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德昆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荆州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点调查研究
姜德昆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运用跨理论模型理论,以荆州市4所大专院校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全有或者全无”现象,而是呈动态的阶段性分布。
跨理论模型;体育锻炼;行为特点;调查
2001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该决定提出了学校体育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1]。同时,随着改革步伐和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健康”与“体育锻炼”已逐渐深入人心。然而,当代大学生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健康呢?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又如何呢?纵观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绝大多数属于现状调查和静态研究,仅根据所调查的对象来分析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原因;较少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动态研究;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行为和维持体育锻炼行为的原因进行探索性研究较少;对大学生中断体育锻炼行为的原因很很少作比较深入的研究;运用行为干预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的研究数量较少[2~6]。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有效的行为干预理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跨理论模型是在广泛借鉴多种理论并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改变了以往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忽视个体行为改变的发展阶段和个别差异的作法,强调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动态性。研究表明,运用跨理论模型理论研究体育锻炼行为,能够更好的理解行为的变化过程,提出更加成功的体育锻炼指导计划,指导大学生开始或者继续进行体育锻炼。为此,笔者运用跨理论模型理论对荆州市4所大专院校部分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探讨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各行为阶段上的分布特点、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旨在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健康教育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和改革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跨理论模型首先是Prochaska和Diclemente(1983)提出的,其脱胎于心理治疗,最初是研究戒烟过程发展而来的,它是一个有目的的行为改变的模型,它把重点集中在行为改变方面的个体的决策能力,而非社会的、生物学的影响力[6]。跨理论模型包括4个要素和5个改变阶段(见表1)。这4个要素不仅能详细阐述行为是如何改变,亦可被发展为许多行为改变的技术及处置策略。5个阶段如下:①无意图期。表示并没有行为改变的意愿或意图;②意图期。表示存在改变行为的意愿或意图;③准备期。表示已经存在改变行为的意图或者意愿;④行动期。表示已经参与健身体育锻炼但并未规律化;⑤维持期。表示已经实际参与健身体育锻炼并使之成为规律化。这5个改变阶段表明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 并不是一种“全有或者全无”的现象,人们在真正做到行为改变之前,是朝向一系列动态循环变化的阶段发展。
表1 跨理论模型的4个要素
2.1研究对象
选取了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沙市大学4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350份,回收1288份,回收率95.4%,其中有效问卷1251份,有效率97.13%,男生497人,女生754人。
2.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了《运用跨理论模型对荆州市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调查问卷。
2)文献资料法 收集和阅读了国内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意识等方面研究的文献资料,对国内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意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深入分析。
3)数理统计法 对相关数据运用SPSS16.0在Window XP操作系统下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3.1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
男女大学生各年级锻炼阶段人数调查如表2。从表2的数据可以发现,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各个阶段上的分布整体上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倒“U”型分布,即阶段1、阶段2学生较少;阶段4、阶段5学生更少,处于中间的第3阶段学生人数最多。这说明,虽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但大部分学生也只是偶尔参加体育锻炼,并且没有形成规律的人数最多。
按照跨理论模型对体育锻炼行为阶段的划分标准,笔者将无意图期和意图期的学生归为“非体育锻炼群体”,将准备期和行动期的学生归为“参与体育锻炼群体”,将维持期的学生归为“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 (下同)。从表2中的数据可知,男生处于“非体育锻炼群体”的人数有108人,占21.73%,处于“参与体育锻炼群体”的人数有303人,占60.97%,处于“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的人数有86人,占17.30%;女生处于“非体育锻炼群体”的人数有190人,占25.20%,处于“参与体育锻炼群体”的人数有498人,占66.05%,处于“有体育锻炼习惯群体”的人数有66人,占8.75%。这反映出男生整体锻炼情况明显好于女生。
