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聪
作家肖复兴写的《荔枝》,是怀念母亲的名篇。作者依序写了买荔 枝——回到家中不敢掏出荔枝——吃荔枝——积淀心中的深幽情感;而今,荔枝依旧年年红。细细品读,有如下体会。
1.动作描写传神。作为植物的荔枝,它要遵循自然规律——一年一红,可母亲却吃不到了。而在“吃荔枝”这一部分中,作者更是通过准确的动作描写,把母亲第一次吃荔枝的情景传神地表现出来,也把自己的思念深蕴其中。因为是第一次,母亲对这种名贵的,甚至是代表身份的南国水果恭敬得有些不忍吃。“抚摩”前面加了“不停地”;“划破”前面加了“用小拇指甲盖”;“剥开”前面加了“小心翼翼”。这些修饰语说明荔枝在母亲眼里简直就是“圣物”,她不是拿荔枝,而是用手托着,“像是托着一个刚啄破蛋壳的小鸡”。我们吃荔枝像这位老太太吗?不像,因为今天荔枝便宜,随处可买,荔枝早已不再如往日珍贵,再也不会”一骑红尘妃子笑”。而当年,70岁的老人就是以这样的动作来吃荔枝,岁月流逝,作家老了,但母亲的一举一动仍历历在目,思母之情跃然纸上。
2.心理描写入情。在心理描写上,作家匠心独运。譬如买荔枝的细节。买还是不买呢?作者反复写自己的犹豫和矛盾心理,这是为什么呢?关键是经济问题,就像一个只有千元收入的工薪族,要面对万元价位的摩托车,买是奢侈,不买又有强烈的“欲望”冲动。作者在一番脚挪不动步,思量再三后,买的念头占了上风。但还必须寻找理由来支撑:自己活到28岁还不知道荔枝的滋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没尝过荔枝,“想让母亲尝尝鲜,她一定会高兴的”。终于咬咬牙买了一斤。儿子的孝心让人感动。任何事情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要理解作者当时的心理,“28岁的时候”是一个关键的切入角度。那时交通工具远没有今天这样便捷,南国的水果运到北方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周计,运费高,水果价格高,物以稀为贵,市场卖价还要高上去,而作者的工资才42元,一高一低,心理不矛盾才怪。将心比心,让学生换位回到过去,来到荔枝摊前,可能也会生出作者这样的想法来。如果再开发一下现实生活资源,调查现在荔枝的市场价,调查人们的经济收入,两相比较,对作者的心理描写就会理解得更深刻。
“母亲临终前一天还吃到水灵灵的荔枝”这部分的心理描写也很动人。但这部分的心理描写与前部分不同,作者认为母亲能最后吃到荔枝是天意安排,是善良忠厚的报偿,这是作为儿子孝心的流露,更是为下文埋下伏笔。峰回路转,出乎预料——“其实,我错了。”母亲临终前一直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省给她心爱的、太馋嘴的小孙孙吃了。母亲对儿子,对孙子的情和爱,儿子对母亲的思和念,和盘托出。在心理情感的起伏曲折中,母亲的高大形象矗立在读者的眼前。
3.对话凸显个性。
儿子:妈,我今天给你买了好东西。
母亲:(见荔枝,脸立刻沉了下来)你财主了怎么着?这么贵的东西,你……
儿子:这贵的东西,不兴咱们尝尝鲜?(母亲扑哧一声笑了。)
母亲:你说它是怎么长的?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
母子对话共四句,精练而传神。面对荔枝,母亲先是批评儿子:“你财主了怎么着?”接着说明原因:“这么贵的东西,你……”知母莫如子,在儿子的心里,早就知道母亲会说什么,省却不说的就是这个特定场景里的一句话——“这么贵的东西……”这不但是肖复兴的母亲,也是全中国母亲节俭过日子的形象。
当母亲询问儿子“荔枝是怎么长的”时,儿子可以松口气了,母亲接纳了荔枝,也接纳了他的一片孝心。从爱吃荔枝到不吃荔枝,再到吃荔枝,就是在这一组对话中,母子“矛盾”得到了解决,母子之间的深情也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因为有情,所以感人;因为爱,所以情深。荔枝依旧,年年殷红,可母亲却再也吃不到了,一腔深情只有化作绵绵不绝的思念——思念到永远!
作者单位
云南省泸西县中枢镇石洞小学
◇责任编辑:刘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