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京平
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信息化是未来社会的根本特征。网络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都是在同一教室内进行面对面的教与学;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则打破了这一传统模式,创建了空问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和教师课堂内的教与学以及课外讨论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空间。它解脱了同一地点内教与学的束缚,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能使学生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历史的丛林中进行真情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体验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运用网络信息进行历史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少思维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容易养成思维惰性。以致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叶圣陶说过:“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网络环境下的历史教学,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宰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个人的自主学习,小组的合作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2.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充分开放
中学阶段。学生的理论思维开始形成,他们能够尝试利用各种材料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因而。中学历史教学就应该给学生创设思考的空间。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为中学生提供了开放性的学习资源,鼓励学生对一些尚无定论的问题进行讨论,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学过程也由传统的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转变为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以探究质疑、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等开放式教学为基本形式。这样,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扩大了视野,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3.学生探究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历史的多姿多彩,为学生提供了极其宽广的探究天地和思维空间。历史探究性学习不是把学生当作被动的接受器,而是把学生当作主动参与知识获取过程的人,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内容以教材为依据,要求学生自己组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小组、分专题进行,再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比较、筛选、分析、归纳,以网页的形式完成。在此过程中,培养了他们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获得的不仅仅是对历史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历史的情感体验,做到了以史为鉴,学有所得。
●运用网络进行历史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
尽管网络教学有诸多优势,但并非用了现代化手段就能保证教学的成功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网络进行历史教学,同样遇到了一些问题。
1.网络的自主性很大,内容纷繁芜杂,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容易被精彩纷呈的内容所干扰而分散学习精力。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对学生自控性的要求更高,否则会出现上网玩游戏、上网聊天等不良现象。
2.学生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学的模式,以听教师的讲解为主,因此,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另外,在网络课堂上如何更好地合理安排时间。这也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的问题,这与网络资源和教师的准备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不仅需要教师对历史学科有宏观的掌握,而且要熟悉网络环境下如何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结合起来,这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
4.正确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需要而定,否则易造成为多媒体教学而教学,形成教师、学生围着软件转的被动局面。一堂历史课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不要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善,而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理解历史知识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上,目的是使学生更为主动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果,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
5.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不应被忽视。如果应用不当,同样会产生负面影响。如过多使用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只能使学生眼花缭乱,而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另外,所选资料要服务于教学,应分清主次,否则会得不偿失。
实现网络教育资源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对发展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强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举措。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激发主体潜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历史,使历史课魅力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