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神化:从文学到电影

2009-12-14 05:43宛风庆
电影文学 2009年17期
关键词:神化英雄价值观

宛风庆

[摘要]英雄的神化主要是指文艺作品中如何描述和表现英雄像神的一面。通过对狄更斯的经典小说《双城记》和好莱坞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进行对比研究就可以发现,尽管两者的艺术形式不同,但是在英雄的神化这一方面有共同的文化特征,而且作品中的英雄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复杂性,同时又具有悲剧性,代表了西方文化的道德价值观。

[关键词]英雄;神化;文化;价值观

英雄(hero)一词来自于希腊语。在希腊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英雄是一个半神半人的形象,乃凡人与神的后代。后来,hero(英雄)和heroin(女英雄)被用于指虚构的或历史上的人物。英雄的特质就是面对危险、困难或处于劣势时,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并勇于自我牺牲。因此,英雄既是具体的人,又可以说是一种意象。在文艺作品中,hero,heroin也由于指主角或主要人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创作者对英雄有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但是从英雄的起源来看,其特质是双重的,既像神一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又像凡人一样有爱有恨。也就是说,英雄的含义是双重的,既有神化的一面也有世俗化的一面。

英雄有被神化的一面是由于英雄主义是不会过时的时代情结。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因受基督教的深刻影响,英雄传统上是被神化了的,常被当做上帝派来的使者,为人类带来福祉。在小说《双城记》和电影《黑暗骑士》中,创作者不约而同地,都在塑造自己的英雄,对英雄的含义都有极其深刻的见解和表现,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英雄是现实中的神,也是刨作者心目中的神。因此英雄的神化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从更广的范围来说,这种被神化的英雄是创作者对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的向往和期待。

一、黑暗主题:特定的环境

《双城记》和电影《黑暗骑士》的创作者对英雄的神化不是简单的歌颂,而是从善恶二元对立的情势、矛盾、冲突等,表现英雄非同常人的气魄和力量。因此两部作品的环境主题“黑暗”(darkness)是重要的表现手法,预示着时代的不可逆转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英雄的出现的不可逆转性。东西方文化中关于英雄的传统模式即是英雄会舍弃个人的情感,“舍小我以完成大我”,乃至“无我”。国家、民族是英雄所要关注的,甚至为之牺牲的。黑暗与光明被比喻为恶与善是在英国文学中较常见的手法。《双城记》中,象征光明的是露茜·曼内特(Lucie Manette),得伐石太太(Madame Defarge)象征的是黑暗。黑暗代表前途叵测,危机四伏,恐惧害怕。《黑暗骑士》的片名本身就表明了时代的特点,人们的心理状态。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主要的情节都是发生在黑暗中。黑暗象征着恶势力的暂时的强大,也意味着英雄要惩恶扬善的道路之崎岖。小说和电影都分别用强烈的色彩的对比来突出这种危难的环境。在小说中,不断地出现红色,如葡萄酒(wine)、血(blood)、眼睛(eyes)。尤其是第五章《酒店》(TheWine Shop)的开头,狄更斯用详尽的笔触描述了酒桶被打翻后,红色的液体流在街道上的情景,预示着推翻贵族政府的革命即将到来,流血在所难免。而电影因其占据的视觉艺术的优势,用蝙蝠侠(Batman)一身黑色的着装突出其神秘色彩,暗示与黑暗势力周旋的持久准备。小丑(the Joker)脸部的白妆与蝙蝠侠的黑色面罩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般情况下,小丑是马戏圃里的灵魂人物,虽不是主角,却必不可少,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在这部电影中,小丑成为灾难的代名词,游走于城市黑暗势力和政府及警方之间,以戏耍他们为乐。蝙蝠侠尽管以黑衣现身,担当的却是正义的角色,这种设计可以说与中国的黑脸包公有异曲同工之处。从小说和电影所营造的氛围可以看出,创作者都是从较传统的方式来烘托英雄的伟大,因为善与恶的道德底线是不可逾越的。

二、英雄形象:复杂而多变

尽管英雄在一定的环境中被神化,但是英雄的具体形象是变化的,而且在这两部作品中表现出复杂性。《双城记》是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写于1859年,里面的人物和情节很多都是虚构的,可以看做是狄更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回顾。他用丰富的语言,巧妙的情节,以独特的角度描写革命发生前、发生时的情况。在他的小说中,英雄是以三个形象出现的:法国贵族达内(Darnay)、英国浪子卡登(Carton)和以得伐石夫妇(the Defarges)为代表的民众。由这三类人的命运可以看出狄更斯对这场革命的矛盾性的看法。从正面的形象来说,得伐石夫妇等革命者应该是时代的英雄,因为他们是革命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领导的革命党(the Jaques)是推翻法国当时腐败政府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些人在小说中都是出现在黑暗中,并且面目狰狞,表达了狄更斯对革命中不可避免的流血现象的极度反感。因此他们在小说中是反派。而穷人要革命的对象——达内虽出身贵族,但其早已抛弃贵族的头衔和姓氏,改用母亲婚前的姓,憎恶其舅舅马圭斯(Monsieur Marquis)欺压穷人的行为,与其断绝关系。他的本性善良,品德高尚,为了帮人脱险只身回到巴黎,由于坏人的陷害反而被当做是叛国者关进监狱。狄更斯经典的情节设计就是让卡登的长相与达内一模一样,使得在情节上最后两人的身份可以互换,卡登舍己救达内。如果说达内为助人而涉险是英雄行为,那么卡登的牺牲就是神才能做到的,狄更斯真正要颂扬的是卡登这样的英雄,为实践自己向露西许下的诺言要保护好达内,而不惜以生命作代价。

