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文
[摘要]译文读者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参与者。缺少译文读者,译者的工作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尤其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能置译文读者于不顾,不能忽视译文读者的存在。译者应该给予译文读者适当的关注,因为译文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译者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取舍,影响着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可以说,译文读者参与翻译工作的全过程,不管译者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文读者;介入
一、引言
《西厢记》里有这样的句子:“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塞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尽是离人泪。”对此句的翻译,熊式一的译文是:
Grey are the clouds in the sky and faded are the leaves onthe ground,
Bitter is the west wind as the wild geese fly from the north tothe south.
How is it that in the morning the white - frosted trees aredyed as red as a wine flushed face'.'?
It must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tears of those who are aboutto depart.
原文中的“西风紧”被直译为“Bitter is the westwind.”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说熊译是不恰当的,是信息失真。的确,“west wind”给中英两国人民的感受是截然相反的。对于英国人来说,“west wind”是一种温暖的风,是与春天联系在一起的。
对于熊译的看法有两种:赞同与不赞同。持赞同观点者主要是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主张翻译的目的应是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因此译者应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和直译方法,尽量保留原文的特异之处。而且。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或上下文的语意提示稍加思考便会理解译文中“西风”的意义;持相反观点者则是从等效的角度出发,主张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和意译翻译方法,尽量为译文读者扫除理解上的障碍,使译文读者毫不费力地理解译文中“西风”的意义。这时,译文的服务对象是最广大的一般读者,即文化层次较低的读者。“等效论”强调译文读者读译文后的感受与原文读者读原文后的感受大致相同。按照“等效论”的观点,“西风”应该译成“east wind”或“spring wind”。这样才能使英译文读者读译文后的感受与中文读者读中文后的感受大致相同。尽管对“西风”的翻译有不同的看法,却都离不开对译文读者的关注。可以说,译文读者自始至终参与翻译的全过程。
二、文学翻译中译文读者的介入
翻译过程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作者是信息的发出者,读者是信息的接收者,而译者则是以译文为载体向读者传达信息的传递者。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当译文被读者阅读后,翻译过程才算真正完成。没有译,文读者,译者的工作就是徒劳。既然译文读者是翻译过程的终端,笔者以为,译文读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的介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译文读者的不同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策略与方法的不同
1原文读者的文化层次决定译文读者的文化层次,译文读者的文化层次又决定译者给予他们的重视程度并由此决定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在翻译过程中。译文读者在译者心中的分量有多重,根据纽马克的观点,“译者应该根据原文使用的语言种类,试图确定原文读者群的特点,并据此确定给予目的语读者多少注意力(若是诗歌或任何旨在自我表现的作品,我想,这种注意力是微乎其微的)。”这也就是说,译文读者的作用随原文读者的不同而不同。原文是给哪个文化层次上的读者的,译文也应该是给哪个文化层次上的读者的。原文是针对较高文化层次上的读者的,译文也应该是针对较高文化层次上的读者的。因此,翻译时译者应该明确他的译文读者的文化层次,由此决定自己给予他们重视程度的高低并决定自己应采取的翻译方法。例如:雪莱的名篇“Ode to the West Wind”译成汉语即为《西风颂》,译者并没有采取归化策略将其译为能让中国人读后产生与英国人读后感受相同的什么“春风颂”等等,原因在于读原诗的人都是文化层次高的人,那么译文的服务对象也应当是文化层次高的译文读者。对于文化素养高的译文读者,译者即使直译也并未对读者理解上造成多大妨碍。由此可以说,译文读者文化层次的高低决定了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与方法。
