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昭军
中学生物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学科。课程改革克服了重于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偏于生物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教学内容繁、难的弊端,凸现了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新理念。因此,我们在生物教学中,应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大胆探索创新。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尝试了一些“另类”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让学生自编试题
众所周知,要出好一份考题,要参照课本及教学参考书的教学要求,准确定位考查的基本知识点、能力点、创新点,并注意题型的变化。授完一课时或一个单元后让学生自编考查题,尽管编出的试题水平不是很高,而且是多以填空题和概念题为主,但从题目中,教师知道了学生理解、掌握了哪些知识,欠缺哪些知识(如有关实验的知识,结合生产、生活实践经验的应用型综合知识等),从而使自己在备课和教学时能进行有目的的教学策略调整。有时在学生的题目中也有一些令人惊喜的地方。比如出了某个题目,标明这题是某年某地的中考题,出得如何巧妙,考查的知识有哪些,是否具有普遍性或科学推广性……可见,让学生自编试题,不仅能帮助他们系统掌握相关知识,还使他们通过查资料、构思题型等,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思维。当然,让学生自编试题,教师要注意指导,不能要求过高,必须由浅入深,要允许他们互相合作。
二、创新作业的形式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要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学生的作业形式,使作业更富于人文性、创造性,使学生通过做作业既获得知识,又提高学习兴趣,是对新课程标准的践行。比如,在教学《光合作用》一课时,设计以下四项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项作答,自由表现,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请你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均可。
2请勾画出光合作用的草图。
3光合作用让你想到了自己生活中的什么东西?叶绿素的转换作用和你与同伴的交往存在哪些相似之处?
4比较三种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用图片来表达或用其他方法来表现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这些作业看似很难回答,其实,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灵活运用知识,还是能很好作答的。关键是,学生在做这些作业时,充分调动了思维的积极性,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
三、让学生多一些思考
课堂提问时,学生的回答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或不全面的,对此我常常是不急于明确表态。例如,一位学生回答正确了,还要问一问其他学生,让他们再想一想,是否真的是正确了。或者让全班同学举手表态。当全班学生举手确认答案正确时,“可是,老师认为这个答案不对啊”这话往往会让学生惊疑,促使他们再去思考。当他们再次确认答案无误时,我再正式给予肯定,以培养学生多想想、多检查、多反问的好习惯以及“不盲从”的科学精神。
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利用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谚语、成语、俗语、谜语等进行教学,不仅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比如在教学《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可以用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来提问学生:你知道“好乘凉”的原因是什么吗?在教学植物的向光性时创设“朵朵葵花向太阳”的谚语情景;在教学食物链时,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成语导入;在讲授种子与果实时,为了让学生区别两者的不同,用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大胖子”引入,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再进一步设疑:“麻屋子”指的是果实中的哪个结构?“红帐子”指的是种子中的哪个结构?还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变异,“一山不容二虎”——生物的种内斗争,“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等等。
五、让学生学会方法、动手实践
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能对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如在教学临时装片的制作实验时,将每个实验步骤的关键字写在黑板上,即“擦——滴——取——展——盂——染”,然后让学生对照看书了解其中每一个字的涵义,圈出书上语句中的关键词语,学生边感悟边模仿操作,很快便掌握了实验步骤和要领,观察到了细胞的结构,认识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享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同时,学生也学到了一种学习的方法:看书和实验时要抓住关键点。
观察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生物日记,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并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尝试解释生物现象。在实验时,根据实验内容让学生思考改进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提供机会让他们创新。如在做“渗透作用”实验时,用膀胱膜作“半透膜”,一般学生不易获得,有的学生就大胆提出用鸡蛋膜、鱼鳔或玻璃纸代替。实践证明,用鸡蛋膜、鱼鳔作代用品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