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以及转移的紧迫性,发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关键性。通过经济的分析,明确职业技术的必要性,并针对职业技术教育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学分析
[作者简介]万道琴,女,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江西南昌330013)
2008年以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大量的农民工被迫返乡,就业率呈现下降趋势。本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而实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顺利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就我国当前而言,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真正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的主观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和职业技术的缺乏。而通过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才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界定
根据拉格纳·纳克斯和刘易斯的解释,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那部分可以从农业部门抽走,而又不影响农业总产量甚至很可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农业劳动人口。还可以用公式表达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数量一农业劳动力需要量。它最重要的一个经济学特征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即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之后,向非农产业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过程。而刘易斯认为,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的特征。
由于伪装失业的存在,特别是剩余剩余劳动力的存在,说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力的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我国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农村刺余劳动力转移具有迫切性。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不仅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而影响转移迫切性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1,城乡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据相关的统计显示。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更是连续的低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从1997年的2.47:1扩大到2002年的3,1:1。
2,农村劳动力的相对数量大,就业不充分的现象严重。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大部分的人又生活在乡村,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70%,但是与之相对的耕地面积却有限。而且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将逐步走向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这样,隐性就业矛盾就会变得越发的显著。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难度大。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之所以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们更应该清楚地看到,真正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在的主观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自身的素质和职业技术的缺乏。
1,农村劳动力本身的素质低。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没有就业的一技之长。据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情况是: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达87.8%(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4%,小学文化程度占31.1%,初中文化程度占49.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7%,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5%。在农村,劳动力受过专门技能训练的仅占13.6%。加之部分劳动力择业观念陈旧,在竞争中更处于不利地位。正是由于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偏低,使得农村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出路相当窄。
2,社会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劳动力的无序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一种是有序转移,另一种是无序转移。前者指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加强农村转移人口的技术技能,提高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减少盲目流动和由此造成的诸多社会问题。后者主要指指农民在毫无职业能力准备,对城市劳动力市场需求无所了解的情况下,盲目流入城市,掀起一股股“民工潮”,这种转移往往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不彻底性等特征。目前,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劳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缺少统一开放、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在提供信息、就业培训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劳动力的择业需求,农村劳动力转移大多处于自发、无序、零散的转移状态,没有形成有组织、大规模的劳动力有序转移格局。
三、职业技术教育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思考
根据前文刘易斯对剩余劳动力的定义,它是指新增劳动力的边际产量为零的劳动力,其透露的实质是许多的农民处于隐性失业或者是半失业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劳动力是对资源的低效甚至无效配置,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而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的目标是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素质,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非农业的生产生活。从经济上分析可以发现,它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显性和隐性失业能够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价值规律的分析。劳动力在市场中的价值主要通过其所具有的智力、体力、创新能力来体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后,使其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能力增加,进而劳动力价格提高。职业教育能通过提高个体劳动者素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训练,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专长和技术。从而更有助于他们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出去,顺利实现由乡村向城市的流动
(二)供求关系的分析。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是大于总需求的,属于买方市场,用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从供给和需求方面的总量上看,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可以短期地延缓和降低劳动力的供给,短期内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通过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可以延长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时间,推迟其就业年龄,更能改变他们以后的就业前景。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严峻局面得到极大的缓解。同时在供求的结构上,可以提高高素质人才的供应,应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从结构上解决就业问题。
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氛围
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开展培训活动,并且在职业教育、培训的费用上进行相应的补助,形成合理的费用分摊机制。并借助舆论的作用,重点宣传其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积极意义,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形象。
(二)统筹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体系,整合我国职业教育资源
1,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随着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都具有初中文化水平。但是,很大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却没有经过任何职前培训就加入到农民工大军中。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大量的区乡中学因生源短缺关门。这说明,普通高中教育不能满足农村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而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学校与机构,他们担负着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力的基础,应面向社会协调发展。
2,短期教育与学历教育协调发展。坚持学历教育与中短期培训并重,建立全国范围的学分制制度。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根据职业资格要求、流动性和自身经济负担,应坚持突出短期的技能型培训,提高投入产出的效应。但从长远看,必须考虑今后农民工的转岗和学历提高的要求。将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起来,建立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学分制是一条有效途径。
3,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是面向农村和农民。通过对广大农民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终有效转移的根本方法。在提高了素质之后,他们掌握一定的理论与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就业的竞争力和适应力,拓宽他们的发展空间。
而从宏观层面看,通过发展职业技能教育,使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得以分流。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同时可以为以后的充分就业作好准备,降低劳动资源的闲置率。
五、总结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发现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低下以及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紊乱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最大困难。而职业技术教育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对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加的密切,而经济发展又为增加就业机会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因此,统筹发展协调的职业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职业教育社会环境,是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