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从亚 胡 青
[摘 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全球共识和普遍行动,中国为此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科学普及的内容、科学素质的要求涉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及相应的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在中国大力开展科学教育和普及活动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需要从加强制度和法规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充分发挥现代传媒作用以及打击各种反科学和伪科学等多个方面来加以推进。
[关键词]科学普及; 国民素质; 科学素质; 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N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09)05-0081-(04)
一、科学普及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
科学普及的任务在于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由此,科普学应运而生。尤其是国际间有关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各种战略规划与计划纲要层出不穷,由此引发的科学素质建设浪潮也早已风起云涌。
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计划调动一项全球性的科技脱盲计划即《2000+计划:全体人的科学技术素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中都把有关教育、知识的指标列为“人类发展指数”的重要内容。
国际经合组织(OECD)在1997年发布了国际学生测评计划(PISA);
1999年在阿根廷召开的世界科学大会(联合国、国际科学联合理事会)发表了一个宣言,其中预言:“科学和教育普及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现”将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会议还提出了《科学议程—行动框架》;
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2001年提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北京倡议;
2002年欧盟(EU)发布了“科学与社会行动计划”,这是“知识经济的欧洲”战略计划框架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3年国际电联(ITU)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的《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中对人的“能力建设”作出了规划,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从有关国家来看,科学教育和普及以及国民素质建设也广受关注并早已付诸行动。1985年美国科学促进会推出“2061计划”,1996年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出台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该会还发布过《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与《科学素质的基准》;英国的公众理解科学委员会于1986年推出“公众理解科学运动”,1992年开始实施《国家科学课程教育目标和要求》;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德国科学组织协会1999年推出“科学对话活动”(公众
理解科学与人道主义项目),2004年德国公布《国家教育标准的发展》;澳大利亚联邦政府1989年发布《国民科技意识计划》;日本1999年推出加强国民理解科学技术3年活动;印度近年也提出了“最小科学包”(Minimum Science Package)计划。此外,许多国家还通过正规教育改革,深化科学素质教育;通过科学普及活动,举办科学节、科学周、科学日,促进科学素质的建设;通过打造传媒平台,扩大科学普及、科学素质建设的影响。[1]1 058-1 059
以上情况都反映出在全球化趋势加强、全民素质教育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热点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科学普及、科技素质及其与以人为本关系的重视与广泛认同。
科普工作在中国也较早被提及并广泛实施,但人们对科普的内容、作用等的理解还有所偏颇;而国民素质建设工程则行动较晚。2006年2月6日,国务院以国发[2006]7号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这是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提升全体公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颁布这个纲要意义重大。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专家起草《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将进一步为落实这个纲要提供细化的、具体的标准和尺度。可以预计,随着上述纲要和基准的陆续颁布,在中国必将掀起科学教育和传播的热潮,必将大大提升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
二、中国实施科学普及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当今世界,全球化、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而全民教育、科学普及是推动这一潮流的重要力量。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开展科学教育和普及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第一,科学普及可以使公民全面正确地了解科学技术,保证科学技术正常的社会运行与发展。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文明幸福的同时,对它的不恰当使用也造成了许多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使许多人形成了对科技的偏见与恐慌,认为科技是造成所有问题的罪魁祸首,而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仅是服务于人、受人支配的一种工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以及影响人的制度。对科技的偏见和误解如果不通过科学普及和教育加以消除,就会影响公众对科技的热情,进而影响对科技的支持,甚至出现对科技的批判和抵制,极大地影响科学技术正常的社会运行,制约科学技术的正常发展。
第二,科学普及可以全面提高公民素质,促进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刻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整个社会日益知识化、信息化,因而公民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其所具备的科学素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这种作用具体表现在:科学素质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选择与实践越来越依赖科学素质;科学素质影响着公民参与社会事务、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等等。
从另一角度讲,学界有一说法,现在的文盲标准“提高”了。传统上是把不识字当作文盲。现代观点认为,不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不会应用外语、计算机等现代工具,不会主动学习等将成为新的文盲。从扫除文盲这个角度讲,也需要大力开展科普教育。在一个文盲充斥的国家,是建成不了社会主义的。
