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韦庄广明元年底至中和三年春的行迹

2009-12-01 02:43曹丽芳
古典文学知识 2009年4期
关键词:韦庄云阳中和

曹丽芳

自广明元年(880)底至中和三年(883)春这段时间韦庄的行踪,因为与《秦妇吟》的研究关系至为密切,所以一直是韦庄生平研究中的热点,许多学者曾致力于此,结论也越来越明晰,但尚有一些细节问题可以推敲。本文谨就有代表性的各家意见作些辨析和补正的工作。

夏承焘先生《唐宋词人年谱•韦端己年谱》对韦庄在此段时间内的行踪勾勒如下:广明元年,在长安应举。十二月,黄巢入长安,陷兵中,与弟妹相失。中和元年(881),兵中遇弟妹。中和二年(882)春,离长安,居洛阳。中和三年春,在洛阳,作《秦妇吟》。四月前,游江南,献诗于镇海军节度使周宝,此后三年在江南为周宝幕僚。(夏承焘《唐宋词人年谱》修订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傅璇琮先生主编《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晚唐卷》与此大致相同。

对此段行踪考察最详的是黄永年先生的《韦庄在广明元年至中和三年的行迹》,该文认为黄巢军于广明元年十二月五日入长安时,韦庄在长安城中,次日清晨逃至南山。不久又回到城中,至中和元年四月,官军王处存、唐弘夫反扑长安为黄巢歼灭时,韦庄尚在长安城中。战役之后的五六月间,韦庄回到虢州旧居,与弟妹相逢。八月,韦庄自虢州东行入黄河至孟津,随后到洛阳,计划走汴宋路赴江南。由于发生时溥乱事和徐泗兵争而导致汴路受阻,只好在此停留。中和二年年底以前离开洛阳,改走商南道去江南,中和三年的新正日正在商南道中,三月,到达江南。(黄永年《文史探微》,中华书局2000年版)

聂安福先生《韦庄集笺注•附录六:韦庄年谱简编》提出新见,认为广明元年底,黄巢军克长安时,韦庄避难山中。中和元年至二年秋,被困长安。秋后绕道云阳,约年末至虢州。中和三年的新正日,因访友往商南,后至洛阳,春夏间赴浙西。(聂安福《韦庄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综观上述各家意见,有以下几点可以取得共识:一、广明元年韦庄在长安应举,黄巢军入城时,他曾避乱于山中;二、中和元年四月之前,韦庄在长安;三、中和三年春夏间,韦庄到达江南,依镇海军节度使周宝。不能统一的是以下几个问题:一、韦庄什么时候离开长安?夏承焘先生认为是中和二年春,黄永年先生认为是中和元年的五六月间,聂安福先生则认为是中和二年的秋天;二、韦庄离开长安后去了何处?夏先生认为直奔洛阳,黄先生认为回到了虢州旧居,聂先生认为先到云阳,再到虢州;三、何时到达洛阳?夏先生认为是中和二年春,黄先生认为是中和元年八月;聂先生认为是中和三年的新春。现对后面三个各家意见不一的问题试作辨析解答,主要依据依然是现存十卷本的《浣花集》。

关于广明乱后,韦庄何时离开长安的问题。夏承焘先生定于中和二年春,理由是:

《集》四《江上逢史馆李学士》云:“前年分袂陕城西。”又《全唐诗》端己诗补遗有《江上别李秀才》云:“前年相送灞陵春,今日天涯共避秦。”二诗皆明年癸卯作,见明年《谱》。则离长安,必在本年春间也。

黄永年先生认为《江上别李秀才》不能确定为中和三年所作,而“前年”的用法在当时也很宽泛,不一定确指“去年”,夏先生定韦庄离长安的时间很难成立。而“《浣花集》卷三‘时大驾在蜀,巢寇未平,洛中寓居作(首篇《洛阳吟》题下自注)中倒有多数诗篇可证实韦庄之离长安绝不在中和二年春日”。黄先生所举诗篇都是春日之作,且认为这组诗都作于洛阳,此“春日”既非中和元年之春日,也非三年之春日,只能是中和二年之春,故定韦庄于中和二年春已在洛阳。而其离开长安的时间,则据《浣花集》卷二《思归》一诗定为中和元年四月。

