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一)

2009-12-08 09:37韩泽县
银行家 2009年10期
关键词:老外景点伦敦

韩泽县

中国人到四方世界旅行,收获的不仅是一饱眼福的美景美色,啼笑皆非的风土人情,还有发自遥远过去的文化交融与碰撞,通向朦胧未来的沉思与畅想。本文以轻松自然的笔风,记录了其西行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仿佛带你走入其曾经周游过的世界。

同是受“压迫”,何必做“帮凶”

一日,我们一行人在阿姆斯特丹乘飞机去伦敦。因为英国不是申根国,所以在下飞机时乘客一般要办理出入境手续。从阿姆斯特丹去伦敦的乘客大部分是欧洲人,在外表上和英国人并无太大区别,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在英国入境时也就不必填写入境卡。

但轮到我们时,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一群高鼻梁白皮肤的欧洲人中混进了我们几个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负责出入境检查的印度大胡子警察怎么看怎么觉得我们与众不同,于是大手一挥:你们几个,给我把入境卡填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在我们一行人埋头填写入境卡的时候,我们中一位老兄问我:“那个大胡子让咱干什么?”我说:“填入境卡。”这位老兄反问道“怎么就我们几个填呢?”,我答道:“因为其他的都是老外”,这老兄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只听他一声断喝:“大胡子让咱们干什么就干什么,都是被压迫的,干嘛洋鬼子不填只能我们填?不填!”。我怕这时候惹麻烦,说:“算了算了,我给你填了。”他更不高兴了,声音提高八度说:“同是受压迫者,干什么还欺负咱们。你过去告诉这个傻小子去!”

其实这位印度老兄的行为可以理解。因为那些欧洲人长的和英国人没什么两样,而且英国虽然不是申根国,但欧洲正走向一体化,彼此之间的海关、边境是开放的,人家出个国就和咱们出省旅个游一样。而中国对英国而言是个东方国家,所以就不能怪他让我们填单子了。

欧元,俺不收

经过机场的波折,我们一行人来到下榻的酒店。入住酒店时我从护照上注意到那天正巧是我们同行的一位老先生的生日。于是,晚11点多,我请他到附近的咖啡厅喝酒,算是给他庆祝一下。

我们到了咖啡厅,点了两杯酒。英国的喝酒习惯和中国有区别的,他们只有酒,没有菜,至多是一小块巧克力蛋糕,而红酒杯又很大。我们两个喝了两杯就有点头晕了,于是准备结账走人。

可结账的时候麻烦事又来了。因为英国不是欧元区,所以这里只能用英镑结账。我们两个人身上只带了欧元。没有办法,我对服务生说:“这样吧,你个人把英镑换给我吧。” 服务生说:“对不起,我们有规定,我们不能个人换英镑给你,而且汇率对您也是不利的。要不这样吧,您回您的酒店去换吧。”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我提议让我们其中一个人留下。他说:“不用这样,您两位都可以离开,哪天您有时间给我们送过来就可以了。”我又提议把我的手表押在那里,他也表示不用。我开玩笑地说:“你不怕我们跑了不给钱吗?”他说:“不会的。” 我很惊奇他能这么相信我们两个陌生人,说:“你就不怕我们不回来?”他却说:“肯定不会的,您不要开玩笑了。”我笑了,说:“我们不是英国人,我们明天一早就走了,我还是给你去换吧。”

我们回到酒店,可这时酒店换汇的地方已经关门,附近的几个小商店也不能把欧元换成英镑。无奈之下,我们只能再次返回咖啡厅,服务生这时却说:“没关系,你们回国后可以把钱汇过来。”我说:“还是你给我们换英镑吧。”他说:“这样也行,银行给您换汇更好,我给您的汇率会低于银行的汇率,您这样就吃亏了。”

从英国的一个小咖啡馆里,我看到了英国社会的诚信。在英国,良好的诚信环境似乎已经让人忘记了人自私的一面,人与人打交道,首先相信对方是守信的,即使我们回了国,他们也相信我们会还钱。在这样诚信的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变得简单化。英国人对我们如此信任的程度让我们感叹和唏嘘。反观我们自己,人与人之间相处,往往会先将对方设定为坏人,互相提防费尽心机。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中国,那么估计当晚会免不了一番折腾,服务员对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你们是不是来吃霸王餐的?中国人的不诚信行为和相互之间的不信任大大增加了中国的社会成本,而建立一个诚信社会对我们来说任重道远。