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非常令人担忧,不容乐观。据调查显示,2001年,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仅为1.4%,2003年为1.98%。而其他国家为:美国17%(2000年),欧盟5%(1992年),加拿大4%(1989年),日本3%(1991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的江苏省在2005年的比例也仅为2.57%,湖北为1.9%,而贵州则仅为0.61%。[2]
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关系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更是关系个人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工程。
第三,科学普及是反对封建迷信,识别伪科学,应对高科技犯罪的有力措施。
在当前中国社会,封建迷信和各种伪科学现象还较为普遍地存在,有的地方有时甚至还泛滥成灾,影响恶劣,危害极大。如鬼神崇拜、邪教流行,占卜算卦成风,以“科学”名义骗钱敛财屡见不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许多人缺乏基本的科学素质,没有基本的识别能力,为这些现象的存在甚至流行提供了温床。因为伪科学、封建迷信虽然是违背科学常识的,但它们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打着科学的旗号,蒙蔽那些科学素质不高、缺乏科学精神的人。这就要求必须在公民中大力开展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的普及教育,使之增强识别力和抵抗力。
应该看到,科技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其相对总量,特别是那些前沿、尖端科技越来越被少数人所掌握,即出现了所谓的“知识垄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高科技犯罪现象,人们对此又不了解,则很难对之加以防范和应对,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如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黑客”犯罪其危害就极大。再比如说,像那些核武器技术、高巨毒物质的制造技术等一旦被罪犯掌握,那对人类来说就意味着灾难,甚至是毁灭。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科普教育,打破高科技的知识垄断,形成制约犯罪的强大力量就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通过普及科学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全民科学素质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日益显著。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那么公民素质就是第一国力,而科学素质又是公民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除了要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方面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外,还必须使包括科学素质在内的整体公民素质得到提高。因此可以说,科学普及事关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提高的大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程。
三、科学普及的内容分析
长期以来,许多人对科普内容的理解仅仅限于科技知识的普及。这固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为这是科普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实现科普工作的宗旨和目的来说,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实际要求来看,这又是很不充分和很不完全的。开展科普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在普及科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公民的整体科学素质,使全体公民不仅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而且还要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以及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判断、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不是单靠科技知识的传播所能达到和实现的。
人们之所以有这样一个片面的认识,首先是与对“科学”内涵的简单理解密切相关。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把“科学”理解为一种系统化的知识,这一点是对的,但又很不全面。概括地讲,“科学”一词基本包含了如下的含义:(1)系统化的知识或知识体系;(2)一种认识过程;(3)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法手段;(4)一种精神、态度;(5)一种社会建制;(6)新的思想、观念亦或这种思想观念的来源;(7)生产力。
据此看出,科学的内涵是丰富的,是涵盖多个方面的,因而对公民科学素质的要求,对科学普及内容的界定也应是多方面的、丰富多彩的。
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关公众素质的调查研究,都采用了米勒的测试标准。米勒在1979年首次提出了测试公众科学素质的三个维度,即:(1)科学术语和科学概念的基本词汇;(2)对科学过程的理解;(3)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这一体系后来有所修订,尤其是第三个维度在国际上较难统一,米勒已开始用“有日常的信息消费模式”来代替。他的这个界定包括公众对科学知识、科学本质、科学—社会关系的掌握,具有相当广泛的影响。[1]1 057
美国1996年出台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它对“科学素质”的界定是:“所谓有科学素质是指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有科学素质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这一界定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集成和概念化的,它为美国科学素质教育提供了可供操作和检验的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3年发布的《2000+计划:全体人的科学技术素质》中指出,科学素质不仅包括科学和技术方面的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还包括在生活工作和文化中应用科技概念和方法技能的能力,以及使一个人能区分恰当和不恰当使用科技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意味着科学素质包括:(1)科技态度、方法和技能的发展;(2)对科技本质的理解和欣赏;(3)获得有效的科技教学和实例训练;(4)熟悉获取和传播科技信息的途径。此计划由联合国提出,反映了国际社会对科学素质基本含义的一种较为广泛的认同。[1]1 058
中国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对科学素质作了这样的界定: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事实上,这种“四科两能力”又大致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识记性、理解性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二是科学观念和应用能力。尽管这一规定还不尽完善(事实上,要包揽无余地去界定这个内容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有学者就提出应包括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包括科学自主性的思想,等等[3],但就科学素质的主要内容而言,已包括其中了。另外,就前面介绍的几种情况来看,这样的界定也是比较全面了。
