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星宇
2008年10月21日-24日,在由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华语传媒研究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暨南大学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联合主办的“北美新移民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我有幸对旅美作家、华文网络文学的先驱之一少君先生就“新移民和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进行访谈。
一、新移民创造了华文网络文学
问:北美拥有全球最领先的网络技术优势,又聚集了大量优秀的华人新移民,这里的华文网络文学创作是全球华文网络文学创作的发源地。那么,是不是新移民创造了华文网络文学?
答:这一点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华文网络文学在海外兴起和繁荣之时,大陆和台湾还没有网络。
虽然说华文网络文学起始于1988年,但在1991年之前,我们使用的是UNIX网络运行系统,这个网络系统不支持汉字输入、传输和显示,当时我们的华文写作费尽周折。首先,需要用中文软件先在DOS系统中(WINDOWS的前身)写出来,然后用Uudecode对文章进行编码,再以SMTP(电子邮件前身)方式把这个文件传输给各个接收者的地址;收到文件的人,首先用Uudecode解码,再下载到自己的电脑里才能阅读。早期甚至不能直接阅读,要打印出来才能看见中文文章。整个过程要经过输入、编码、存储、传送、解码、打印、阅读等步骤,前后要在不同系统上跑好几个电脑程序才能完成,但即便是这样,仍难免出现乱码现象,以致最后不能阅读。这是因为,当时在这个系统里畅通无阻的电脑文件是ASCII(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编码),被称之为“美标”。美标规定用从0到127的128个数字来代表信息的规范编码,汉语编码需要更多的数字代表信息的规范编码,因此“美标”只能用来编写英文字母和常用符号,不能编写汉语。所以,当时在UNIX系统里是不能进行汉字书写和阅读,也不能传输中文文件的。
新移民开发的汉字处理软件和HZ(汉码)的编码法解决了在UNIX网络系统里汉字输入、传输和显示的问题。我用的第一个汉字处理软件是严永欣开发的“下里巴人”。严永欣是中国科大1977级近代物理系毕业生,又是80年代中期到美国RICE大学读计算机专业的留学生,后来留在美国工作和生活,属于新移民。同时期也有别的软件,IBM公司和王安电脑公司都投入数百万美金研发汉字处理软件,这些软件通常需要敲很多键才能输出一个汉字,使用太复杂,所以没能推广。“下里巴人”内存很小,传输和安装都很方便,功能又齐备,可以快捷地书写中文内容,通常打一至四个键就可以输出一个中文字了,而且,严永新免费发送给大家,大家又都免费互相传送。所以,80年代末到1994年之前,大多数旅美留学生都在用“下里巴人”进行华文网络写作,以此解决了UNIX系统里不能进行汉字书写和阅读的问题。而同样是来自大陆的留学生魏亚桂、黎广祥、李枫峰等人,于1989年开发出了输入和显示HZ码的汉字处理软件ZWDOS第一版,成功地解决了汉字在互联网上的传输问题。
这些早期华文网络技术的开拓者,都与华文网络杂志有着密切的联系:全球第一个华文网络杂志《华夏文摘》不但是他们发明的各种中文软件的实验田,严永欣、倪鸿波和魏亚桂还是《华夏文摘》技术支持的义工,魏亚桂还担任过《华夏文摘》母网CND的第二任总编,并于1992年6月在Usenet上建立了一个华文新闻组Alt.Chinese.Text,即后来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的ACT。
总之,是新移民创造了第一个广泛使用的汉字处理系统和用以传输的汉码,实现了华文网络文学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并且建立了第一个华文网站,组织创作、编辑、发送了第一批华文作品,所以我说是新移民创造了华文网络文学。
二、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三个分期
问: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发展已经20多年了,您是北美第一代网络写作人的代表,并且从80年代后期至今笔耕不辍,既是元老又是生力军。那么,您能详细说明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发展情况吗?
