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婷
[摘 要]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城市,一方面由于高校集中,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涌入人才市场;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对全国各地的人才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这使得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外凸显。解决经济发达城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改革不合理的教育制度,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分散就业密度,这样才可以达到政府、高校、企业与学生的四方共赢。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人才培养
一、经济发达城市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化模式”的转变,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急速上升,而金融危机的影响,更使本来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一方面,这些城市大学集中,毕业生数量多;另一方面,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程度高、生活条件便利、资源丰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前往,这就使经济发达城市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外凸显、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很长时间仍找不到工作,又不愿回到家乡去,状况堪忧。能否解决好经济发达城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全国大学生的就业局势,关系着我国未来整体的经济发展态势,需要社会予以格外关注。
二、经济发达城市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 求职时间过于集中
我国大学生大都集中在每年的6、7月份毕业,毕业前的几个月便是找工作的黄金时段,各个高校基本如此,这就使毕业生求职集中于这几个月之内。高校短期内向人才市场输入大量毕业生,使得人才供应量激增,远远超过市场需求,供需比例失衡,经常十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争夺一个工作岗位,极大地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高校作为社会的人才培养基地,目的就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短期内集中性地向社会输入大批毕业生不符合人才需求的长期机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持续性的,在数量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涌入大批毕业生,市场没有足够的弹性完全消化掉庞大的毕业生队伍,因而造成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导致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2. 目标就业空间过于局限
大部分高校学生毕业后都倾向于留在高校所在城市,如果这一城市为经济发达城市,比家乡条件好,这种倾向性会显著增强。究其原因,从客观方面而言,学校在其所在城市的知名度高于外地,学生在本城市的就业竞争力相对大一些。因而,学生不仅方便对本地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具体情况,防止上当受骗,而且在本地的求职成本也会远远小于外地。加之本地政府的就业政策往往会照顾本地高校,学生在本地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而从主观方面看,经过四年的学习生活,学生已对所在城市较为熟悉,已经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习惯,并且发展了自己在当地的人际网络,对所在城市形成了一定的感情。所以,毕业后继续留在本地,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更多的安全感。相反,如果毕业后选择外地企业,这意味着学生要抛弃所在城市的一切,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这种心理上的得失使大学生宁愿放低标准,“屈尊”留在本地。在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一现象:本地企业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毕业生连简历都递不进去,现场甚为火爆;外地企业却门可罗雀、无人问津、颇为清闲。
一方面,本地高校毕业的学生大都不愿离开这个城市;另一方面,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校数量远远多于欠发达城市,客观上存在着更多需要找工作的毕业生。如果这两方面加以结合,会使经济发达城市大学生的人均就业空间更加狭小,人才供需更加失衡,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三、时空分散策略确保经济发达城市大学生就业
1. 建立校企联合的长期实习机制,拉长就业时间,分散就业时间密度
高校应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建立长期实习机制,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从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就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企业实习,这种实习不是短期集中式的暑期实习,而是在学期中间与课堂教学穿插进行。这种实习会在长期坚持的同时,结合时间上的弹性,根据课程的负担来适当调整实习时间,即根据从大一到大四教学任务的松紧来安排相应的实习任务。这种长期实习机制有利于实践的连续性,学生可以不间断地从企业学到具体知识,克服了暑期实习间隔时间太长、前后不连贯的缺点。在实习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分期挑选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深入培养,为其毕业后进入企业工作做充分准备,发展其成为企业的未来员工,这样企业就不必被动选择高校已培养成型的人才产品了。在长期实习机制下,用人单位由于参与了人才培养计划,人才便会向企业设定的培养目标靠近,从而更加符合特定用人单位的“胃口”。另外,由于长期的接触,人才也会更加认同企业文化,对用人单位充满深厚感情,尤其是在学生毕业后刚进入企业时,不会因为对企业陌生,不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而需要很长的磨合期。这样不仅有利于用人单位增强人员的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率高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有利于企业尽快将人力资源投入生产、创造效益,延长人力资源的生命周期,也使毕业生面临就业时不再一片茫然、四处奔波,缩短了毕业与就业之间的时间差,使就业变得对口而迅速。