因此,可以说,仅从操作层面来讲,科学普及的内容既包括科技知识的内容,同时也包括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内容,还包括有关能力的培养和应用。这个内容既是知识与方法的统一,也是知识与思想观念的统一,还是知识与能力的统一,同时也应该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统一。
四、中国实施科学普及的远景规划及具体措施
提高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和中国全民科学素质的状况决定了中国必须迅速着手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为此,中国制定和实施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长期规划,即前面提到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这个计划从大的时间跨度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5—2010):基础建设期。重点在于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的接受科技教育、提高科学素质的机会和渠道,初步形成相对完善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社会资源配置和组织体系。关键是解决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供给,包括物力、人力和制度资源等。第二阶段(2010—2020):全面提升期。全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层次全面提升,在较大程度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初步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社会。第三阶段(2020—2049):超越发展期。全民科学素质比例大大提高,至2050年实现“人人具备科学素质”的远景目标,全民科学素质具有比较充分的“全面性”,大大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超越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建成相对完善并具有较强自我更新能力的学习型社会。
从目前来看,迫切需要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着手,开始实施中国的科学素质建设活动计划。
第一,深化教育改革,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
中国现有的各级各类教育体系是进行科学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径。要转变教育观念,在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内容、方式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特别是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只注重知识传授和获取的实用主义倾向,把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观念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确立作为教育的中心任务。
同时,确立现代的科普理念,充实完善已有的科普资源渠道、完善网络及基础设施,加大对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水族馆等科教场馆的建设,发挥科技节、科学周、科学日的作用,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协调行动,共同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当前特别要注意改变科普活动过分知识化、形式化、随意化、娱乐化的倾向,使之达到知识与方法、思想、精神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使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政策与法规的支持与推动。国外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很值得中国参考借鉴。像美国等国家就将公民素质行动纳入官方政策或有关法规,并辅以其他配套政策。如美国1991年颁布《国家素质法案》,1998年颁布《成人教育和家庭素质法案》,2001年发布《素质家庭法案》等。许多国家还设立专门的组织实施机构,负责科学素质行动的规划、协调和评估等工作;同时,他们也注重建立测评、激励机制,其中设置高级别的科普奖励是一种常见的形式。2002年6月29日,中国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一法规的颁布实施,是中国政治、科技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高度重视,标志着科普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是中国科普工作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对于中国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纲领性文件,使中国提高科学素质的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目前,要进一步完善、细化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特别要认真落实、贯彻国家的政策法规和计划安排,扎扎实实地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高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传媒平台的作用,扩大科学素质建设的影响。当今世界中各类传媒的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广泛而深远,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在推动各类科学素质建设时非常注意传媒的配合。这些传媒在科学素质建设中的作用,不仅仅是指它所负有的适时宣传播报的功能,更为重要的是,它本身就可在长时段里推出独立的专题品牌,从而使科学素质建设的社会效应不断扩大。因此应充分发挥各类报纸、期刊、网络、影视、广播、电话热线等传媒的作用,使其在推进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四,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揭露和打击迷信愚昧、反科学与伪科学活动结合起来。当今社会有些迷信和伪科学常常披着科学的外衣,混淆公众视听,危害人民的财产安全和身心健康,也成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大障碍。在中国,由于科学不发达,公民的科学素养较低,这方面的情况尤为严重。据调查,在中国,相信“算卦”、“相面”、“求签”、“星相”、“周公解梦”、“风水”等等之类的人的比例相当高。要抵制、揭穿和批判各种迷信和伪科学,搞清科学的本质、特征,对一些现象给出科学合理的回答是关键。因此,加强科学的普及、宣传和教育,促进公民对科学的了解,批判和抵制迷信愚昧及伪科学,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陈首.科学素质建设:国外在行动[J].科学学研究,2007(6).
[2]周欣宇.公众科学素养谁关心[EB/OL].(2006-04-05)[2008-05-20].http://tech.sina.com.cn/d/2008-04-05/0802890972.shtml.
[3]马来平.科学自主性与科学素质传播[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156.
[责任编辑:陈可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