答:就作者来说,北美第一批在网络上创作文学作品的人现在剩下的不多,原因有几个:一是因为早期的留学生,特别是80年代的这一批公派留学生,按国家规定是35岁以上、已婚、党员才可以出国,所以到现在他们的年岁已经很大了;二是因为早期的留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理工科学生,他们中间对文学有持久兴趣的比较少;三是当时这批人网络写作是因为新环境的变化和刺激,有很多情绪要发泄和表达。日子久了,生活惯了也就没有什么想写的了。我始终坚持写作,一是因为我在早期留学生中算比较年轻的,二是因为我本来爱好文学,虽然学的是物理和经济,但一直怀着一颗文心,三是我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相对比较顺利,较有闲情逸致写些东西,四是我的网络文学作品能被两岸三地的出版社出版,让我觉得有写下去的乐趣。
就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本身来说,按网络运行系统的不同和传播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8到1992年,使用UNIX网络运行系统,我们在个人电脑的DOS系统里用“下里巴人”、“南极星”等汉字处理系统创作。1991年全球第一家华文电子周刊《华夏文摘》在这个系统上诞生。这份周刊的编辑主体是分布美国各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从祖国及海外的中文报刊及大量来稿中精选佳作,通过网络传送到全球订户,《华夏文摘》1991年第4期发表我创作的《奋斗与平等》,据说是目前能找到的第一篇华文网络小说,但我相信比这篇早的网络小说肯定还有。1992年底ACT(国际网络中最早采用华文张贴的新闻组之一)也是在UNIX上诞生,网络作品借网络平台在留学生和华人社会广为传播。
第二个阶段,1993年底到1996年,进入万维网(www)运行系统阶段。这时各种各样的中文操作系统涌现出来,我们可以直接在网络上输入和阅读汉字了,华文电子刊物如雨后春笋,只要有中国留学生的高校、机构、甚至社区都创办了自己的华文网络杂志,比如《新语丝》、《花招》、《枫华园》、《橄榄树》、《威斯康星大学通讯》、《布法罗人》、《未名》……多得难以计数,那时的创作很活跃,佳作频出,可以说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黄金时代。
第三个阶段,1997年底至今,华文网络开始延伸到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1996年台湾地区网络文学开始蓬勃发展 ,文学网络杂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1997年美籍华裔朱威廉回中国创办了中文原创网站“榕树下”,带动中国大陆网络文学迅猛发展。由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华文网站巨大的聚焦力和数量众多的网民追捧,北美华文网络写作开始流向这些网站,北美区域的网络文学呈现出以兴趣为聚焦点的圈子创作状态。
三、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精英文学
问:北美新移民原是中国的技术、文化、知识精英,你们在网络平台上创作华文文学作品,网络平台的开放性使文学创作通俗化、大众化和市民化。中国文坛素有精英文学和市民文学之别,那么,您怎么定位新移民的网络文学创作?
答:我认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精英文学。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0年期间到美国的新移民是来自中国很优秀的一批人。80年代到美国的绝大多数是技术精英,90年代后更为广泛的技术、知识、文化精英都来到美国,都算是有学院背景的知识阶层。我们大部分是理工科出身,所以我们的文学创作不能称为专业,但是绝不流俗;因为我们的创作动机、网络媒介的特点和网络读者的阅读习惯,使我们的创作很少出现长篇巨作,但不乏珠玑之篇,而且充满了校园文化气息和知识阶层的生活气息,和所谓的市民文学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另外,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新移民文学的主流。我曾说过,在近代人类发展过程中,几乎每个世纪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科技进步,产生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革。18世纪末的蒸气机发明,推动了19世纪工业的飞速发展;19世纪末汽车的发明,带来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20世纪接近尾声时,网络正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场伟大变革。目前全世界每天上网阅读上亿人次,每天还以百万人次增长,其中,华文网络读者就有两亿人以上,网络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便捷最有效的传播媒体之一,它拥有任何一种平面媒体所无法达到的庞大的读者群。在北美地区,网络是华文文学创作传播的最佳途径,是华人知识分子阶层汲取中华文化、反馈世界的主要渠道,比如近20年来,在中国出版的北美华文文学作品总共也就三四百部,而且很多是自费出版的,读者极其有限,而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和阅读就难以计数了。
四、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拓宽了国内读者阅读视野和学界研究视野
问:您的人生阅历丰富,是一位功成身退的商人、学者和政府官员,也是一位著名作家.截至2008年底您已经出版近50本书了,仍关注网络文学创作。那么,您怎么看待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创作的意义?