电影《黑暗骑士》也有三路人马:蝙蝠侠、地区检察官(the district attorney)、小丑。其中新任的地区检察官哈维·邓特(Harvey Dent)是光明的代表,为高谭市(Gotham City)带来正义的新气象。因为恶的势力在高谭市一时居于上风,小丑带领着恶人们肆无忌惮地以犯罪作为狂欢,不仅把城市搞得乌烟瘴气,还使人们一度崇拜的黑暗英雄蝙蝠侠沦为全民公敌。小丑在恶人眼里是“英雄”,因为把警察局局长及其手下耍得团团转,是个神奇的人物。蝙蝠侠虽然致力于除恶,但是因为不愿公开真实身份而使小丑等人趁机作乱,引发民众的舆论试图逼出蝙蝠侠。而正当蝙蝠侠想公布自己的真实身份时,邓特说自己是蝙蝠侠。在一定程度上,他是救了蝙蝠侠,因为一旦蝙蝠侠的真实身份曝光就意味着蝙蝠侠除恶生涯的结束,并有可能被当做罪犯。而邓特本人对蝙蝠侠的行为是赞赏的,甚至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不受法律的约束,本着善恶的基本原则为社会除害。邓特宁愿牺牲自己的光明前途和声誉就是为了让蝙蝠侠这个民间的正义旗帜不倒。另一方而则是民间的勇士们装扮成蝙蝠侠的模样欲与黑社会作斗争。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并非逞凶斗勇,也是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影片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是否只要是这样装扮并惩治恶人就是蝙蝠侠?影片通过故事力图证明,蝙蝠侠之所以被当做英雄和偶像,外表的装扮不是最

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影片把蝙蝠侠与普通人区分开了,力图神化他维护社会治安的行为,好比上帝拯救世界。而因邓特救了如神一般的蝙蝠侠,他也是被神化了的。

三、神化的英雄:凝聚悲剧精神

在《双城汜》和《黑暗骑士》中,英雄的神化具有悲剧性的色彩。英雄无论如何表现,他都是被动的,因为他的命运由创作者支配。所以在文艺作品中,任何的英雄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悲剧的感染力远远超过喜剧,这是经过亚里士多德《诗学》(Rhetorics)以及众多的文艺评论家证明的。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看,《圣经》里描写了耶稣(Jesus)遭受叛徒犹大的出卖后受鞭刑折磨,甚至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些情节是必要的。众所周知,耶稣早已知道被出卖的事情,但是作为上帝之子,他不能退缩,要通过他自己的行为感动善良之人,还要感化有罪之身。传教者认为只有强烈的、深刻的内容才能打动人心,因此,耶稣必须死一回,然后复活,所有一切都托称是上帝的意志。中国的文人会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说法,而这两部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代表了西方的价值观——以《圣经》故事做模型,并且以基督教的教义为道德准则——死亡是英雄的必经之路。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情形,比如九死一生,死而复生。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试图摆脱常见的大团圆结局(happy ending),以英雄的牺牲作结尾,从而为其道德主题埋下伏笔。

比如《双城记》里的卡登与一名素不相识的女裁缝一同等待受刑的时候,他表现得就像上帝的使者,始终握住女子的手以示安慰。所以女裁缝说“我认为你是上天派来给我的。”狄更斯把两人描写成“万物之母的两个孩子”,在冥冥之中走到一起,同路回家,栖息在母亲的怀中,在狄更斯看来,死亡不是终点,是肉体的休息,精神的升华。正如卡登自己说的“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仰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着;儿活着信仰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在《黑暗骑士》的结尾,对于肉体与精神的问题有自己的探讨。检察官邓特原来是英雄,可是凶为未婚妻的死,变成了复仇之神,连无辜的孩子也要杀害。于是蝙蝠侠出面救下了孩子,而邓特摔死在楼下。从情节的发展来看,邓特是不由自主地落入小丑设定的陷阱一步步走向道德的深渊,于是如何保住高谭市的这面道德的旗帜就是蝙蝠侠要斟酌的。所以邓特死后,没有被加上罪名,而是在蝙蝠侠和警察局局长的默契配合下被追认为烈上,使他曾经有的英雄精神得以保存。表面上看,蝙蝠侠是回报邓特之前替自己解围,实际上是为了维护道德的屏障,希冀人们永远能记住邓特最好的一面。影片真正要颂扬的是蝙蝠侠这个英雄。在中世纪,骑士可以为了自己或主人的荣誉浴血奋战,不惜生命为代价;而对于蝙蝠侠来说,英雄的精神得以留存,比个人的名誉更重要。他宁愿别人误会自己,把所有邓特犯的罪都揽到自己身上,因为人们毕竟对蝙蝠侠这个神秘人物存有怀疑;而邓特却是正面的人物,更容易获得大家的信任。于是,蝙蝠侠还是无法到幕前,只能继续做黑暗中的骑士。英雄的悲剧性因此表现在他们必须为某种笃信的道德价值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媲美西方的文化信仰中的神或上帝。

四、结语

在这两部不同时代的作品中,英雄的神化表现出共同的文化特征,但是在艺术处理上又有各自的特色,这是由艺术形式及创作者等因素所决定的。因此,在艺术作品中,英雄的创造是通过复杂的、丰富的内容和手段来完成的。小说和电影中英雄既包括大众的一般认定,更多是应该是符合创作者的想法。把英雄神化是有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根源,并构成道德价值观的框架。在以基督教为信仰的西方社会,对英雄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上帝膜拜的现实表现。所以,只要是英雄就无可避免地被神化,这是符合大众的理想主义的心理。

猜你喜欢
神化英雄价值观
英雄犬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重走英雄路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先秦“神”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