力在此可见一斑。又或者作者在这里只是轻松借用了文学常用的修辞手法,以乐写哀,以达到倍增其哀的效果。
但是作者并没有离开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则:客观描写。新闻毕竟不同于诗词曲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应以平实朴素为宜,并注重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因而白描手法是惯用手法,此文也不例外。
首先,是用了几个具体数字对奥斯威辛进行了沉着严肃的平实描写:“奥斯威辛有居民1.2万人,位于距华沙171英里的地方。”“距离最后一批囚犯裸着身子,被成群地赶到由哨兵和警犬守卫的毒气室处死已有14年了。”“在这里有400万人死亡了”任何一个了解波兰的人都知道,奥斯威辛是波兰南部的一个普通小镇,原有本土居民4万人,原波兰共有600万犹太人。在这里我们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作者的良苦用心,两组数字的对比,激起人的血脉贲张,激起人对纳粹大规模残忍屠戮生命的强烈愤恨、谴责和控诉。心灵的强烈震撼,已经不能自已了。因而“14年过去了,人们还在频繁地谈论着有关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传说。”
接下来,既然是参观旅游,介绍完了参观地之后,应该逐一介绍各个“景点”了,参观的路线是清晰的: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除了对参观的路线和简单的景点作介绍,作者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把大量的笔墨用来描写游客们的种种表现:动作、神情、语言。如:“旅游者在最初只是默默地、匆匆地走过去。”“于是,他们的脚步变得沉重了。”“他们站在那里浑身发抖,毛骨悚然。”又如:“有些旅游者呆呆地盯着毒气室和焚尸炉”“然后就羞得脸红了”“一位参观者惊叫了一声”“旅游者们相互恳求地对望着,他们对导游说:‘够了。”
游客的种种表现,看似平常,其实处处体现着作者的情绪和情感,值得细细品味。从动作来看,游客“在最初默默匆匆地走”到“脚步变得沉重”到最后“站在那里发抖”,从神情和语言来看,从“呆呆地”到“羞红了脸”到“惊叫”到“恳求”,这是一个结构和情感都层层递进的过程。面对着种种惨状和惨景,游客受到越来越强烈的震撼,苦痛悲哀让人不能自已,而作者的出离愤怒情绪也宣泄出来并深深感染了读者。
其中,在描写到实验室,作者写道“有一座砖瓦结构的建筑用来对女囚犯进行使之失去生育能力的试验。”然后游客“就羞得脸红了”讲到这儿时,有部分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的内心为之一震,殊不知,生命、身体对我们来说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也许是因为我们的生命是那么鲜活,那么完整和健康,使我们忽略了生命、身体于我们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为什么没有详细介绍集中营内的每一处,这也许正是作者匠心独运的地方,一方面在参观集中营的过程中,“导游也没有多说什么,只向游客指点了地方以后不必再说什么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揭示了没有过多介绍的原因:“不必”。“不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必?原因有二:①游客正在亲眼目睹这些惨无人道的集中营的布置,已经艰于呼吸视听,哪里还听得进苍白的语言;②前文提及到“14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在频繁地谈论着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传说。”纳粹的丑恶行径,早已世人皆知,勿庸冗言。另一方面正如作者前文所说,因为这是一个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恐怖的地方,一切语言显得那么无力。
通过写游人来表现集中营,这一个特别的视角,正表现了作者的心力。
文中最具魅力的当数两个细节描写。“在布热津卡,在几个毒气室的废墟上,在德国人炸毁的焚尸炉上,竟盛开着雏菊。”在纪念墙上“这是一张22岁女孩的照片。她体态丰满,金发碧眼,容貌漂亮,她温柔地微笑着,好像头脑里掠过什么甜蜜的,值得珍爱的事情。”这精彩的两个细节,让学生记忆深刻。这两个细节犹如文章的一双眼睛,叫全篇为之生动,一扫全文压抑忧郁之情而变得充满希望!在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上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放在了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蔑视,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也许是批判,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同时,我们更明白,战争让我们失去了太多,让我们珍爱和平的生活吧!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可写》在貌似没有什么“新闻”的一字一句里,饱含着人们对纳粹分子大肆杀戮、残害无辜的带血噙泪的控诉,回荡着人们对和平的阳光、宁静的绿荫的情真意切的呼唤,该文被美国新闻界评为普利策新闻奖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作者通联:深圳市沙井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