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

2009-12-11 09:39
新课程·中旬 2009年14期
关键词:开放性思维能力内容

杜 娟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开放性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对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启法式教学的主要体现。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利用开放性教学方法,我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主要运用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训练的开放性:听是语言交际中最为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激活学生在训练中的创新思维,也是语言学过程中的最初始的感知环节。语文听力的教学,一方面可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达到听懂的目的;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教学过程,尽可能多地提供语言环境,一般可通过听前联想和听后质疑两个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听前联想:教师先把要听的材料内容主题告知学生,由学生针对主题进行讨论、猜想、猜测、感知将要听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展开联想,自主学习,能通过自己学懂知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听后质疑:就是在学生听完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以后,请学生自己找出一些较深层的问题来,通过讨论由学生自主去解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兴致盎然,这样的课堂就绝对是丰富多彩的。在引导过程中教师既不加以限制,也不要给予暗示,这样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说”训练的开放性:由于农村学生存在害羞、怕错等心理障碍,对于开口说话往往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教师对学生进行说话的训练时,就要努力创造轻松和谐的自由环境,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和负担。并可以选择多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组词成文。教师可提供一些不相关的三、五个词汇,由学生将这些词组成文段或说一句话。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培养思维能力;复述课文,让学生把课文主要内容复述出来。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个性。创设语境是让学生张口说话的关键,也是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办法。通过举办“文学角”“兴趣小组”等,把学生带到真实的交际情景中去,可以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发挥想象力并进行创造。

三、“读”训练的开放性:读,不仅仅是收集信息,吸收信息的过程,也是通过理解,加工获取新知的过程。在读一篇文章材料时,先读懂感知文章材料内容,再提出问题加以质疑并通过讨论解决。这样使学生自主完成课文学习任务。

从阅读过程中挖掘创新思维的因素,是有效训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关键词、情景等环节对要阅读的内容进行预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读后质疑是启发学生透过表层内容的过程,需要学生丰富的联想,主动的思维,最终提出有质量的质疑。

四、“写”训练的开放性:写是语言的综合运用,是表现创新思维的手段,这种表现可以通过三种方式表达:即看图作文、改写、扩写或续写。

看图作文:给出几幅图画不许作任何文字说明,让学生联想、编故事、写评论、作说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改写: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加工处理,用自己的思维再创造性地表达出来。扩写或续写:都是给予学生广阔拓展的空间,可以创造更丰富的内容。

应该说,学生的创新潜力是贯穿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强烈地创新意识和大胆探索的观念,才能按照学科特点,为学生营造出创新思维的环境,才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的开放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单位:贵州省盘县红果镇大海小学

猜你喜欢
开放性思维能力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主要内容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