畜生过的日子都比国内舒服

第二天,我们乘车离开伦敦北上前往爱丁堡。伦敦以北多丘陵地形,人口稀少而多牧场。窗外一望无际的牧场像一块绿色的地毯而天际舒展。牧场上间或耸立着一棵棵高大的树木。马儿和奶牛在牧场中或悠闲漫步,或低头啃食青草。

公路蜿蜒在大片的绿色当中,早晨的空气清新且带有泥土和青草的气息,我的视野中不时闪过一座座欧式的楼房,那就是英国的农舍。这些房屋都是老房子,但景致素雅,古朴有韵。英国人喜爱鲜花,窗台和门口都开满了鲜花,色彩鲜艳,将这些房子装点得生气盎然。

快到中午时,雾气散去,阳光照耀在这片牧场上,头顶的蓝天湛蓝明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远处的小山顶上有一棵高大的塔松,奶牛三五成群,在树下休息。远远望去,高大的塔松,大片的牧场如同绿色的天空,黑白花的奶牛就像白云一般点缀其中,这是我在欧洲的油画中才能见到的美景,今天却如此真实地展现在我眼前。

目睹此情此景,我不禁感叹:这英国的畜生都比咱们在国内过得舒服!我们往往到了国外才能意识到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我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并不是无代价的,想想我们城市里难以看到的蓝天,看看北方的沙尘和南方的洪水,无一不是我们发展的代价。我们不能透支我们的资源和环境,我们的发展应当是可持续的。我希望在未来,咱们的乡下也能像英国的田园风光一样迷人。

“老三样”包打天下

在伦敦,随处可见的有三样东西:红色的老式电话亭、红色双层巴士和老爷出租车。伦敦的红色电话亭是木制的,上面有皇家和TELEPHONE的标志,大部分年代久远。红色的双层巴士第一次驶入伦敦是1954年,由于其先进的设计和独特的外观,很快就成为了伦敦的标志。老爷出租车并非是“老爷车”,他们都是向汽车厂专门定制的,但外形传统,古朴优雅。

这老三样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看上去都有些老旧,有些甚至似乎过时,但伦敦人依然坚持,而他们也骄傲地把这些东西展示给全世界,甚至带到了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伦敦的老三样是伦敦的一个标签,这些东西使伦敦不同于北京、纽约、东京和柏林,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旅游者也因为历经沧桑而不变的“老三样”对伦敦产生某种亲切感。

在伦敦的对外宣传中,这“老三样”经常出现,他们的形象会不时在镜头中闪过,他们的名字会在人们的耳边响起。这不只表现了伦敦人对历史和传统的自信和骄傲,也是他们自身宣传的理念。一个城市的标志,不一定是现代时髦到有些奇形怪状的地标,那些历经时间而不变的老物件更能代表城市的底蕴。伦敦人靠“老三样”包打天下,他们不会觉得自己的“老三样”过时或者有碍观感。反而他们会积极地保护“老三样”。

西方人通过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来宣传自己,我们就不要想通过学习西方人来标榜自己的国际化和现代化了。通过模仿无法超越西方,我们只有找到自身的特点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形象。那些时髦的建筑展示出我们的现代化程度,但是往往不具有特点。咱们对外宣传是不是要选择更有自身特色、“有味”的东西?

看看人家的旅游业

伦敦市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它是英国的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而近代的世界历史也与之息息相关。这样一座城市当然也是观光客的理想去处。伦敦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旅游已经成为伦敦重要的产业之一。

说到伦敦的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英国的旅游公司,Big Bus和Global Tower。这两个公司都有很多旅游巴士,旅游巴士就像是市内的公交车一样,每五分钟一辆,游客可以乘坐这些巴士前往各个景点。车上有各个景点的电子英文解说,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在任意一站下车。只要游客购买了公司的车票,就能够在当日乘这个公司的旅游巴士去各个景点,其中也包括泰晤士河上的游船,并且各个景点不单收门票。

想想咱们,各个景点全靠拼命地巴结旅行社来招揽游客。结果,有的景点游客摩肩接踵,除了看人什么都看不到,有的景点管理员见个游客就和见UFO一样。旅游资源根本得不到最优的配置,这样的服务更不能让游客满意。

