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荣
摘 要:本文介绍了内容分析法及三种具体模式在教育史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 教育史研究 模式
一、内容分析法概述
内容分析,是借用自然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它既可用于对一般性材料进行分析,也可用于为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评判分析;它既可以着重于材料的具体论题,也可以着重于材料在时空维度上的某些特性,或对两者都予以分析。
二、内容分析法的特点及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用途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四个方面。
1.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任何形态的、可以记录、可以保存,并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明显的传播内容是指它所表现的直接意义,而不是指其包含的潜在动机。
2.客观性,一方面是指传播内容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是指进行内容分析的依据或标准是客观的,即在内容分析过程中,是按预先制定的类目表格判断并记录内容出现的客观事实,根据客观事实再作出分析描述。
3.系统性,就是指分析过程是以特定的表格形式,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的系统过程。
4.量化,就是指内容分析结果可以用数字表达,并能用某种数学关系表示,如用次数分布、各种百分率或比例、或然表、相关系数等来描述。内容分析法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三、内容分析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步骤
作为一种独立的科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有一套较严格的程序,主要包括内容抽样、设计分析类目及分析单位、量化处理、统计描述这四个步骤。
1.内容抽样
内容抽样就是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
2.设计分析类目及分析单位
在设计确定分析类目时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①类目必须在进行内容分析判断前预先确定下来。
②分类必须彻底、完全。
③类目要有明确的限定范围。
3.量化处理
在内容分析法中,常用的量化方法有四种,分别是判定某类别是否出现;统计频数(每一个类别所占的百分比);统计每一个类别所占的时间空间位置、数量等;陈述语气的强弱。
4.统计描述
根据研究假设,统计类目特征的次数分布、百分率或比例,或者用或然表、相关系数等方式作出统计描述,具体要用到统计法,这里不作细说。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17,225~232
2.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87
作者单位:甘肃靖远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