聂安福先生在《浣花集》卷二《重围中逢萧校书》的笺注中说:“据《资治通鉴》卷二五四载……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军入京,僖宗西幸,致兴元,‘诏诸道各出全军收复京师。故本诗所言征西将‘戍洛阳当始自中和元年(如崔致远《桂苑笔耕集》卷十一《答襄阳郄将军书》作于中和二年七月四日,淮南节度使、诸道行营兵马都统高骈自述‘某自去年春知寇侵秦甸,帝幸蜀川,欲会兵于大梁,遂传檄于外镇,练成军伍,选定行期)。而曰‘年年,当非中和元年所作。考庄中和三年初已逃出长安,本诗题云‘重围中,当作于中和二年。”

今按:韦庄中和二年秋还在长安城中,约于秋冬之际离长安到洛阳,夏谱、黄先生之说均不确。夏谱之误,黄先生已辨。而黄先生所举诸春日诗篇,如《立春》、《春早》、《北原闲眺》、《中渡晚眺》、《寄园林主人》、《对梨华赠皇甫秀才》、《和元秀才别业书事》等,虽然均作于洛阳,但并无一首明确表示作于何年之春季。黄先生认定其作于中和二年的春季,前提是认为韦庄于中和二年年底已离开洛阳,绕道商南转赴润州,中和三年春已不在洛阳,依据则是《浣花集》卷三《新正日商南道中作寄李明府》。而此诗为韦庄洛中寓居时的访友之作,道经商南并非前往润州,聂安福《韦庄集笺注》辨之甚详至确,兹不赘引。韦庄离洛阳赴江南的时间还是以夏先生《韦端己年谱》所定中和三年春夏间为是,则黄先生所引诸诗篇当是韦庄于中和三年春作于洛阳,不能证其于中和二年春就已离开长安到达洛阳。聂安福先生对《重围中逢萧校书》和《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的笺注和系年极为有理,二诗均作于中和二年秋季,时韦庄尚在长安城重围中。《浣花集》卷三有《颍阳县》、《题颍源庙》二诗。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五河南府辖下有颍阳县,登封县境内则有“少室山,在县西十里。高十六里,周回三十里,颍水源出焉”(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则韦庄此二诗,当作于到达洛阳以后。前诗中有“树老风声壮,山高腊候浓。雪多庭有鹿,县僻寺无钟”。后诗则云“微波乍向云根吐,去浪遥冲雪嶂横”,均为冬日年末景象,可证韦庄于中和二年冬季已抵洛阳。《浣花集》卷四《江上逢史馆李学士》也可参证,诗云:“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诗作于中和三年春末韦庄前往润州途中。据《元和郡县图志》,陕城属河南府陕州,“西至上都五百一十里,东至东都三百五十里”。诗云“前年”,则二人相别当是韦庄中和二年冬自长安往洛阳,途经陕州之时。

关于韦庄离开长安后,前往何处的问题。夏先生认为韦庄离开长安后直接去了洛阳,黄永年先生则认为此时韦庄家在虢州,离开长安后,回到了虢州的家里。聂安福先生认为中和二年秋后,韦庄绕道云阳,年末到虢州,新正日因访友往商南,后至洛阳。