再回头看看伦敦的旅游公司,只是通过类似市内公交的旅游大巴,就让伦敦市内的各个景点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每个景点都会有一定的游客数量,热闹而不拥挤。而游客也有了更大的自由度,让咱们不能不感叹国外的人性化程度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我们城市的景点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计,而不是各自为战,结果就是人多的景点使用过度,人少的景点年久失修,这样就只能大家共同退步。只有通过更好的整合,才能让城市的景观得到充分利用。

谢不完幕的歌剧

一天晚上,同行的一位先生提议去听爵士乐。我们几个人问清楚表演的剧场,集体打车前往。 舞台很小,只有三个乐手在场中表演,但是每个人都仔细聆听。由于连日旅行,我们几位作陪的疲惫不堪,在演出过程中不时会睡着,而更有意思的是拉我们来听爵士乐的老兄,他已经在座位上呼声连天了。当这场表演结束时,他终于醒来了,对爵士乐赞不绝口,然后建议:“三点还有一场,咱们再听一场吧。”我们想,这是爵士乐还是催眠曲呢?在我们再三要求下,这位老兄终于放弃了再听一场的计划,乖乖回酒店睡觉去了。

又一日,我们到威尔士王子音乐厅去听歌剧《妈妈咪呀》。1985年,《妈妈咪呀》在位于英国伦敦西区的爱德华王子剧院首演,在随后的岁月里创下了无数辉煌的纪录,成为了国际经典舞台音乐剧。西方人比咱们奔放热情,不只表现在他们的生活中,对待艺术他们更投入。《妈妈咪呀》不愧是经典音乐剧,历经24年但仍然魅力不减。但我觉得整部歌剧的高潮并不是唐娜的母亲和山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那一刻,而是最后的谢幕。当主角和配角出来谢幕时,全体起立鼓掌,掌声会持续很长时间。当然少不了人献花,送献花的人络绎不绝,而演员往往不是手捧鲜花,而是怀抱鲜花。谢幕的整个过程隆重而热烈,我能感觉到他们对演员和主创人员出色工作的赞赏,更被他们所展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文明素质而感动。

几十年前,苏联的国家功勋芭蕾舞演员来到中国演出,中国方面怕这位演员太累,要求所有观众在谢幕时只能在剧院里停留十五分钟。当演出结束后,这位国家功勋演员回到台上谢幕,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前十五分钟所有的观众热情鼓掌,但十五分钟后,整个剧场就走得干干净净。这位演员回到后台,大哭不止,她以为中国的观众不认可自己的表演,但事实是她不了解中国的国情,而中国也没有了解苏联的国情。

在中国看戏剧时,我们往往正襟危坐,喜怒不形于色。在国内看演出,我习惯看到不时起立来来往往的人,听到场内响起的手机铃声,更习惯于整场鸦雀无声的冷漠和曲终人散的凄凉。西方人对艺术的热情和对演员的尊重使我感动,让我再一次感叹西方人的人文素质。这种素质不只是理解和欣赏艺术的能力,更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

这次让老外给推销了

在伦敦参加完博鳌亚洲论坛的峰会,英国曼彻斯特市长主动邀请我们去参加一次联谊会。我们以前出国,经常拼命地约别人来推销自己,希望能引进对方的投资。这次不用我们上门,买卖自动送上门来,岂有不做之理?

我们本以为这又是一次向外界展示天津、推销天津的好机会,于是精心准备,希望能打动他们,吸引他们的投资。但到了谈话地点我们才发现,曼彻斯特市长带领的队伍更加庞大,有负责经贸的官员,也有负责招商引资的官员,还有各路商家,他们准备了更多的话题和内容。我们准备好的没说两句,就被他们打断,然后就是他们的长篇大论,大有排山倒海之势——他们兴建的中国工业园区希望能让天津来投资,正在兴建的大厦只要我们愿意就能冠以滨海的名字等等。而谈话也完完全全成了他们的反推销和曼彻斯特的展示会。这次曼彻斯特打了一场反客为主的漂亮仗,而一向习惯于对外推销的我们享受一下这样的待遇,也让我们的虚荣心得到了不小的满足。

