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正从“热闹”回归“常态”,关于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成了小学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加深对课程理念的认识,构建真实而有效的“常态”课堂教学呢?
一、观念要更新,认识要清晰
课程改革实施到现在,教师观念有了更新,对课程改革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以下问题仍值得关注。
问题1:新课改一定要“大破大立”吗?
改革是对事物进行完善,将其不合理的部分改成能适应客观情况的新理论、新方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我们中的一些人在数学课程改革实践中迷失了方向,走极端,对所有的教学都追求大破大立。当然,也要防止“穿新鞋,走老路”,举“课程改革”之旗,行“传统教学”之实。
问题2:对课改理论、课标理念解读片面、肤浅。
对“以学生为主体”的解读。我们中的一些老师认为:尊重学生就要认同学生所有的观点、做法,认为每一位学生的“发现”都是有价值的,不敢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作出客观评价,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部分学生的答非所问、做非所学常得到“敢想敢做”的鼓励,导致课堂中学生参与活动情绪化,探究学习形式化,交流发言随意化,学习效果一般化。
对“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解读。一些老师认为:“探究、合作”才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于是追求缺乏实效的“探究”、“合作”,严重影响真实、有效课堂教学的形成。
数学课程基本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是数学教学的依据和准绳,解读要全面深入,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理解,切忌断章取义,误导教学。
二、处理好四个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从改革前的“沉寂”到“热闹”又回归“常态”,这得益于教师对数学课程改革实践的反思及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深入研究。当前,追求真实而有效的“常态”数学课堂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理智选择,但在实践和研究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改革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数学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作为一线教师,应以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为导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明确继承、扬弃、改革的各是什么,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研究,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效。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中的矛盾统一体,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只有二者和谐统一,教学才会真实、有效。
当前的数学课程,生成性不够,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得不到落实。原因是教师预设太细或太粗,课堂上对学生是否参与关注多,而对其参与的有效性关注少,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可用资源。
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根本保障。让学生参与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有效性,应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预设方案,只有充分利用学生在学习中的生成性资源并加以引导,才能更有效地组织教学,实现目标。
3.开放与严谨的关系。数学知识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育的严谨性特点,课改提倡教学开放,但不排斥数学教育的严谨,应该通过“适度、有效”的开放,让教学活动更严谨,学生参与的时空更广,体验更丰富,获得知识、经验的方法更有效,目标达成更全面。
4.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目前,对教师讲授这一传统教学方式的排斥几乎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似乎粘上了就跟不上课程改革的脚步。其实,教师适时、适度、精辟的讲授,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不可替代的方式和手段。教师的讲授要精当、适时、适度,具有启发性、引导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探究的深入,系统知识的形成,情感体验的升华。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已成为数学课改的主旋律,也是我们数学教师永远的追求目标。这需要每一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潜心钻研,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和总结,并付诸于实践,让课堂不断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
武定县近城小学
◇责任编辑:赵关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