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汉
新课程在初中各年级全面实施已经几年了,为了了解新课程的实施情况,去年十月间,我曾到几所初中做了一些调查,并旁听观摩了几节课,通过实际观察和了解,我感到教师是否真正理解了新课程的理念,对于是否能真正扎实的搞好新课改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我在某初一(七)年级观摩旁听了几节语文课。这几节课学习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包括四篇散文,分别是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李汉荣的《山中访友》,何其芳的《秋天》;还包括5首诗歌,分别是曹操的《观沧海》,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辛其疾的《西江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些散文和诗歌都是写景,并且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在我旁听的几节课中,这位姓唐的中年教师经常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在学生提出问题后,他也不急于回答,而是让其他同学回答,如果同学们都回答不上,他会做一些提示,让大家交头接耳进行一些讨论,然后再来回答。他也几次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小组内或全班范围的交流活动。看得出来,这位唐老师对新课程的理念是有一些了解的。
但在学完这个单元的教材内容后,这位唐老师却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从这个错中,反映出他对新课程所倡导的应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理念其实还并没有真正理解和领会,更没有在内心深处真正接受,所以当然也就谈不上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新课程的理念融会贯通了,反而在不经意间自然就又走入了歧途。
本来,教材中的这一个单元要求:阅读这些文章,然后要求同学们通过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描摹现实世界或想象中的一种景致,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教材中的这个要求是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的,因为它让学生动起来,自主学习,自己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但显然这位唐老师并没有理解教材中那样要求的深意,他不是让学生利用放学后和周末时间自己去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然后让学生自拟题目作文,而是由他当老师的给学生们出了个题目:“美在秋日”,要求学生按这个题目去描写秋景,写自己的感受。
唐老师将教材中要求学生接近自然后自拟题目作文,改成了老师命题作文,这看起来是个很小的改变,但这样一来,学生就不是自主的,而是他主的,不是主动的,仍然是被动的了。这样在接近自然前,先有了题目,也就先有了倾向,等于先戴上了一幅有色眼镜,再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这样一来,视野就不可避免地会被限制,想象也会不可避免地被束缚。这样在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用自己全部的感官、无限丰富和多样的情感和想象力去感受自然、观察自然的机会。而且“美在秋日”这样的题目限定了学生只能去观察和感受秋日的“美”,难道“秋日”只能给人“美”的感受吗?难道无限丰富的人类情感面对秋日就会全都变得那样简单划一、只会产生单一的反应么?这不是非常荒唐滑稽么?实际上教材在这个单元提供的四篇散文、五首诗歌,虽然都是写景的,但作者抒发的情感是十分丰富的,有喜悦的情感,悲苦的情感,感伤的情感,惆怅的情感,可谓喜怒哀乐,百感杂陈;在情感表达的方式上也是非常多样的,有的豪迈奔放,有的婉约低沉,真是千姿百态,风情万种。老师如果真的理解领会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自己去感受,独立去探究,学生们感受到的自然该会是多么丰富、多么富有个性色彩、多么精彩呀?可惜现在这样命题作文,学生完全是被动的,情况全变了。我看了几个同学按这个题目写的作文,在景物的描写上大致雷同,在情感的抒发上也非常相似。这确实是很遗憾很让人失望的。
唐老师犯这个错,说明他对新课程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深入理解,而且在我接触的教师中,对新课程的理念真正有透彻理解的人也并不多,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培训的时间过于短暂仓促有一定关系,据了解,在新课程实施前,老师们只接受了一周左右时间的集中培训。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与以往教育教学中遵循的东西相比,是全新的,要让老师们在短时间内突破长久以来遵循的、有些甚至已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的东西,去充分理解领会一种全新的理念,并充分地去实施这样一种理念,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人的行为是由他的思想和观念影响决定的,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深,当然也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的根本转变。所以,新课程要扎实推进,还需要老师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反思,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领会。
作者单位:陕西省汉中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