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向云
一所学校的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了深层次促进教师发展,我们坚持“育人为本,以德立校,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建构和培育优秀的学校文化,通过思想的引领影响教师的价值取向,建设与提升教师文化,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
一、依据办学目标,完善教师管理思路
在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我们的办学思想在不断调整,我们的教师管理思想也随之发生变化。
立校阶段(1996年~2000年)。那时学校工作的着力点是硬件(特别是外部环境)建设,提出的口号是“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因此当时教师管理的思路是以校为本——学校要发展,教师的发展要服从于学校的发展,以学校的发展带动教师的发展。
兴校阶段(2001年~2004年)。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逐渐认识到:人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应当重视教师个体的生活和学习,以教师的发展来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此,我们将管理的着力点放在为教师的发展设计“轨道”、搭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上,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提升自己。同时,我们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用规章制度去管理人、约束人。
强校阶段(2005年至今)。伴随着对新课改管理理念的深入理解,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衡量一所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关键是教师的成长度,教师的成长应是学校教育价值的引导与教师自主建构的统一。因此我们以“文化铸校”为着力点,以学校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求真、向善、尚美,为校园主流文化,把学校打造成求真的知识校园、向善的人际乐园、尚美的心灵家园,形成尊重、理解、认同、共享的文化氛围,力求使教师成为成功的人(尊重教师作为人这个生命体本身存在的价值。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是优秀的、有潜力的、能成功的)、快乐的人(鼓励教师追求与实现自我价值)、幸福的人(一个人拥有了希望、力量、自信,就能成为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二、优化教师文化,提升教师专业品质
教师文化是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教师群体的价值观、态度及信仰,是学校教师文化的核心。为了培植优质的学校文化,并以此影响和提升教师的价值取向,我们注重从教师专业化发展和优化教师队伍两方面,促进教师文化的建设与提升。
1提出“六大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2005年,我们在教师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六大提升”:
提升自己的气质,让形象神采飞扬;
提升自己的表达,让语言充满赞赏;
提升自己的接纳,让等待出现奇迹;
提升自己的心态,让阳光普洒众生;
提升自己的人格,让情感产生认同;
提升自己的关怀,让体贴渗透日常。
为了引领教师注重自己的修炼,增强对事业的热情、激情,我们将“六大提升”作为学校文化的灵魂,并融进教育教学、党务工会等各项工作中,使教师人人都是“六大提升”的实践者和书写者。
为促进教师的理解、认同和内化,我们采取了诵、贴、讲、定等多种举措。
诵。让“六大提升”成为一切活动的“开场白”。在教师集会开始前,集体背诵“六大提升”;在“红五月”歌咏比赛场上,“六大提升”的诵读声回响在学校的上空;在开学典礼前,教师们齐诵“六大提升”,在学生面前作出承诺;在10年校庆大会上,“六大提升”响彻会场,向家长和社会庄严宣告。
贴。在每位教师教案本的第一页,都粘贴着“六大提升”。教师们以此时刻鞭策自己。
讲。开设“我用教育实践诠释‘六大提升”专题论坛,让教师们用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体验,诠释对“气质”、“心态”、“表达”、“接纳”、“赞赏”的理解。
定。“六大提升”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细化了努力的方向。结合对“六大提升”的理解,教师制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教师们自发地将教研组发展目标与本组教师群体彩照制成展板,张挂在办公室墙壁上,以时常提醒自己,呈现了“我要发展”的良好态势。
2实施“阳光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只有让教师从内心深处感到幸福,教师的素质才能不断提升。因此,我们注重调动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努力营造“尊重、理解、认同、共享”的文化氛围。
(1)塑造教师的阳光心态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每所学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都面临的问题。陈孝彬教授说:教育改革的内容之一就是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此,我们以为教师“创设宽松幸福的生活环境”为着力点,组织教师“英姿飒爽运动会”、“群情振奋合唱队”、“潇洒优雅模特队”、“天真活泼健体队”等,为教师创设愉悦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使教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2)提升教师的阳光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实施了“园丁幸福读书工程”,使教师感受到内心充实所带来的幸福。我们给教师推荐了(《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名师心语》、《细节决定成败》等书籍,让教师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感悟人生,领略教育的策略,从而为提升教师的阳光气质奠定了基础。
(3)形成教师的阳光品质
以课题研究为引领。在学校“十五”课题获北京市科研成果一等奖以后,我们确定了“师生共建知识树,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十一五”课题。在这一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逐渐达成了以共建知识为载体、以专业提升为荣的共识。此外,我们还开展了“幸福西辛大讲堂”活动,请专家、学者、名人、家长、教师、学生为主讲人,使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知识共建、经验共存、智慧共生、人生价值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推行激励性评价。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
我们将激励性评价充分应用在教师管理中,使教师在“尊重、理解、认同、共享”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1过程评价——激发动力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教师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关注结果,而是要关注过程,引领发展,从而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力求既重鼓励,又显特点,同时也指出教师需改进的问题。这种在肯定中给予指导、在鼓励中给予促进的过程性评价,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内在动力。
2教学评价——彰显优势
在求真、尚美的思想引导下,我们注重捕捉教师的优点,打造成功教师。在听课观察的基础上,学校领导编写教师教学风采的关键词,如“稳健——吴全兴”、“文采——张存红”、“创新——刘学红”等。我们欣喜地看到,这种特性评价不仅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而且满足了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甚至还使一些教师的长处成为了“品牌”。
3个性化评价——共享幸福
心愿评价是促使每个教师的价值都得以体现的良好途径。2009年元旦,我以吉祥使者的身份给85位教师每人都写了贺词:“永不言弃是你的特性,直言快语伴你一生,追求无限彰显个性,积累智慧卓越有功”,“愿悦耳的歌声与你同行,愿优美的旋律伴你一生”……一句句符合教师个性特点的新年寄语与芳香的新年贺卡一起,送到了每位教师的手中,让教师从心里感受到校长这样了解自己、认同自己,从而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到从业的幸福。
在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学校也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几年来,学校已成长为全国首届学校文化建设优秀学校,获北京市德育工作先进校、课程改革实验校、科研工作先进校、文明礼仪先进校等市级以上先进集体称号57个,连续12年被评为顺义区普教系统先进单位。
教师素质的持续提升,使学校得以实现内涵发展,也使我们更加坚定了铸造学校文化、提升办学品位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