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萧 青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图为台湾一对新人的“文定”礼。
台湾云林县前县长张荣味日前为小女儿办“文定”(订婚)婚宴,云集了包括马英九、王金平、吴敦义等在内的众多岛内政商界名流,也引发了大陆民众对台湾婚姻习俗的好奇。
对台湾传统文化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虽然民进党等绿营人士叫嚣“台独”,动辄就说“台湾人不是中国人”,但实际上几乎绝大多数重视传承的台湾人(泛指闽南人)结婚与死亡时,都会依循大陆的古礼,尤其在很多台湾人的墓碑上,都刻着大陆家乡的“堂号”,而关于婚嫁的“文定”习俗更是传自中原古礼。“文定”一般由女方家操办,主要是宴请女方家的亲朋好友。“文定”一般都在酒店举行,宴请8桌或12桌,其中一桌是给男方父母及亲戚的,仅此一桌,而这一桌的费用须由男方来付,也就是在宴请结束后得留下红包钱,称为“压桌”。“文定”这天,酒店用气球将宴请厅布置得非常喜庆,随着阵阵的爆竹声,宴请开始,准新娘换上另一套色彩鲜艳的礼服和准新郎一一给宾客敬酒。宴席结束后,女方还得给每位来宾分发由男方献上的喜饼。由于“文定”是由女方举办的,准新娘就成了主角,这一天是她最为风光的时刻。在台湾,政要或富商家的“文定”通常都是一派政商云集的场景,俨然是一个展示形象和交际的宴会,2008年7月台湾科技首富郭台铭的“文定”宴会曾轰动一时。
中国古籍上对于男女订婚、结婚的礼节规定得很清楚,必须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过程,所谓“纳采”就是纳雁以为采择之礼;“问名”就是问女生之母名氏,将归而筮之也;“纳吉”是得吉而纳之女家;“纳征”:征,证也,纳币以为婚姻之证;“请期”:谓请婚姻之期日也;“亲迎”:即娶亲婚婿往女家亲而迎之也。台湾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自由恋爱结婚,但至少有1/3的年轻人在结婚、订婚时,还是依照“六礼”程序进行,其中尤其是客家人更遵行古礼。他们的婚娶方式仍以聘娶为主,聘的主要条件有三:一是须有媒妁之言;二是须有父母之命;三是须有聘约。客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抄有注明礼仪的小册子——《家礼便书》、《家礼便册》或《家礼便览》。此外,客家人的六礼还指订婚及结婚当天,男方给女方工作人员的红包——共有厨仪、携仪、簪仪、捧茶仪、捧菜仪、盥洗仪等6个。
一般闽南人在“文定”时也都需要类似“六礼”的程序,但他们尤其重视媒人的功能,就算自由恋爱也不可少了媒人这个角色,而且当男女决定结婚后,一定要由男方家长出面,媒人或介绍人两头撮合,待男女双方皆认可后,即交换八字,由媒人向双方约定日子相亲。相亲当日媒人陪同男方亲友数人前往女家,共商聘金、聘礼、喜饼等细节,并择吉日下聘。闽南人在“文定”时,男女双方都得准备各项礼物,男方的聘礼不仅代表了男方家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数都添置得风光体面。聘礼可分为简单的6件礼或讲究的12件礼,多寡则最好依双方的意见及预算做安排,于“文定”当天置放于办盘上送至女方家,办盘数量则应以偶数为佳(2或6)。6礼当中一定要有“合仔饼”、“聘金、金饰、布料”、“米、糖仔路、福圆”、“礼香炮烛”。除了6礼外,较讲究的男方,还会准备共达12件的礼品,如:四色糖,即冬瓜糖、巧克力糖、冰糖及桎饼,象征新人甜甜蜜蜜、白头偕老。面线,象征“美满姻缘一线牵”。猪脚,近来大都以西式火腿代替,女方只能收一半馈赠前来参加婚礼的女方亲友,其余由男方带回。阉鸡、母鸭:表示姻缘美满,女方应退回一半。酒:冬天用绍兴,夏天则可用啤酒,准备1—2打,代表全年平安顺遂。其他礼品还有如鲜花、罐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