答:首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拓宽了国内读者阅读视野和学界研究视野。因为我们的创作内容围绕着校园生活、异国生活,为当时的中国打开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如我的《人生自白》,闫真的《白雪红尘》,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等一批描写中国人在美国生活的作品,都是国内同胞通过国际网络先读到的,当时这些作品在国内读者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98年到2001年期间,我每天都会接到200到500封中国读者的来信,我想新移民华文网络文学的创作对当时国内同胞开拓视野的影响是很大的。另外,1998年10月中国作协召开的“北美华文作家作品研讨会”上,我详细介绍了北美网络文学的历史、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国内一些优秀作家和学者还好奇地询问我网络文学怎么创作、怎么计算稿酬等问题,那是中国学界第一次接触网络文学研究问题,后来开始陆续出现对网络文学的研究。
第二,网络文学创作对新移民在美国的生存发展也有积极意义。新移民在北美的网络文学创作不可能解决我们在美国的生存问题,我们写作一是有感而发,二是自娱自乐,三是传递信息,为经济、功名写作的情况极少。但是,网络给了我们这些非文学专业出身的人写作的机会和平台,一是让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把在异域生活的积郁发泄出来,并找到共鸣和安慰,让我们这一代新移民的抑郁症减少了很多,你看在网上能坚持写作的人身心都很健康;二是让北美华文作品进入中国主流文化视野。比如,国内的搜狐网、新浪网很早就制作了“少君”专辑,收集了我比较全的资料和作品,中国两岸三地的各种媒体和各国华文媒体也大量转载、连载我的作品,很多同胞阅读我的作品,使我进入读者、研究界和文化界的视野,拥有了大批读者。
第三,在讨论网络文学意义时,应该考虑到,目前网络文学与传统纸质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传播渠道不同,以网络为媒介的创作,决定了作品短小、真实、随意等特点,用传统的纸质文学理论标准来评审北美华文网络文学,会出现削足适履的问题,我想在东西方文化融合、消费时代、后现代的文化语境中来讨论新移民的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价值会更有意义。
五、“新移民”创作和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问:80年代,大量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至今,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这30年中国的发展变化,给你们的创作造成什么影响呢?
答:我们在海外的创作和祖国这3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有直接联系的。
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中国和美国的差距还很大,早期的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后经历了最初的震惊和兴奋后,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压力来自生存问题,也来自精神层面。这批留学生在国内大都是国家干部、技术精英,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成就,但是一到美国,我们成了一文不名的穷学生。当时美国人月均生活费2000-3000美金,我们一个中国留学生月生活费只有50-100美金,人生位置发生巨大落差,内心更多的是心酸、痛苦和挣扎。所以,80年代到90年代这个阶段,新移民创作最集中也是最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主题就是回忆故国的贫穷,对比美国的先进,文学色调比较灰暗、沉闷,如在网络上引起巨大关注的阿待的《古玩》、我的《康哥》、图雅的《小野太郎的月光》等大都是这类作品。
从90年代后期到2000年,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经过十年左右的重新奋斗,基本都完成了学业,在美国有了新的身份、新的工作和生活。安定下来了,大家开始有时间、精力和心情思考一些问题。所以这个阶段的创作主题突破了对故国的回忆,进入到对中国新移民更深层次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来美国?”就是一个特别集中的创作主题。陈燕妮的《遭遇美国》、程宝林的《美国戏台》、雷辛的《美国梦里》、李舫舫的《我俩的1993》、顾晓阳的《洛杉矶蜂鸟》、阿城的《秋天》、薛海翔的《早安,美利坚》,刘荒田的《纽约的魅力》都是关于这一主题的作品。
