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教育视野下的音乐教育

2009-12-11 09:38王昌逵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年2期
关键词:个性化素质素质教育

王昌逵

摘要:全面发展教育理论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应该围绕教育目的来协同构建音乐教育框架,才不会迷失教育的方向。个性化教育区别于英才教育,其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能力培养的观念,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包括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态度、音乐审美趣味和灵敏的音乐情感反应。

关键词:音乐教育全面发展个性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0078—02

音乐教育如何在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发挥作用?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目标?这是21世纪赋予音乐教育的大课题。音乐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音乐教育中能否得到全面发展。取决于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的规定,即对人的素质以及能力知识结构的要求,取决于音乐教育本身的教育目的,同时,还有赖于德育、智育、美育的互相渗透和协同发展。

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的目

个人的发展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他是指人从自然、从社会和从自身中得到自由的程度,又是社会对个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但是,由于主体发展的满足程度有差异,因而对每个人的个人发展必须会作出相应的规定。

我们看到,现代化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技能物化和老化的速度加快,知识经济社会成了一个高度复杂,变化迅速的环境。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要求每一个劳动者在各方面都有大的突破。从知识结构看,要求只专一门到掌握多门科学知识,达到立体、网状的通才知识结构;从操作能力来看,要求具有创造发明的能力,知识创新的能力;从心理素质来看,要求具有敏感性、灵活性、机动性;从审美素质来看,要求具有良好的审美感受和鉴赏力、健康的审美情趣、新颖的审美创造能力。

概括地说,人的素质与能力和知识结构上的变化,要求教育研究这种变化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对素质教育的规定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问题时,应思考下面几个问题: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音乐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音乐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音乐教育的素质训练和能力培养;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二、关于学生全面发展视野下的音乐教育引发的思考

(一)音乐个性化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以其不可代替的艺术教学手段、方法、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本体是音乐艺术和音乐文化教育,其根本性质是素质教育,如果这一观点能确立的话,就要树立音乐教育的素质观念,首先要面对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个性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标,但是这并不排除个性教育。个性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的潜能挖掘得更充分、更全面。

音乐的个性化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常见的形式,尤其是在专门的音乐学校。所有音乐技能的学习都以个别课的形式为主,实施的是培养音乐专家的教育。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也要涉及到个性化的问题,但是这种个性化的教育并不是“英才教育”,英才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现实存在,也是一个庞大的开放体系,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为今天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和宝贵的经验价值。“英才教育”重视的是少数天才音乐儿童,对他们施以特殊优越的教育训练,走的是一条音乐尖子的道路。我们所说的普通学校音乐的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学生在音乐素质、音乐基础和能力、情感和生理等方面每个个体存在这种差异。音乐教育只有适应这种差异,才能使个人得到发展。

音乐的个性化教育是一种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其本质是立足于每个人,面向全体学生。并非选拔适合专门音乐教育的学生而进行的“英才音乐教育”。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计划经济造成平均主义的教育模式,已成为重大的失误,这种教育过份强调共性,使个性的发展受到扼制。

当今实施个性化教育,首先要抛弃那种以统一规格去制造“标准件”的教育模式,应从研究学生的差异人手,善于察觉学生的天赋,善于确定足以使学生施展其音乐智力、音乐创造力的领域,尽可能地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比如,根据学生音乐认识能力上存在明显的个别差异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因人施教,因才施教,因人施法,开放课堂。对想象力差而记忆力强的学生,应加强音乐欣赏、音乐表演的内容;对听觉能力强而注意力差的学生,应加强教学的趣味性、游乐性的内容。普通学校学生具有自动性、独特性、双重性、社会意识的倾向性以及整体性等特征,音乐个性化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创设宽松和谐的音乐艺术文化环境氛围,无论在课堂音乐教学中还是课外的音乐活动中。要注重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将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得到充分而健康的发展。