曼彻斯特是英国老牌的工业城市和棉纺织业中心。但近年来,曼彻斯特棉纺织业的竞争力下降,城市工业面临产业升级。同时,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滨海新区的建设不只成为中国经济的热点,也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所以曼彻斯特市长就打上了天津的主意。而打天津的主意的不只曼彻斯特一家,在伦敦,有不少律师事务所和中介找到我,希望能协助我们在伦敦上市。西方人对我们感兴趣,说明中国的成就的确让全世界侧目,中国也的确富裕起来了。

用中文解答赢得老外的掌声

在曼彻斯特的展示会后,曼彻斯特市长邀请我们在利兹国际会议上做演讲,主题当然是关于中国并购问题。我为了这次演讲做了精心准备,一是把我国在并购方面的法律环境、政策理念、成功案例以及老外容易误解的若干问题一一做了专题;二是为了不让老外看扁咱们,做了英文的POPO。憋足劲准备改一改老外对我们的傲慢与偏见。

演讲中,我们还用上了邓小平的两句话:“摸着石头过河”和“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两句话说明我们并不是按照现行的条条框框去对待外界的。只要有利于我们的发展和互利共赢,我们都可以谈。

这一番话让外国人对中国的怀疑和不信任烟消云散,也让他们对自己在中国的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而演讲完毕后,群情振奋的老外们纷纷举手要求提问,这下可麻烦了,因为事先没有安排“Q&A(问答)”环节,一点准备都没有,回答内容倒没什么问题,关键是用英文回答问题可就底气不足了,这一急汗“刷”就下来了。虽然我的英文能够保证我做一次成功的演讲,但对于来自世界各地的老外们,我不能保证能够听明白他们南腔北调的英文。于是我“急中生智”,用近于“无赖”的语气说道:“我的英文可以,但我更擅长汉语,而且我相信用我的母语更能发挥我的个人智慧,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用我的母语回答问题。” 意想不到的是,我的自圆其说非但没招致老外们的白眼,反倒是话音刚落,全场的老外报以热烈地、经久不息的掌声。

会后,我问会议主席为什么老外会对我的“耍无赖”有这么热烈的反应。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虽然中国和西方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爱国和民族自豪感。你认为使用母语更能发挥你的智慧,说明你作为一名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是自信的。所以他们热烈鼓掌,这是对你的自信和爱国情怀的肯定。”

听完这一席话,我感触颇深:我们忙着国际化,忙着和国际接轨,可我们本民族的语言却日渐式微。我听说在中国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虽然与会者大多都是中国人,但却要求使用英语发言。这是何等的可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不能尊重本国的文化,又何谈走向世界?

一切都是不多不少,正好

在奥地利,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他们节俭和以人为本的意识,二是他们发达的公交系统。

他们的节俭主要体现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度上。在奥地利及整个西方的公共设施和酒店中,一次性的物品是很少看到的。宾馆里的洗头液是按量自取的,卫生纸就像草纸一样,但是好用,面巾纸则是柔软、洁白的。他们的理念就是,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又要让社会成本降低。所以在那里,所有需要的一概都有,但绝对不会奢侈,凡是一次性的几乎没有。

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他们的公交系统上。奥地利的公交、地铁和轻轨是一体的。用1欧元就可以在两小时乘坐所有的这些交通工具,1.5欧元可以在一天内乘坐,4.5欧元可以在一周内乘坐。他们地铁的建设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奥地利人将市内的一条运河河道一分为二,一半是河流,另一半就是“敞蓬”的地铁隧道。在我们总量尚不充足、发展还极不平衡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基建却无休止的追求高档次,极尽奢华。而奥地利人却用更少的钱,让公民享受了更多的便利。这一点值得我们全民、特别是为政者、建设者们反思。

小姐,给俺来盘炸花生米

法兰克福,莱茵河畔,我们一行人在下榻的“河景酒店”露台上把酒言欢,俯瞰沿河风光。露台很大,而服务员却只有一两个,而且很多是中老年人。我们的运气却很是不错,为我们服务的是一位妙龄少女,但体重却足有200多斤。

我们把酒言欢的时候,一位老兄犯了思乡病,非要炸花生米当下酒菜不可。我说这里不可能有的,可他不信。我没有办法,只好问“妙龄少女”:“小姐,请问你们这里有炸花生米吗?”答案不出所料:“没有。”我继续问:“那这里有煮的花生米吗?”答案还是一样“没有”。“那这里有核桃仁、花生仁或者别的果仁吗?”她面露难色,但终于回答:“我给你去找找。”