2001年后,尤其是中国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后,城乡建设飞速发展,国内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已经入籍的美籍华人陆续回国创业。很多已经移民美国的中国人家庭面对祖国的机遇,男方很多选择回国,创立自己的事业,享受海归的优越性:源源不断的金钱和常换常新的艳遇,女方则很多选择留在美国继续过安稳、宁静但孤独的生活。一大批中国移民家庭出现了分离和精神困境,北美华文网络创作中涌现出一大批表现美国华人生活主题的作品,如孙博的《回流》、易丹的《天路历程》等。
2005年之后,中美生活差距越来越小,中美之间的交流和交往越来越便捷、频繁,新移民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广阔,我们对北美的了解、对自身的探究和思考越来越多,涌现出许多表现中西方交流、文化融合的作品,如张翎的《交错的彼岸》、施雨的《纽约情人》、李彦的《嫁得西风》等。同时,越来越多描写行走的文学作品出现,即所谓的游记类作品,如林达给《三联周刊》、陈瑞琳的《走天涯》和我的《凤凰城闲话》、《阅读成都》等。这些作品都从网上跳跃到传统的纸质出版,使北美网络文学和新移民文学进入中国主流阅读视野,拥有了自己的读者群,使我们的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我们的创作是为自己写,写着玩,是很私人化的语言和思路。而现在,我们会多多少少考虑到读者的感受,考虑到我的文字的可读性。比如以前我写散文都是小我的抒情,但是我的作品进入中国大陆读者圈之后,我进入了大散文阶段,描写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市井生活,不像传统散文那样重感悟,不停留于个人的感受,而延伸到对一个城市的精神体验和认知,这些作品很受读者欢迎。最近国内一家著名出版社和我签约,要求我2009年创作的前十本书都由他们出版。
六、网络文学作品越接近传统,越占尽先机
问:北美新移民文学有网络文学,也有纸质文学,这些年,一些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您的《少年偷渡犯》也被国内一家影视公司改编并拍成电影。您能说说北美华文网络文学和纸质文学、影视文学有什么不同和联系吗?
答:首先,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是新移民文学的主流。我在前面说过,在北美,近20年出版的华文文学作品不到400部,很多属于私人出版,读者有限。华人要书写和阅读华文文学作品绝大多数都是通过网络,仅《华夏文摘》一天的点击量就有几万人,其他各种网络文学的创作量和阅读量就更大了。
第二,我不认为北美有华文影视文学。有些北美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如《不见不散》,《少女小渔》、《北京人在纽约》等,但北美作家只是创作文学作品而极少创作剧本,比如我的《少年偷渡犯》被国内一个影视公司买去改编拍电影,请我作编剧,我拒绝了,因为文学作品创作与电影剧本创作完全不同。除严歌苓外,很少有北美华文作家同时写剧本,作品数量还不能支持北美华文影视文学的提法。
第三,与纸质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占尽了媒介传播的先机。比如,王蒙的纸质文学作品算是很好的书,但能出版多少册?而网络作家慕容雪村的《成都请将我遗忘》,在网络引起轰动后,出版首印就是15万册,还有很多再版、盗版,在网络上的阅读量难以计算,这是传统的纸质文学难以企及的。但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还是和纸质出版密切相关。中国13亿人,只有一亿人能经常上网,12亿人还是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体获取信息。所以被誉为北美华文网络文学“教父”的图雅,他的作品如果没有出版,中国大陆的读者可能永远不会知道他的创作。但我们也必须直面目前北美华文网络文学的困境:一是因为读者还是习惯阅读纸质作品;二是因为网络技术瓶颈,很多开发性功能未能实现和普及;三是文学理论还停留在传统纸质文学层面,导致具有网络文学特色的作品,如接龙写作、多头多尾写作等先锋作品都没有成为被读者广为认可的精品,而是叙事手法、表现形式、内容主题等越接近传统纸质文学的网络文学作品越有生命力,越容易引起读者轰动,越容易被公众接受,比如图雅的作品和王小波的作品就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创作于网上还是纸媒的区别罢了,而周洁茹的《小妖的网》用比较先锋的手法描写网络生活,曾在网络红极一时,但现在很少有人阅读了。所以,在网络平台创作的那些越接近传统阅读习惯的网络文学作品,越容易迅速传播,越体现网络先锋性的网络文学作品,越难被传播和接受。我感觉认为,无论是北美华文网络文学还是北美华文纸质文学,在经历了自娱自乐和先锋试验后都在回归,回归到读者的阅读惯性和文化需要,就像各自分流的江水,最后都会汇聚于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