(二)素质训练与音乐能力

素质是人的品格特征的深层内蕴,内在性是人的素质基本特征。在教育活动中,外在的影响和要求,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这就决定了音乐素质训练必须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激活音乐素质中的各种因素。音乐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较为稳定和内在的音乐方面的品质。它既包括对前人总结的音乐成果的积淀和内化。也包括人在音乐素质方面的潜在能力。遗传、环境、教育是促使音乐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条件。音乐素质的基本结构大致包括:音乐能力、音乐审美情感、音乐知识与技能三部分。由此可知,音乐素质训练包括了“双基”训练的内容,但并不等于是音乐的双基训练。因此,对过去我们强调的加强双基训练的教育目的观念有必要重新认识。

从“双基观”到“素质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近代教育目的观念的第一阶段是从“双基观”开始的。从7世纪夸美纽斯到赫尔巴特形成的传统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我国长期以来教育界以落实“双基”为目标,甚至一直到如今,仍然有不少学校实际教学管理中还是以“双基”为主要教学目标。

20世纪中期国际上兴起教育的第二阶段“智能观”,我国从70年代后期提出了“加强基础,发展能力,培养能力”的口号,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同时,强调了智力的发展,开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比第一阶段单一化的目标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第三阶段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教育观念也从“智能观”

向“素质观”转变,把教育目的指向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素质观的兴起,是世界范围的共同走势。加强音乐素质训练,注重能力培养,是“素质观”在音乐教育中的必然反应。它既区别于单一的双基训练,又不是纯粹的智能发展,它并不排斥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的训练。

因为一方面音乐基本知识和音乐基本技能本身,就是音乐素质结构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技能,才能更有利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因此,我们认为,针对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重视技能教学,轻视素质训练的实际,我们强调和提倡的音乐素质训练、注重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观念,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师要在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作品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感,包括形成良好的音乐审美态度,音乐审美趣味和灵敏的音乐情感反应。

注重音乐能力的培养,这是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和人的素质现状,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实际提出来的问题,也是从未来21世纪人的发展角度来思考。当代未来学家对未来作出了许多深入细致的文化思考。托夫勒指出,在21世纪,人的知识和才能必将成为最高品质的力量;汤因比和池天大作以“人性革命”为中心进行文化思考,他们认为在21世纪,人只有领先文化价值观及人性的转变,才能为未来世界奠定文化基础和人的基础。未来学家共同断言,21世纪个人及其能力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将发挥主导作用,21世纪的竞争根本是人的能力和人才的竞争,他们思考的文化实质和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和出发点来思考人类的未来。有的中国学者认为,能力本位应成为当代21世纪中国发展的、核心文化理念。

音乐能力是个体顺利进行音乐活动的心理条件。音乐能力的培养,首先要重视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是以感觉为基础,以知觉反应为形式,二者紧密结合为一体的完整的心理过程,是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有了这种音乐感知能力,才能在音乐情感和体验方面,音乐创造能力方面逐步深入,通过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和表演创作,发展学生的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知力、记忆力、联想和想象力,音乐表现力、音乐创造力。

其中,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指在进行音乐审美过程中,正确透彻地理解音乐内在的情感,并能够对音乐的美进行恰当评价的能力,这是认识和理解音乐过程中重要而关键的一环。音乐创造能力是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能动性的音乐活动,进行新颖的、独特的、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的能力。这里所指的创造性并不是前人所没有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广义上的创造性。在音乐教学中,要改革旧的传统观念,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音乐能力为重点,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音乐教育的协同发展

普通学校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框架结构是围绕教育目的来构建的,如果把培养目标中重要的因素进行整体的、全面而有序的整合,把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科学文化素质、以献身精神为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创造精神为核心的审美素质、及综合表现的身体素质和劳动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目标和导向指标。

从素质教育发展的目标构建来看,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必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在教学内容、活动方法、培养方向等各方面形成交叉,它们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又各自不可替代和互存差异,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个性。传递音乐文化,达到强化生理素质,优化心理素质,提升审美素质,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因而,音乐教育必须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协同发展,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自身的价值目标。

猜你喜欢
个性化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同桌宝贝
也谈素质教育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