半个多小时过去了,“妙龄少女”还是不见踪影。我们认定她是在应付我们,这不只是应付,她还玩失踪。正当我们愤愤不平时,她出现了,还拿着一个什锦果盘,里面盛放着皮蛋花生、核桃仁和腰果等,但就是没有炸花生。我们有些奇怪,问道:“你不是说没有这些东西吗?”她却说道:“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过来的原因。我们的厨房没有这些东西,而主厨告诉我这附近的一个超市里有。这是我去那个超市买回来的。”正当我们打算付钱给她时,她却说:“你们是远道而来的客人,这些就算是我们送你们的。”

我们脸上微微有些发烧,这位“妙龄少女”的形象在我们心里却更加美丽。她为我们这样一个有些无理的要求跑了这么多的路,耽误了这么长时间,而我们却认为她在敷衍。但我们也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和微笑服务。而一个国家的服务业的先进程度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体现出来的。

咱也吃顿PIZZA

在欧洲多日,我们一行人一直享受正宗的西餐。虽然在国内感觉西餐味道不错。但国内的西餐毕竟是做了改良的,国外的西餐不可能照中国人的品味做。所以,没几天,吃西餐对我们来说就从享受变成了受罪,于是决定还是去吃中餐,可找来找去中餐馆就是找不到。碰巧,我们看到一家PIZZA店。我们商量,不如咱们去尝尝PIZZA。我们到了PIZZA店,服务生问:“你们打算吃多少?”我们拿不定主意,问他:“你觉得我们要吃多少”。“我们的人一个人吃一个,但你们两个人吃一个就够了。”我早就听说欧洲有些国家男子平均身高一米八,女的平均身高都得有一米七,真不知道是人家因为块头大才吃得多,还是因为吃得多才块头大。

很快PIZZA就端上来了。既然是吃PIZZA,我们当然要入乡随俗地使用刀叉。可由于这些PIZZA都很厚,我们费尽力气也切不开。正当我们为切PIZZA累得满头大汗时,我偷偷看了眼旁边的老外们。他们谁都没用刀叉,全都用手拿PIZZA津津有味地吃着。原来老外也都是图省事啊,于是我们放下刀叉拿起PIZZA。

欧洲人爱吃沙拉,所以餐馆都会准备沙拉供客人们取用,但只能拿一次。按中国人占便宜的习惯,肯定是会一次取够。我本以为老外没有咱们的习惯,可我发现他们的盘子里沙拉全都堆成小山,有的甚至用水果固定下以便于码得更高。唉,看来原来我是误会咱们自己人了,占便宜是全世界人民的习惯。

还是咱家的炸酱面好呀

这时,一位老兄对PIZZA也没有任何兴趣,他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估计是馋打卤面了。他央求我道:“你问问他们有没有面条?”。我有点无奈,说:“这里怎么会有中国面条,就是有也是意大利面条,拌上番茄酱根本没法吃。”“那也是面条啊!”“你肯定吃不了,番茄酱是酸的。”“没事,没事,番茄酱不就和咱们西红柿卤一样吗。你就给我叫吧。”

意大利面条分两种,一种叫spaghetti,另一种叫macaroni。spaghetti是我们常说的意大利面条,而macaroni我们称之为通心粉。其实他们的区别不太重要,共同点是只要是中国人都会觉得挺难吃。可看来这位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主。我点得是spaghetti,为了加深他对意大利面的印象,我特地嘱咐服务生多加点番茄酱。

好在意大利面不是花生米,家家都有。意大利面很快端了上来。这位老兄见面如见亲人,上来番茄酱都没有拌匀,就一大口吃下去。可他吃了这一口,就捂着腮帮喝水去了,那盘意大利面就再也没动过。

经过这次,这位老兄肯定明白了,番茄酱不是西红柿卤,意大利面不是捞面,要说面条还得是自家的炸酱面好啊。从那儿以后,这位老兄再也不提吃面条的事了。

(作者单位:滨海银行)

猜你喜欢
老外景点伦敦
Where Empires Meet
假期后,景点在干什么你想象不到
吃饺子
老外识字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
伦敦畅游记(二)
伦敦畅游记(一)
“老外”眼中的美国
I’m So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