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心
●文题导引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趋于多元化,具体说来:
一、命题样式多样化。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足鼎立;有材料提示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倍受青睐;纯材料作文因为审题难度较大,中考很少考查。
二、考查内容涉及面广。常考内容有自我成长体验类,倾吐自我情感类,社会生活与感悟类,哲思类,现实热点类等等。
今天,我们这个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属于中考热点,从内容上说,属于倾吐情感类。比如近年考到的全命题作文《大爱无声》《家》《温暖的时刻》《那一幕,我难以忘怀》,半命题作文《______的微笑》《我依然_______》《_______的肩膀》《有时,我也想_______》《我懂得了_______》,话题作文“手”“呼唤”。这些命题很适合写亲情类文章,从心上写文,往往是感人的。心就是魂,在“灵魂”深处闹革命,常能掀起阅卷者感情的涟漪,同学们不妨一试。
●题目展示
材料1:古语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材料2:北川,2008年5月14日,在父母身下与死神抗争四十多小时后,三岁的小女孩宋欣宜终于获救,救援人员喂她喝牛奶。她的父母在活着的时候,以脆弱的身躯拼死保护着她,直到双双逝去,还保持着那种姿势。亲情,是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是亲情的呵护,伴我们走过天真的童年,带我们穿越霜冷长河,让我们健康地茁壮成长,引我们走进梦想天堂……
请以“亲情”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技法点拨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的丝绸,细腻光滑……”的确,亲情伟大而恒久。但是,写作亲情类文章,学生却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有一种“爱你在心口难开”“笔上难写心上情”的无奈,下面提供几种方法供大家参考。
1.写真人真事,亲身经历。
白居易曾经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冰心奶奶也曾经说过:“你的感情只要有一点儿不真实,读者一下子就会念得出来。”所以说,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千万不能为了拿高分让父母在文中双亡,亲情来不得半点虚假,情感决不能被编造所代替。
2.寄情于物,化虚为实。
因为亲情是抽象的东西,写作时我们可以化虚为实,以物为载体,寄托难以直接抒发表达的情感。比如朱自清寄托父子情于“背影”,鲁田寄托父爱于“木屐”,席慕容寄托祖孙情于“外婆的鞋子”,史铁生寄托母子情于“合欢树”。当然可以寄托亲情的东西很多,可以是一袋橘子、一封来信、一树花开、一把霉干菜、一次微笑、一个眼神……
3.写活细节,彰显品格。
“于细微处见真情”,最典型的莫过于朱自清的《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一系列艰难的动作,更能体现出深深的父爱。
4.突出反差,写出转变。
毕淑敏曾经说过:“有些事在我们年轻时候无法懂得,可当我们懂得时,已不再年轻,我也常后悔,后悔沉浸于同龄人的欢乐却忽略了母亲那感人至深的爱,后悔总是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和母亲大吵大闹,而每一次她都像一个犯错的孩子,我看到她眼里委屈的泪,她却从不骂我怪我……”的确,父母深深地爱着孩子,而孩子却常常不理解父母,这是一种爱的反差。有的孩子终于读懂了父母,用真挚的文字表达了理解与悔恨,写出了真情实感。
5.运用描写,生动形象。
文章要写得生动感人,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学会运用描写这种表达方式,要学会综合运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环境、细节描写等来写人记事,传情达意。同时,还可以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如比喻、排比、拟人、引用等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还可以穿插些适当的环境描写来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
母亲的手
李雷
生命中最美好的景致有时并不是用浓墨重彩描绘而成的,它也许只具有一个淡淡的印记,但它却深藏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地方,裹在层层重负之下;它会与生命同在,一旦触动了它的密码,便会潮水般涌出来,让你回味,让你感动,让你久久难以释怀……
求学在外,久未回家,忘记了给母亲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星期天,母亲便跑来看我。
远远地听到有人在喊我名字,转身寻找,发现拥挤的人群中有一个身影向我招手——是母亲!母亲正一手招呼我,一手提着许多包裹努力向我这边挤过来,我赶忙迎上去,“妈,这么远,你怎么来了呀?”“哎,没事,过来瞅瞅你!”脸上是那份疲惫掩饰不住的喜悦。
低头看到了母亲吃力地提着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包裹,我说:“妈,我帮你拿吧!”伸手过去,在我想用力接过来时,发现竟是那么地重!“没事,没事,我拿着吧,不重!”母亲赶紧拒绝。我把另一只手也伸过去抓住那些包裹,“还是我拿吧,妈!”我笑着对母亲说。母亲还想说些什么,突然,我发觉手碰了一块硬硬的东西,低头看去,我呆住了——那竟是母亲的手!
那是怎样的一双手啊!大冬天,没带手套,被冻得发紫了,一根根突出的血管在手背上恣意地交错着,上面爬满了开裂的血纹,手指间的关节处要粗出许多,手掌上面是厚厚的一层老茧!