表2 男女大学生各年级锻炼阶段人数调查
注:阶段1为无意图期;阶段2为意图期;阶段3为准备期;阶段4为行动期;阶段5为维持期;下同。
3.2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变化分析
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变化调查结果如表3。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中均有部分学生放弃了原有的习惯,回到基本不锻炼,或有时候锻炼而没有形成规律的行为阶段,表现出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态性特点。男生共有9.45%的学生放弃了原有的锻炼习惯,女生共有10.88%的学生也出现了这一现象。两者相比,说明了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稳定性要差于男生。
从表3数据的中发现,3、4年级学生从原来有锻炼习惯,回到基本不锻炼,或有时候锻炼而没有形成规律的行为阶段的人数,要远高于1、2年级学生放弃原有习惯的人数比例。男生3、4年级共有24人,占15.38%,比1、2年级23人,占6.74%高出8.64%。女生也有同样的现象。女生3、4年级共有36人,占19.57%,比1、2年级46人,占8.07%高出11.50%。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为什么到了3、4年级有这么多的学生放弃了已有的锻炼习惯。
表3 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变化调查
注:阶段5-1为由维持期变为无意图期;阶段5-2为由维持期变为意图期;阶段5-3为由维持期变为准备期。
3.3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分析
男女大学生各年级锻炼阶段人数调查结果如表4。
男生在“阶段5”即“有锻炼习惯群体”共有86人,占17.30%,高于女生8.75%,反映出男生有体育锻炼习惯的群体要多于女生。女生1~4年级在“阶段2”的学生人数比例,也高于男生相对应的年级的人数比例。女生在“阶段2”共有115人,占15.25%,高于男生12.47%,同时,女生在“阶段1”的学生人数比例是9.95%,高于男生在“阶段1”的学生人数比例9.26%,这说明女生“非体育锻炼群体”的比例高于男生的比例,反映了女生整体锻炼情况差于男生锻炼情况。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阶段3”。女生1~4年级在阶段3的学生人数比例,也高于男生相对应的年级的人数比例。女生在阶段3共有428人,占56.76%,高于男生的50.70%,这说明了女生大部分人群都集中在“有时进行体育锻炼”,还未形成锻炼的规律性,离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
表4 男女大学生各年级锻炼阶段人数调查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非体育锻炼群体”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和途径强化“非体育锻炼群体”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教育和宣传,充分利用校报、橱窗、黑板报、广播、电视、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形成宣传网络,优化体育教育环境,在“非体育锻炼群体”学生中加大“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是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和自我健康的重要手段的”宣传力度。
2)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建设力度,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缺少体育场馆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高校应在现有体育场馆的基础上,在力争改善场地、设施的同时,挖掘现有的场地的使用潜力。修建或租赁体育馆或健身房用于大学生体育锻炼,学校现有的体育场馆在教学以外的时间应全天开放,校方应提供必要的锻炼器材和相应设施,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提高各体育场馆的开放率。
3)多开展实用性强的体育讲座,传授实用的体育锻炼理论知识,开展体育健康咨询。 向大学生经常开设有实际价值和效果的体育知识讲座,针对大学生不同的体育锻炼行为阶段,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健身小组,定期进行机能、素质咨询、运动心理咨询、体育锻炼及运动技术咨询等,并精选主题内容,开展体育讲座,如请在锻炼方面有独到之处的名家或著名运动员来校座谈,通过座谈,为大学生开列“体育锻炼处方”指导他们的体育锻炼,可获得最佳效果。
4)广泛开展各类体育竞赛,组织各类集体活动,竞赛活动项目的选择要做到群众化和生活化。
5)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加强体育锻炼的指导。
[1]季浏.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姜晓珍,白文飞,徐玲.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外在因素调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51~53.
[3]尹博.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J].体育学刊,2005,(1):71~74.
[4]刘一民.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1):35~37.
[5]尹博.健康行为改变的跨理论模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3):62~64.
[6]程小虎,张凯.国外研究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的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1998,(1):93~97.
[编辑] 洪云飞
G80-05
A
1673-1409(2009)03-N105-04
2009-06-01
姜德昆(1977-),男,2001年大学毕业,硕士,讲师,现主要从事社会体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