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片段及点评

2009-12-01 08:44周丽娟胡晓燕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09年9期
关键词:骨灰浪花语言文字

周丽娟(执教) 胡晓燕(点评)

[编者按]周丽娟,安徽省天长市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先后被评为天长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曾多次在区、市级的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2008年获全国课改实验区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

[片段1]

师:谁能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深深打动了你?

生:我从“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这句话中,感受到人们送别邓小平爷爷时,心情十分悲痛。

师:知道“呜咽”是什么意思吗?

生:低声抽泣。

师:(声音低沉地)低声抽泣,那是怎样的心痛啊!请读出你的感受。(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板书“呜咽痛悼”)大海会呜咽吗?寒风会痛悼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作者将大海、寒风拟人化了。

生:这样写更能衬托出人们内心的悲痛。

师:作者这是借景抒情哪!想象一下画面,谁再读读这句话?

(生想象朗读)

师:(出示)“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伴”字点红色)有人说这段话中的“伴”字,应换成提手旁的“拌”字,你认为呢?

生:我觉得不能换,这里的“伴”字是陪伴的意思,我从中读出了人们对邓小平爷爷敬仰和爱戴的美好情感。

生:鲜花代表人们的祝福,祝福他老人家一路走好,“伴”字表达了人们对邓小平爷爷的美好祝愿。

……

师:一个“伴”字使我们读懂了这么多,让我们再次将感受融入声音,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生有感情朗读)

[点评]教师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情出发,紧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进入语境,去感受、体味、领悟言语丰富的情感内涵,体悟“呜咽”“痛悼”等词语鲜活的生命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潜入文本深处,通过比较辨析,推敲“伴”与“拌”的不同,读懂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拟人的精妙。学生的思维因此受到拓展,认识更为深入。在此片段中,教师还顺势而导,引领学生关注“为什么要这样写”,给学生以有效的价值引领和人文点拨。学生真切体验语言内涵,文字背后的情感汩汩流进学生的心田,从而使有感情地朗读水到渠成,引发出令人心动的读书声。这里的情感体验,从语言文字中来——体验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去——通过朗读外化情感体验,从而生成了有效有度的语文课堂。

[片段2]

师:(出示)“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请把目光聚集在语言文字上,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生:这是排比句。

师:(板书4个“也许……”)排比句读起来情感愈发浓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自己先练一练。

(指名读,相机指导)

师:是啊,邓小平爷爷所做的一切人民不会忘记,当浪花把他的骨灰送往这些地方的时候,那里的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咱们分小组合作写一写。

(出示句式: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祖国人民会说________________。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港澳人民会说________________。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台湾同胞会说________________。

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世界人民会说________________。)

生1:祖国人民会说,您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使祖国经济不断壮大,更使我们的生活蒸蒸日上。虽然您离我们而去了,但您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里,我们永远怀念您!

生2:港澳人民会说,正是由于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我们才顺利地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结束了百年屈辱的历史,我们永远感谢您!

生3:台湾同胞会说,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能回到母亲的怀抱,祖国一定能够统一!您放心地走吧!

生4:世界人民会说,邓小平,您真了不起!您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让中国富强了起来,您的“一国两制”构想让香港、澳门回到了中国的怀抱。我们要向您学习!

……

(从四小组中分别选择一句,组成排比句,指名朗读)

师:你们道出了人们的心声,这哪里是在送别伟人,分明是在歌颂伟人啊!(板书:颂)此时此刻,我也很想和大家再读读这段文字。请大家合上书,让这么美的文字深深印在我们的心中。(齐背)

[点评]在这个片段中,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文本语言的精妙处,聚焦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上,揣摩“排比”的修辞方式,引领学生关注“怎么写的”,并探究迁移“我会怎么写”,使读写共融互促,此时的学生情动辞发。及时地练笔将个体解读、感悟与情感积淀下来,流淌笔尖,凝结成学生个性化的思想。学生在有效积累表达范式的同时,更深入地领悟了文本主旨。

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实践运用,即“知其意而得其用”。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阅历去理解、感悟文本,多角度、多层面体味、领悟文本,使其成为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在学生头脑和心灵里自然生成一种积极的濡染力量。本片段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扎实深入地学语习文,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使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让课堂充溢着浓郁芬芳的语文味儿。

(作者单位:安徽省天长市第一小学、

安徽省滁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骨灰浪花语言文字
奔跑的小浪花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送你一朵小浪花
浪花
浪花一朵朵
把骨灰埋在球场
盗窃、贬损骨灰入罪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