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析人物对话 感悟文章内涵

2009-12-10 06:48郑祖银
新课程·中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爱因斯坦童心自然段

郑祖银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记叙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通读全文,文中没有用一个类似“谦虚”、“可亲”之类的词,但读起来却处处能感受到爱因斯坦的这两个特征。在教学中,着力指导学生感悟文章中的人物对话对本课的教学尤为重要,本课教学中指导学生模拟、想象当时的实际情境,进行反复的诵读、演示、体验,从而感受并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所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精神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受到多少人的崇敬与爱戴,然而面对一个小女孩耻笑他不会穿衣服,教育他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时,却虚心接受,诚恳请求赐教,这是何等的胸怀。现在我们就来好好读读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之间的故事。

二、精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读全文,说说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留给你的印象。(学生可能会有这样的印象:①爱因斯坦是一个爱思考的人;②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工作十分投入;③爱因斯坦十分谦虚;④爱因斯坦平易近人;⑤爱因斯坦慈祥、亲切;⑥小女孩十分天真可爱;⑦小女孩很真诚、直率;⑧小女孩乐于助人等)

2.提问: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如何相遇的?父亲告诉小女孩这位衣衫不整的老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时,小女孩的表现是怎样的?(在此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并展开思考,通过诵读、演示、体验等从而感受并领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文中这样写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况下,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通过抽学生演示,明白这是被撞者向撞人者道歉,从而体会爱因斯坦平易、宽容、坦荡的胸怀。在本段中结合课文对爱因斯坦前后外貌和行动的描写,让学生感受这位科学家专注于思考问题,不拘生活小节的性格。理解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纳闷”及质疑,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认真朗读父亲与小女孩的对话加以理解)

3.精读课文4~5自然段,通过对话进一步认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这部分文中两人的对话第一次这样写:“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从这里可以分析出爱因斯坦的谦虚诚恳。而小女孩的天真直率则通过“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反映出来。而第二次对爱因斯坦说话时的表情“……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可感受到爱因斯坦的宽容与慈爱),从他的动作“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可感受到爱因斯坦的幽默与亲切),从他的语言“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以及后面的“也许能”两次语言的描述,可以感受到爱因斯坦的慈爱、谦虚以及他做事十分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爱因斯坦的虚心请教,小女孩的回答,文中用了“一口气”这样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小女孩天真、可爱的一面。

4.学习课文6~8自然段。

思考:文中还有哪些地方写出了爱因斯坦的谦虚与慈爱,以及小女孩的纯真可爱?(学生自读6~8自然段,参照1~5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找出文中人物的对话加以分析,同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交流)

小结:文中小女孩与爱因斯坦偶然相遇并友好相处的生活片段,通过对本文中两人对话的精读与品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爱因斯坦专注科学研究而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格魅力,同时也表现了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不老童心。

三、拓展延伸

1.课后阅读有关爱因斯坦的故事,进一步认识爱因斯坦。

2.用一段话写出你对爱因斯坦的认识。

作者单位:云南省威信县水田小学

猜你喜欢
爱因斯坦童心自然段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成功来自谦虚
勤奋努力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怎么庆祝生日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