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陆南希
与中国高考不同,韩国高考安排在寒冷的11月。今年有约67万名韩国考生参加了韩国2010年大学入学考试。韩国大学入学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要考13门课程,其中11门是必须参加的全国统考科目,还有两门是在高中开设的其他科目中自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报考专业的特点自由选择。比如,现在比较热门的金融、计算机专业在招生时比较看重外语成绩,为了增加竞争力,许多人选择一门除英语外的第二外语参加考试。面试在韩国是大学招收新生的既定程序,是学校直接考察学生的方式。据说,校方一般会问“你为什么来我们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你希望在大学期间学到哪些东西”、“毕业后会给学校带来什么”等问题。
在韩国,也有考生是通过特招或保送的方式进入大学,而最终决定权则在大学方面。其中一类为特长生群体,比如体育方面,在韩国全国中学生棒球比赛中进入前四名队伍中的队员就有机会以体育特招生的身份进入大学;文艺特招生,如钢琴特长生、音乐或舞蹈特长生,原则上必须在全国或世界比赛中获过奖,而且现在韩国这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科技特招生,如果某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物理或化学等比赛中获过奖,那么特招的概率非常高;写作突出者,韩国学生都非常注重写作水平的提高,韩国许多出版社、文艺组织每年都举办大大小小的写作比赛,写作水平特别突出的学生也有被保送进大学的机会。另外,在韩国还出现过玩电子游戏高手被特招进大学的事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韩国为何能在电玩领域水平领先。但这类特招生所占的比例不大。
第二类是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在保送生里所占比例较大。韩语中有个说法叫“受试”,是指非全国统一考试,这是根据韩国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施行的,各大学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各科成绩和学生手册、获奖经历、面试成绩、特长、社会服务活动等情况自主招收学生。比如,韩国著名的梨花女子大学比较看重学生平时的品德表现,有一名学生热衷于社会活动,高中三年期间参加社会服务活动1000多小时,虽说她平时的学习成绩只居中游,但最后也被梨花大学招入门下。
据记者了解,自2004年开始,以首尔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等韩国顶级学府为龙头,“受试”招生比例日益增加,到2008年已经超过全部招生名额的一半。以首尔大学为例,2008学年理工科招生的780名学生中通过“受试”入学的学生有581名。对此,韩国教育部认为,2002年改革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不要只注重在高考中多得几分,而是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培养自己的专长和特别技能方面。目前,韩国大学事实上实行自由录取新生,录取的方法增多了,从而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入学机会。大学可以将综合成绩作为录取标准,而各系、专业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各科目的不同等级。这样一来可使大学经过多次筛选录取合适的新生,减少过去单纯用高考总成绩来决定学校和专业的盲目性,而考生也相应地增加了被录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