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艳 甘红梅
一、基本情况
L,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二、主要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上课的时候总是不认真听;有时下座乱窜,干扰老师上课和同学们的学习,为此原班主任将其调到教室最后排单人单桌,但仍无效果。
2学习成绩差。小学1-3年级学习还能跟上,4年级后常有违纪事件发生,表现为上课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任性,不接受批评,一批评就闹脾气。升入初中时的成绩为C。初一上半学期考试,七门考试科目无一科及格。
3L与班上的同学相处不融洽,同学不愿与其接触,在群体活动中显得孤独,对班主任的教育基本能接受,不正面抵触,而对科任老师的批评却百般狡辩。
三、背景资料
1家庭背景
(1)家庭成员
父:42岁,中专毕业,离异后调到南宁工作,另组成新家庭。
母:40岁,中专毕业,离异后带L独自生活。
(2)家庭教育情况
L未足月生产,出生时只有三斤半,先天不足,个子小,高度近视,从小由外婆细心照料。外婆对他百般呵护,最大限度地满足他的一切需求(包括不合理的)。4年级时父母离异,母亲独自担负教育他的责任,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到他身上,对其关怀备至,百依百顺。在物质条件不宽裕的情况下,宁可自己吃苦,也绝对满足孩子的需求。别人有的,L一定有,母亲甚至借钱给他买电脑。在发现孩子多次违纪,接到老师多次投诉后,母亲感到很失望,很气恼,一气之下,对孩子采取了放任自流的态度。
2学校背景
(1)班级的环境
学生两极分化较严重。一部分学生比较重视学习,对学习差、纪律差的同学有排斥现象;而另外的小部分同学对学习无兴趣、丧失上进心。
(2)班主任看法
认为L任性,无上进心,纪律松散,上课不听课,干扰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学习无定性,“冷热病”严重。
(3)同学看法
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上下课的概念,行为习惯差,是个“讨人嫌”的人。一些同学不愿意和L玩,怕沾染不良习气。
3L自述
憎恨父亲,父亲带走他童年的欢乐,留给他的是一个不健全的家,使他要面对街坊四邻的闲言碎语和同学们不一样的眼光。
厌烦母亲,母亲对我的学习总是唠唠叨叨,总是说别人如何能干,听到老师“告状”,就动手打我,说我“不争气”。
对学业无目标,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其实上课也想认真听,但却控制不住自己,老想找人说话。也知道自己成绩差,想迎头赶上,却坚持不了。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成绩好的同学瞧不起我,妈妈说我“不上进”,我再努力也没用,所以干脆不写作业。
四、问题分析
1该同学的需要
(1)亲情的需要
父母离异后在他心灵上留下一道创伤。他缺少父亲的关爱,对父亲充满怨恨。母亲虽对其百般呵护,但对他在学习上期望值过高,在自己的付出未得到预期回报后采取放弃的做法。他缺少家庭的温暖,因此更需要从集体中得到关爱作为补偿。
(2)成就的需要
L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在学习上就没有成功的体验,到初一上学期成绩更是糟糕透顶。由于长期体验到的是失败,因而丧失信心,缺乏向上的动力,对学习毫无兴趣。
(3)被尊重的需要
由于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偏差,老师对其长期批评,使他得不到同伴的认可,表现自我与获得承认和尊重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
2该同学的心理、行为状况诊断
成长在一个不健全的家庭,致L的心理严重失衡,环境不良造成其行为习惯偏差,如厌学、违纪、旷课等,这又更加重了环境对他的拒绝,他饱受挫折和失败,导致自信心丧失。
五、辅导情况
1辅导策略
根据L的情况,对其应采取综合性辅导对策,一方面要帮助其调整认识,指导其行为,使其恢复自信心;另一方面做好其家长的工作,避免家长采取极端的做法。
2辅导情况
首先是给他调整了座位,由最后一排调整到第二排,并由原来的单人单桌调为与他乐意接受的人同桌。针对他常迟到的毛病,每天由一位住在他家附近的同学邀他一起上学放学。在班上营造宽松的氛围,老师和同学关注他的每一次努力和点滴进步,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他缩短与同学的距离。
在思想上,帮助L调整认识:第一,父母的离异是大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他们之间的问题,作为孩子不应单纯去怨恨某一方,重要的是要面对现实,自立自强。对母亲的“恨铁不成钢”,应该看到母亲是爱自己的,不应该厌烦她,要体谅母亲。第二,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老师批评自己恰恰说明了老师非常重视自己,希望自己能取得进步,同时也说明了自己确实存在不足,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第三,要处理好与同学们的关系,当然同学们说自己“讨人嫌”是不对的,但应反思一下自己,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随后,给他一些建议:利用空闲时间,多和母亲沟通,倾诉自己的内心,寻求理解与帮助;严格要求自己,从小事做起,尽自己的能力去努力学习,提高成绩,减少违纪现象;积极做好事,改变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印象。
同时,要抓住教育的契机,及时帮助他恢复自信。如他母亲到外地出差一星期,他独自一人在家,却能保持不迟到,数学、英语作业按时交,衣服自己洗,告诉他这说明只要他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他都能做得很好,他是个有能力的孩子,并在全班表扬他,令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因为他在生物课前喜欢到办公室帮老师拿教具,同学们推选他当生物科代表,这大大增强了其好好学习、尽快赶上队伍的信心,他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改变环境的。老师在学习上给予其具体指导,做到每周与他面谈一次。
老师还与家长加强沟通与协调,主要是了解情况,劝说不要放弃对L的教育,指导家庭教育方法。
六、结果与思考
通过对L一个学期的教育,L初一下学期期末统考中的语、数、英、政、生等科成绩,尽管仍处于班级的中下水平但都及格。他与同学们的关系改善得较好,能被大家所接受;与母亲之间更亲密,常与母亲讲心里话,能主动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母亲对L的变化非常高兴,重新燃起对L的希望,关心他的学习,更关心他的性格发展,并注意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L对前途充满了希望,有了上进心、自信心,基本能做到不违纪。
本个案辅导取得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它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对于行为习惯偏差较大的学生,一味地采取排斥和孤立的做法是极其有害的,对于他们,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让他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要善于发现其闪光点,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使其恢复自信心,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