笔者认为韦庄离长安后,先是回其鄠杜旧居,后直奔洛阳,没有材料可证他在中和二年秋冬之际曾到虢州或云阳。首先,韦庄此时家并不在虢州,据笔者考察,韦庄移居虢州的时间在咸通四年(863)到乾符四年(877)之间,至迟于乾符四年已迁回鄠杜旧居。(详笔者《韦庄移居虢州时间再考辨》,《文学遗产》2007年第1期)《辛丑年》“田园已没红尘里,弟妹相逢白刃间”中的“田园”就是指位于长安近郊的鄠杜旧居已遭受战争破坏,而非指虢州田园。作于中和三年春的《中渡晚眺》诗云:“家寄杜陵归不得,一回回首一潸然。”也可证黄巢乱时,韦庄家在杜陵而非虢州。黄先生所说韦庄从长安城中逃出回家是实,只是回到的是杜陵而非虢州。其次,聂先生“到云阳”之说的依据是《浣花集》卷二有《赠云阳县裴明府》,又据《资治通鉴》卷二五四、二五五载,中和二年四月,京西、渭北、兴平、渭桥、武功等地皆屯驻官军,“黄巢势已蹙,号令不出同、华”。时朱温据同州、李详据华州。九月,朱温举州降河中王重荣。“李详以重荣待温厚,亦欲归之,为监军所告。黄巢杀之,以其弟思邺为华州刺史。”十一月,“李详旧卒共逐黄思邺,推华阴镇遏使王遇为主,以华州降于王重荣。王铎承制以遇为刺史。”认为此诗是中和二年九十月间,韦庄盖因华州尚为巢军所据,故绕道云阳欲赴虢州。查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一《关内道•京兆府》:“云阳县,西南至府一百二十里。”同书卷六《河南道•虢州》:“西北至上都四百三十里。”同书卷二《关内道•华州》:“西至上都一百八十里……东至虢州二百二十里。”从地理上看,华州正介于云阳和虢州之间,从云阳赴虢州,并不能避开华州之乱,此说难以成立。云阳县离长安仅一百二十里路程,韦庄自广明元年十二月即在长安,一直到中和二年秋才离开,中间有将近两年的时间,极有可能在此期间去云阳访此裴明府。而《赠云阳县裴明府》诗中有句云:“已闻陈胜心降汉,谁谓田横国号齐。”聂先生笺注已揭明,前句是指王仙芝欲降唐之事,据《旧唐书•僖宗纪》,事在乾符五年(878)二月。后句是指黄巢建立大齐政权事,据《旧唐书•黄巢列传》载,广明元年十二月十三日,“贼巢僭位,国号大齐,年称金统”。诗中并提此二事,而不涉及中和元年春季官军反攻之事,此诗当作于黄巢建立政权后不久。末句云:“归来能作烟波伴,我有鱼舟在五溪。”五溪在今湖南辰溪县,韦庄于咸通三四年间南游荆湘时到过该地。大约此时韦庄还没有到洛阳的打算,而是想到南方避乱。所以,到云阳也就不是中和二年秋冬之际,诗人已决定前往洛阳时候之事了。据《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诗可知韦庄于中和二年的深秋尚在长安或鄠杜旧居,又据《颍阳县》和《题颍源庙》可知,韦庄于中和二年冬已到河南府的颍阳县,从时间上看来,诗人也不太可能从长安或鄠杜出发以后,又到其他地方停留,应该如夏承焘先生所言,直奔洛阳比较合理。

前面两个问题既明,则韦庄何时到达洛阳的问题也相应地有了答案。韦庄应该是中和二年的秋冬之际离开长安前往洛阳,途经陕州与史馆李学士相逢、相别,旋即到达洛阳,后定居于洛水北面的乡村,《浣花集》卷三的《洛北村居》即作于刚到洛北之时,同卷的《北原闲眺》也作于此地。大约年末又到洛阳以东的颍阳县、登封县出游,不久即返回,直到中和三年的春夏之际离洛南下,去润州依镇海军节度使周宝。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韦庄云阳中和
万物通心
“1+X”背景下无人机实训基地建设研究
他的心上,住着一座长安城
那个叫云阳的孩子
韦庄:回不去的才叫故乡
韦庄:花间词人的一世江南烟雨情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浅析中庸之道与中和之美
万山之王——云阳山
半碗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