不是呀!这不是属于我母亲的手啊!
曾几何时,是这双手轻轻地抚过我的头,柔柔地拍着我入睡,那时,它是那样地细腻!
曾几何时,是这双手为我赶走蚊蝇,为我压好被角,那时,它是那样地轻柔!
曾几何时,是这双手给我做可口的饭菜,给我缝补衣服,那时,它是那样地灵巧!
……
渐渐地,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突然间,我发现,母亲的手应该是美的啊!
因为,那是一种剥去世间浮华之后的纯粹的美;是一种洗去世间污秽之后的圣洁的美;那是一种伟大的爱的美,是一种无上的质的美啊!我紧紧地握住了那双属于我母亲的手!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觉不出对它的依恋;只有离开了,只有离开久远了,那份思念才会渐渐浓烈,那份真情才会渐渐真切,那份爱恋才会渐渐显露出来……
一朵花,采了许久,枯萎了也舍不得丢。
一句话,憋了许久,分别了也说不出口。
一种爱,藏了许久,发现了,泪却止不住地流……
【名师评析】
文章以短小的篇幅,抒写了对伟大母爱的感激、感恩和感动。这是一种真情,发自肺腑,洗尽浮华;这是一种深情,源于内心,历久弥新;这是一种纯情,晶莹无瑕,至善至美。
文中细节的刻画精炼、典型而又传神,看似平淡的记述,实为真情的写照,颇得朱自清先生名篇《背影》之神妙,其根本都源自于生活的真实。
表达方式运用自如,全文结构浑然天成。议论开头引出下文,描写细节铺垫张本,叙议结合深化主旨,抒情作结意味隽永。
语言精练,内涵丰赡,更像一首抒情散文诗。排比的恰当运用,既节省笔墨,增强了抒情性和感染力,更增添了文采。
转过身来爱你
陈扬
什么时候,我才能一改往日头也不回的倔强,什么时候,我才会心甘情愿地转过身来,对背后的你,坦诚的说出我最真实的爱。
——题记
忘记是哪一天晚上我和母亲一起睡觉,当时她躺在我的右边,呼吸深沉而又稳妥。静静的夜里,星光透过窗帘明明灭灭。黑暗中我摸索着找到她的手,轻轻放在手心,一根指头一根指头地抚摸过去。像什么呢?像一节节的竹子,关节粗大;像西北的荒原,粗糙而又厚实。不是应该如流水么?不是应该如丝绸么?
后来,后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难过地哭了。没有铺天盖地的哀伤与绝望,只是突然间难过地想要从小到大重新过一遍,然后,然后对她好点。
想到20年前这双手还如葱般光洁,想到如今这一根根指头已经变了形、走了样,到处都是扎人的刺,想到这个女人在这小小的厨房与屋子里旋转了20年,想到她把韶华交给了我,把美丽交给了我,想到从今往后母亲的手只能放在我这里让我来牵着她引着她,即便带错了路吃很多苦也不在乎,想到如果真的有一天我的面前是一片苦海她也会毫不犹豫头也不回地陪我跳下去,想到那些个岁月她牵着我护着我让我学会走路学会成长不受伤……
想到这些之后,我是真的心疼地哭了。母亲不会知道,那个夜晚,她的女儿躲在被子里轻轻地抽泣了许久。
原来,这么多年,有了心事第一个想要告诉的人是你;每次发生争执,发完脾气丢在身后的是你;每一次耐心又小心地规劝,而倔强的我转身就走,被晾在背后的,还是你。为什么我不懂得,不懂得这些:一个母亲最平凡也是最伟大的爱,是最广阔无垠的包容。为什么幼稚的我非但不懂得,还要往那伤口上撒一把盐呢?每一次被我抛弃在身后,是你突然溢满泪水的眼眶,是你刹那间衰老了的容颜,还有一颗千疮百孔却依旧为我鲜活跳动的心。
母亲,是我不好,女儿错了。其实,每一次绝情地离开的时候,我也会突然涌出热泪;其实,有些台词在我心中已默默练习了好些年,到如今,便也化作两行清泪,在你清澈的目光之下,流了个痛痛快快。
母亲,这个在我背后无声爱我这么些年的人,现如今,也该让我转过身来,好好爱她了。我的身上流着她的骨血,我懂得了我们之间的爱,就如同相信夜幕给我宁静,阳光给我温暖,相信这个世上我们最亲的人是彼此而非别人,相信牵了她的手,闭着眼睛走也不会迷路。我爱她。
【名师评析】
本文写作手法别具一格:第一,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抒怀,自然地披露心迹,写出了自己的悔恨,母亲的无私。第二,运用了反差手法,凸显了母亲的平凡而伟大,而今“我”的转变与自责。母亲无悔地付出,默默地忍受,无限的包容;母亲曾经的美丽,如今的衰老;我过去的执拗,无知地倔强。第三,一人称、二人称、三人称交互使用,灵活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