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军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里,都有老师眼中的“个别生”。言外之意,就是指或许不守纪律、不服管理,或许思想、做法很有个性,或许孤僻不合群的特殊学生。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有点个性、有点“另类”的孩子?是他们有毛病,还是我们的教育有毛病?如何让他们融入班集体达到班级和谐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国基础教育以升学为基本任务,虽推行素质教育很久了,但一直存在素质教育与考试、与升学的争论,在现行教育中,学校要求学生学习成绩好,整体质量高就可以了,平常的学习成绩,是用分数把学生差异掩盖了。而如何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却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能针对学生的特点,配上“合身的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班级群体是多样化的,但集体教育民主化掩盖了许多个性差异。所以人们常把那些与大家表现不一致、与众不同、个性很强的学生看作另类,把这些人推到一个极端。可能有些潜质优秀的学生也在其中。我们的教育可能伤害了他们,也可能过早地“左右”了他们的命运,甚至日后的社会缺少了几个天才。
如何对待有个性,所谓跟大家不一样的学生呢?过去是用放弃、淘汰甚至排挤的办法。孩子正在成长、发展、走向社会,这和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过早地放弃了他们就不符合教育追求。那些与众不同、特殊、另类的孩子,有的往往在某一方面很突出。我们教师应该帮助他们更大限度地发挥其优点,让一个方面发展到多个方面,一些变成更多,让暂时转为长久,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许多优点都包围了不足,学生就容易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如有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太好,但语文和英语识记能力较好;而有的孩子语文、英语成绩低下,但数学思维特别好,是奥数类人才。怎样让这些孩子得到适合他们的教育?我们必须从人本、从个性基础出发,因为人天生就是不同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人的心灵和人的面孔一样,总是千差万别的。”社会的进步,教育民主化的标准正在发生变化,即不仅看精英,更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教育。过去只看精英,看民粹,老百姓都是零,不管多少都是零。只有前面加1个英才,才是1千、1万……现在则越来越考虑弱势群体,不可以任人淘汰、放弃,教育也应符合社会进步的大趋势。我在工作实践中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例子。
对那些惰性心理、依赖心理较强的学生,他们的行为往往未得到别人的肯定,犯错误后又易受别人训斥。长此以往,他们总觉得不被重视而产生一种惰性和逆反心理,有时甚至与老师对抗。碰到这样的学生,我在教育时加大情感投入,并在平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多关心,做好心灵疏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满含期待的批评,往往收到奇效。
曾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小李,经常不写作业,上课在座位上说话,下课常欺负人,对老师的批评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还常与老师“讲理”,给班上造成不良影响。为了转化他,我首先从沟通师生情感入手,他犯错误时,我总是心平气和地单独与他谈话,帮他分析危害。他看到我对他不讨厌、不嫌弃,而是对他很平等、很真诚,就对我渐渐亲近了,我用情感的缰绳套住了这匹不驯服的“小马”。在日常生活中,我耐心诱导他走上道德规范的正轨,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多关心他,给他为集体做事的机会,使他把老师对他的关心变为自己的道德情感。现在,这匹“小马”懂事多了,做事能顾及到别人的感受,做到心中有他人了,在行为上能用《小学生守则》来约束自己。
学生有缺点、错误时,不要运用侮辱性语言,不能当众训斥。如果老师狂轰滥炸,学生接受的只是老师怒不可遏的批评,至于老师说话的具体内容已变成次要的信号了,学生怎能受到真正的教育?我觉得,老师适当运用沉默比直接训斥更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
记得我班有一个学生小彤,为人诚实,虽不善言辞,却能与同学融洽相处,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有一次测验时,我无意中发现她将一张写满答案的纸条放在铅笔盒里。当时,对她这种举动,我可以说是怒发冲冠。我正想对她狠狠地训斥一通,可当我严厉的目光和她的目光相遇时,我发现她脸红了,并悄悄地低下了头。这时,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悄悄地收了纸条,慢慢地转过身。后来,她主动找到我,对其错误作了深刻地检讨,并向我敞开了心扉,道出其中的原因。原来她的妈妈对她许诺,若连续三次测验得第一名,就奖给一辆自行车。她怕考不好,采用了这种不正当的手段,以期得高分。就此,我和她共同分析,端正看法,她诚恳地接受了。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只有像对待自己的孩子、朋友那样,真诚、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信任教师,和盘托出心底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教师就好像一个出色的裁缝能根据人的不同类型、性格、身材设计出合身的衣服一样,只要我们教师能用上合适的尺子,当好“裁缝”,即使是对着千差万别的学生,也能教育得当,取得奇效。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岐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