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风儒
近年来,美术教学的改革逐步深化,“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已经成为美术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应当说,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众说纷纭,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就艺术本质而言,其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在具体的运作,即关于基础训练、技巧传授的方法上,还没有深入到素描艺术的本质之中,甚至出现了所谓搞“油画素描”、“国画素描”、“雕塑素描”、“设计素描”等意见。我认为最为重要的,应该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重新认识素描艺术及其功能,以还其本来面目。
素描教学,自五六十年代以来就以苏式教程为主体的素描教学方式,并沿用至今。这种教学以长期作业为主,要求学生在画面中表现出体积空间、形体结构、人物特征、情绪气氛等各种客观现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全因素素描。难满足新时代的学生对艺术基础训练之需和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尽管现在的教学已由过去“苏派”一统天下的局面,发展为连同“法派”、“德派”等在内的多种风格并举的艺术形式。但是,就其本质来看,还有很大的革新与发展空间。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只给学生讲述结构、明暗、虚实、比例等这些早已烂熟了的东西,与其说是让学生描绘对象,不如说更多的是在描绘既定的“经验”和“规律”。这种素描教学虽易于接受,易于检查,但却局限了学生主体性的介入,缺少了对真实的追问,说到底是一种停滞在纯技术的层面上,很容易逐渐走向刻板、僵化,其画面形象虽然比例准确、结构严谨、色调层次变化也不无微妙之处,但不无死气沉沉、缺乏生气之嫌。
技巧与样式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对技巧和样式的学习和创新当然比较容易在形式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真正打动观众心灵的因素,终究是内在的精神,即艺术家对生活的深切感受和他所表现的思想情感。那么,它就不应有固定的模式,每个人眼中都有可信的,属于自己审美情趣的东西,就都能表现出作画者所感受到的素描对象那么生动,和谐,以及含乎规律的美。比如都画人体,米开朗琪罗、鲁本斯、梵高几位的作品每一处转折,每一根线条都是那样生动、内涵丰富。它们虽风格各异,却都能给人们带来舒畅的感觉。所以,素描教学应当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思维才智和创造力,培养和树立其自身感受的信念和信心。
现代素描教学应融入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从课题设置的确定,到教学目的的实施,都应有意识的渗透现代美学思想和价值取向,尊重个性,建立师生间的相互包容和默契,提倡创造性思维,拓展素描的宽泛性。要把造型的普遍规律纳入艺术规律的个性表现中,使艺术个性自然的渗透到画面中,以昭示绘画者个人的审美精神和创造内涵。我想,倘若做到了这些,就将使我们的教学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
作者单位:鹿泉市山尹村乡龙凤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