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思考

2009-12-01 08:44章荣耀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激励性考试评价

章荣耀 刘 花

[编者按]考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回避不了的重要环节。有些老师常常把心思放在了琢磨考卷上,课堂成了考试的附庸。而手握试卷命题权的老师又能否有效地把握好这根指挥棒的导向作用,让它促进语文教学呢?其实,不仅是考试,语文教学的评价同样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从这一期开始,我们的“考试与评价”栏目,就开展“我看考试与评价”的争鸣活动,大家一起来谈谈自己对考试与评价的认识,也可以就当前考试与评价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一定的研讨。本期我们先推出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章荣耀、刘花老师的《对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思考》一文。文章对当前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了评价的“求真、尽善、唯美”三个境界,您也可以就此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总结评估。传统的语文教学将学习评价等同于纸笔测验,学生学习成效通过一张考卷评定。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够全面的,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应付考试,大大局限了学生的发展。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界上下对评价高度重视,掀起了改革的热潮,取得一定进步,但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

1. 评价目的模糊。评价的重要作用使得教师们牢牢把握住课堂内外时时、处处的评价机会,但是往往对于“为什么评价?”“为什么这样评价?”“本次评价究竟能促进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等有关评价目的关键问题却模糊不清。评价陷于盲目、随意的尴尬境地。

2. 评价方式单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一建议受到了教师们的拥护,但实践中却出现了激励性评价“一面倒”的现象,特别是在课堂上,“你真棒!”“说得真好!”“啪啪啪,啪啪啪,拍拍小手鼓励你”等表扬的声音不绝于耳,“小红旗”“五角星”“小红花”等表扬的形式琳琅满目。因此,在感慨老师们良苦用心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反问:究竟这种充斥于课堂的激励性评价有多少价值?曾有位老师课后走访学生,问“课上你被表扬了几次?”“3次。”“为什么受表扬?”“这个……”的确,激励性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良好效果,但是频繁机械地使用,只会导致学生对这种评价变得淡漠,激励性评价也会失去该有的效力。

3. 评价主体固定。为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获得稍许“话语权”,但学生评价往往流于形式,其实效性受到质疑。况且,学生可参与的评价内容较少,如学生大多只能在朗读、口头表达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或相互评价。大多数时候,学生的“声音”最终往往会被淹没,教师评价仍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上述现象,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客观原因。基于语文学科性质。语文素养内涵较广,学习评价既要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评价,又注重语文学习本身的评价,还要注重对相关的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情感体验、价值观念等等进行评价。评价内容过多,导致教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疏忽,导致盲目化、随意化、也影响了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实际参与。

其二,主观原因。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理念理解片面、狭隘。新课改鼓励教师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并不等于可以毫无原则地进行“赏识”“激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有正误、深浅之分,语言的积累也有多少之分,何况是在学习阶段,出现错误在情理之中。出现学生用词不当或理解有偏差等问题时,教师若不及时纠正,显然是违背新课改精神的。

诚然,当前学习评价存在一些问题,但并不影响我们继续探究的步伐。笔者认为,当前语文学习评价应试图达到以下三个境界。

一、 求真——追求评价的科学客观

评价的科学客观是所有学科评价所需遵循的基本原则。评价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对被评价者现实学习情况的反映,以便为其进一步学习提供反馈和导向。只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最真实地反映被评价者的学习现状。

1. 科学性。由于小学各年段目标有所差别,且学生在各个年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各异,因此科学的评价既要考虑知识学习目标,还要兼顾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如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起步阶段,虽然情绪自控能力已经增强,但尚不稳定。所以评价应以呵护其学习情感为主,鼓励式的评价较为恰当。高年级的学生求知欲更强,抽象性思维能力加强,且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可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客观性。在评价时,教师要善于扮演“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定”。既要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与进步,又要鲜明地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错误,让学生清醒、正确地认识自我,进而主动改进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发展。罗森塔尔效应表明:欣赏可以带来巨大的创造力,但欣赏也不是万能的,真诚、正确、客观、讲究策略的评价乃是对学生最好的尊重和爱护,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因此,一分为二、实事求是的评价,不仅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还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出努力的方向。

二、 尽善——体现评价的人文关怀

语文学习评价自然要关注“人”的存在,只有真正满足学生的内在发展需求,才能实现其激励功能。

1. 多种评价形式,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要通过学习评价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自由的发挥。语文学科实践性较强,且外延甚广,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学习评价大可丰富多彩,既可以为学生设计各种“表现”行为层面的评价形式,也可以为特长学生设立单项的测评方式。如课前的一分钟演讲满足学生口语表达的欲望,读书交流会、专题讨论会展示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课本剧的改编和表演满足学生再创造的愿望,手抄报的编排既可展示学生书写功底,更可提高其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多种形式的评价可为不同特长的学生开创一片天地。

2. 合理延迟评价,尊重学生的理解差异。学生由于所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思维方式等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当然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切不可过早地给予终结性评价,而应审时度势,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或者给予学生一个讨论的机会,调动其他学生参与评价的热情,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评、他评的能力。

三、 唯美——挖掘评价的审美情趣

语文的学科性质与美育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的语文教材,多选用文质兼美的文章,语言文字独特的魅力,文章内容深刻的内涵,给学生美的享受的同时,更陶冶了他们的情操。若语文学习评价过于机械、呆板,则会使这份美感大打折扣。相反,艺术化的评价则会成为滋润学生心灵土壤的雨露甘霖。

1. 情感先行,事半功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首先必须动情。评价情感成分的多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只有发自肺腑的评价,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2. 语言幽默,灵活多变。幽默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评价语言也应具有趣味盎然、幽默风趣的特色。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中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一段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微笑着悄悄地说:“噢,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孩子觉得老师善意的评价很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诙谐幽默的评价语言,不仅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他人的评价建议,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实现“以智慧启迪智慧”的目的。

总之,对于评价,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效果,更关注学习的情态动机和方式过程,它能对学习过程起到不断修正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让有效的评价成为诊断学生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更新自身评价观念,以真诚的评价态度,科学客观、生本化的评价原则来关照学习的过程,才能实现有效评价,最终实现“促成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景。

(作者单位:无锡师范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激励性考试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集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激励性语言运用的调查研究
激励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小学习作教学激励性评价的运用策略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依托激励性评价提高低学段口琴口头作业效度的实践研究
你考试焦虑吗?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