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明
【摘要】 从矿山企业成本管理日常活动出发,就成本管理的目的与思维理念、成本构成与管理重点、控制方式和分析方法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矿山企业;成本管理;建议
一、成本管理的目的与思维理念
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的目的在于挖掘企业潜力,降低产品成本,起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占有低产品成本优势,谁就占有市场先机。传统工业企业成本理念的主题是控制,即根据企业经营目标和产值利润目标要求,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事前预计,确定控制的标准,然后核算,对差异进行分析、考评,并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顺利实现。
其中经营决策者要求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多样性的,决不是简单的财务数据加减换算,也不是某个人或某机构的特权行为,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企业行为。现阶段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系统基本上还是服务于存货计价及收益确定目的的,缺乏经营控制内涵,忽略管理决策目的。
(一)矿山成本管理应突破财务会计功能化的局限
长期以来,在矿山企业经营管理中,由于经营决策国家指令化,成本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职责功能之一,表现在对日常财务数据的收集、整理,负责各种报表资料的报出和简单分析反映活动上,说到底也只是服务于各项成本费用的核算及报表损益确认目的。这种模式根本谈不上成本管理控制和决策功能的倾向,就算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也是十分有限。这种由于体制原因造成成本管理功能缺位的现象,在矿山企业存在普遍。
经过近些年来的体制转变,矿山企业在经营决策的自主能力有所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控制力度不断增强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为矿山企业更好地开展成本管理工作提供了必要前提。这些至少体现了我矿在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矿山人不断探讨尝试的决心和魄力。把成本管理从财务会计功能中突破出来,使其功能充分归位,已是开展矿山成本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才能使成本管理人员在更大空间中更积极主动地为经营决策者汇集、整理、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
(二)矿山企业成本管理是企业化全员行为
企业为了加强成本管理,一般在各生产车间、工段、班组都设置相应的成本责任者。以致许多人认为成本管理只是专设成本管理机构的个人或机构行为,认为成本好坏,只是财务人员账算得好坏的问题,是算出来和做出来的,这不得不说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企业成本形成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要素参与共同活动作用的结果。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所有影响者。企业成本管理对广大员工来说,并不是虚而远,不是事不关己而无所作为的东西。
二、矿山成本费用构成及管理重点
矿山企业,成本费用是指损益表中制造成本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之和,其中后三者也称期间费用。在产销比正常的情况下,成本费用构成往往是制造成本高,期间费用低,管理重点是制造成本。决策层注重对制造成本的控制,成本核算是否准确,成本考核指标是否落实,成本管理是否有效,成本降低机制是否形成,都是由制造成本管理状况决定。矿山企业制造成本高低或者说矿山制造成本控制好坏与否,就成了衡量企业成本管理工作是否成效的主要直观尺度。
(一)认清责任成本,把握好成本费用归属分配原则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企业各责任单位按其职责和控制范围的大小,可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一个责任中心如不能形成或不考核其收入,而着重考核其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这类中心,称为成本中心。从成本形态理论来看,按成本发生的时间范围和权利职责,可把成本划分为可控与不可控成本。其中可控成本指标,在考核成本中心业绩时更具有现实意义。
作为矿山企业的各大生产车间,是典型的成本中心,将各项直接材料和人工费用直接归属各项作业成本当中通常是比较容易的。将各种间接的制造费用归属分配起来,往往比较困难,特别是在矿山企业实际业务核算过程中,把企业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项目按某种比值系数归属到各家成本中心,从业绩控制与评价角度上讲,似乎有欠妥当。理应按责任基础和收益原则来归属分配,既可合理公正地考核各成本中心的成本控制业绩,也可避免相关部门的职责转嫁。对无法确定责任基础和收益基础的成本项目,可以归属到特定的责任中心。
(二)产品直接制造成本和间接期间成本费用管理同举并重
直接制造成本作为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重心,是由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决定的。但我们应该看到,矿山企业在产品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差异相比现代高新科技企业要小得多,对制造成本的影响更多的是取决于矿床赋存条件、矿石品位及材料备件、动力能源等资源消耗因素上,具有自然客观性和市场取向性特征。
有必要将间接成本费用及期间费用等非生产性支出上升到同等高度来加强控制管理。首先应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控制管理,特别是对矿山企业技改项目投资实行严格预算控制,减少资金上的占用费用;应提高对市场信息预测准确度,加强改善企业物流计划管理;培养合格的营销人员,积极开拓市场空间,疏通营销渠道,努力降低产品销售成本;其次要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范围,协调处理好企业与各级政府、当地居民的利益关系,避免各种隐性成本费用支出。
(三)制定合理公正的内部转移价格
矿山企业生产组织机构,按生产性质往往划分若干主要作业单位和辅助生产单位。各组织之间互相提供产品或劳务时,需要制定一个内部转移价格。转移价格的合理、公正与否,会影响到各责任单位的业绩水平,各责任单位也经常为此争论不休。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目的有两个:(1)分清职责,防止成本转移带来部门责任转嫁; (2)作为一种价格指导各责任单位采取优化决策。作为成本管理人员,有必要认清内部价格机制在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三、矿山企业成本控制与分析
(一)夯实矿山企业成本管理基础性工作,健全完善成本责任制度
矿山成本控制管理得先从基础工作出发,首先要做好各项定额工作。包括各种劳动定额、消耗定额、物资储备定额、费用定额、设备利用定额等定额的制定和日常管理称为定额工作。企业应在经营管理中,要制定各项定额,并随着技术条件的变化和执行中的问题及时地总结经验、修正指标,保证定额水平的合理与实用性。要保证定额指标的严肃性,不可人为地寻找客观原因,突破定额限制,造成消耗损失。
其次要健全完善成本责任制度。健全完善成本责任制度是十分必要的。(1)各级领导层不搞偏颇,应实事求是,搞好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关系,顾全大局,做到责任成本心中有“账”;(2)规范成本费用核算制度,不弄虚作假,应如实及时地反映各项成本情况;(3)加强监管力度,增强成本意识,应严肃认真地将激励奖惩制度与目标成本结合起来,真正形成成本降低机制。
(二)正确认识目标成本法与市场的统一关系
由于矿山企业大多实质上是国营矿冶企业集团的生产单位,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核算主体,其目标成本控制方法其实是一种计划性的目标成本法。即通过指令性的利润目标,内部结算价格倒挤计算出来的目标成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化和市场化行为。目标成本法,更多的是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本管理思维,以竞争性市场价格和企业目标利润推出目标成本。其优点在于将企业内部发展战略与企业外部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导入市场价格机制,全面指导企业内部成本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水平,使企业生产经营达到持续改善的境界,体现出一种动态的成本管理过程。
(三)成本分析多元化趋势
成本分析在矿山企业成本管理中主要表现在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上。即通过实际与计划之比,本期与历史同期之比,单项成本项目异常原因分析等分析方法,反映成本状况,计量损益,从而确定经营业绩。
随着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学科的独立与发展,现代成本分析理论方法越加多样化,在矿山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有必要尝试有借鉴意义的成本分析模式和方法手段。在生产部门各个作业环节采用因素敏感分析方法,既可以把握整体成本动态,也可以直观分析出单个成本项目对成本总额影响的灵敏度,有针对性地加强改善管理。再比如建立预警分析模式,则可以避免传统成本分析所有的滞后性带来的局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