长期实习机制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时间上的宽裕性。从大一开始,学生就深入企业实习,长期的实践必然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课本知识,从而构造夯实的文化基础。在理论扎实的基础上,实践会更加得心应手;而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情况下,创新就会水到渠成。这解决了如今社会普遍反映的大学生眼高手低、只会说不会做、动手能力差的弊病;也使学生可以切实感受职业,更加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另外,在长期实习的过程中,合作双方更容易发现学校培养方式与企业需求的差异,并通过协商一致,共同调整目标,培养出切实有用的人才。这种对人才的“订单式”培养,解决了现在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难题,也在时间上将就业期限拉长。在四年的实习生涯中,学生不断地与用人单位确定就业关系,从而将毕业生的求职由短短几个月分散到四年之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校企联合的长期实习机制,在经济发达城市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和可操作性。由于经济发达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城市管辖范围内企业众多,市场始终保持着一定程度的人才需求。在确实需要人才的市场环境下,推行大学生的长期实习机制,不仅是学生的需要、高校的需要,同样也是企业的需要。再加上政府的保驾护航,对这一长期实习机制给予政策上的引导与鼓励,高校与企业必然可以长期合作,共同发展,从而达到政府、高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四方共赢。
2. 调整东西部高校数量格局,实行本地化人才培养策略,空间上分散就业焦点城市的毕业生人数
由于高校数量较多,经济发达城市每年都有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进入人才市场,这在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使广大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与这些就业焦点城市截然相反的是,目前我国广阔的西部地区面临着严重的人才缺乏状况,许多岗位都虚位以待,有工作没人做。造成这种极大反差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不合理的高校布局。我国高校在一些城市呈现着惊人的高度密集性,像北京、上海等地,一个城市的高校数量往往比有些大省境内的全部高校数量加起来还要多,而高校密集的城市一般均为经济发达城市,这就造成了人才分布的区域不平衡。一边是人才供过于求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人才聚集效应的作用下,人才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发展速度,广泛存在着用人单位浪费人才、能高于岗的现象;一边是急需人才、尚待开发的西部地区,由于当地人口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外来高素质人才,无法将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尽管国家对参与西部大开发的人才给予政策上的极大鼓励,但东部人才大多还是不愿去西部。如果人才分布的区域不平衡得不到解决,巨大的地域性经济发展差距便无法解决,而这种经济差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经济基础越落后,人才越不愿前往,吸引投资难度也越大,于是西部便会陷入无人才、无资本、无发展的恶性循环,难以跨越贫困的深沟大壑。
解决东西部人才分布不平衡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从培养人才的源头着手,平衡东西部的高校数量。在限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数量的同时,应大力扶植西部教育业的发展,广泛开展办学事业;而在扩张高校规模的同时,还要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大幅提升西部的教育水平。通过这种人才的当地化培养模式,第一,可以在空间上分散东部的毕业生就业人口,缓解经济发达城市大学生严峻的就业压力;第二,可以培养西部自己的人才,不再需要东部培养的人才去建设西部,这种本土化人才不仅对西部的具体情况非常了解,而且也感激于西部的养育之恩,因而会更投入、更积极,也更驾轻就熟地进行西部大开发,这种本地化人才培养策略是变“输血”为“造血”的人才策略,对西部地区独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特色具有长远意义,对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及共产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最终实现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三,减少了毕业生的盲目流动,这不仅有利于稳定社会治安,而且能够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使人才尽快尽早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
人才的本地化培养模式可以在空间上分散经济发达城市的毕业生就业人数,缓解东部就业压力;同时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储备人才,变“引进人才”为“生产人才”。这就使东部与西部都实现了本地区人才产品的自产自销和就地解决。当然,东部与西部高校数量的确定一定要考察市场的人才需求量,并根据人才需求的变动来适度调整招生规模,尽量使毕业生人数与市场的人才需求量达到协调一致,这样才能长远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钱永明,陈新.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常熟高专学报,2004(6).
[2] 阙明坤.大学生实习:就业前的起跑[J].教育与职业,2009(16).
[3] 王洋,孙长缨.大学生实习 三方共赢的长效机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2).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法政学院)
责任编辑 陈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