2同一原作,针对文化层次不同的译文读者,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也不相同。鲁迅先生曾论述说:“我们的译书……首先要决定译给大众中怎样的读者。将这些大众粗粗地分起来: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识字的;丙,有识字无几的;而其中的丙,则在‘读者的范围之外,启发他们的是图画、演讲、戏剧、电影的任务,在这里可以不论。但就甲、乙两种,也不能用同样的书籍,应该各有供给读者的相当的书。供给乙的。还不能用翻译,至少是改作。最好还是创作,而这创作又必须并不只在配合读者的胃口,讨好了,读的就多。至于供给甲类读者的译本,无论什么,我是要至今主张‘宁信而不顺的。”
不同的译文读者其文化层次、理解水平、鉴赏能力不同,因而他们对相同的译文的感受就会不同。当那些文化层次较高的读者对一些妙笔佳译拍手称绝时,一般的读者则可能体会不到其中的绝妙之处。因此,译者在动笔翻译之前,首先要明确他的译作的服务对象是哪个文化层次上的读者,由此决定自己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如果译文读者是文化素养高、业务素质好的专家学者,译者应该直译,不但传达思想,而且移就风格,保留原作的“异国风姿”;如果译文读者是最广大的一般读者,译者则应该意译,以传达原作的思想内涵为目的,使译作具有大众可读性。译文读者的不同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的翻译方法的不同,由此也就产生了译文版本不同的问题。严复当年翻译西方的理论书籍用的是古文体,目的是引起士大夫阶层的阅读兴趣,以此传播西方的新思想,寻求拯救中国的道路。
(二)译文读者读译文后的反应或感受可以作为评价某些译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奈达把译文读者放在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上,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和“读者反应论”。他主张,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重点应该放在原作读者读原作品的反应以及译文读者读译作的反应上。译文读者读译作的反应与原作读者读原作品的反应越相近,说明译作的质量越好。但是,笔者认为,把译文读者读译文后的反应或感受看做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在实践中有它的局限性,它不能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翻译评价标准,而是有它自己的适用范围。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和“读者反应论”的提出是
基于《圣经》翻译基础上的。《圣经》翻译的目的是为了广泛传播基督教义,重视译文读者读译作的反应也理所应当。
根据纽马克的观点,文章根据各自的功能,主要可以分为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章,如严肃文学、权威言论、自传、散文、私人信件等。表达功能的核心是作者或话语发出者的思想,他通过这些话去表达情感,是不管反应如何的;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章有教科书、技术报告、报纸杂志文章、学术论文、会议纪要、会议日程等等,信息功能的核心是(语言)外部情况,关于某个主题的事实、语言之外的现实世界。还有一种功能是呼唤功能,其核心是读者或听者。这是一种号召读者或听者去行动、去思考、去感受的功能。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章包括通知、指示、公关材料、宣传文字等。笔者以为。奈达等人的“等效论”“读者反应论”的适用范围是翻译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章。“等效论”和“读者反应论”强调等效和读者反应,主要是从翻译《圣经》的根本目的出发的。“等效”是为了忠实地传达基督教义,不使失真;“反应”是为了使《圣经》译文一经诵读就会引起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以达到传经布道之目的。因此,衡量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章译作时,译文读者读译文后的反应或感受可作为衡量译作质量的重要依据,但对以其他功能为主的文章译作进行评价时就不能一概从“等效论”的观点出发。对熊式一的译文“Bitteris the west wind,”持不同意见者更多的是从等效的角度来说的。说熊译是不恰当的,是信息失真,无论如何,是太绝对了。
在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这个三元关系中,泽者既不能完全忽视译文读者的存在,也不能把译文读者的反应或感受看做是衡量译作质量的惟一标准。根据文章功能的不同,译者给予译文读者的重视程度也随之不同。对某些译作来说,译文读者的反应或感受可作为衡量译作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译文读者的不同决定了译者翻译方法的不同并由此决定了译作版本的不同,而译作版本的不同尤为评价某部译作时提出了不同的标准。
这就要求在对译作进行评价时,首先要明确译作的服务对象是哪个读者群,然后再对其作进一步的评说。评论者不能不顾译作服务对象的群体特点而单单从某一方面来评价译作。以“西风紧”的翻译为例:对于“Bitter is the west wind,”一译的恰当与否就不能从单方面来看。如果译文针对的读者的文化层次较高,那么“Bitter is the westwind,”就不能算是不恰当,因为在阅读中,读者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者呈现给他们的信息,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时,他们会思考,而且经过思考是能够理解的。因此,英国读者能够理解在中文中“西风”为什么是Bitter而不是warm。如果译文的服务对象是一般读者,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外国的东西对于他们往往较难理解,这时,译者首先要传达的是原作的思想内容。其次才是进行文化传播,因此,为了读者获得原作的思想,“西风”则应译为“east wind”或在意义上与之相同的“autumn wind”,再译为“Bitter is the west wind.”就不恰当了。
三、结语
译文读者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尤其在文学翻译中,译者不能置译文读者于不顾,不能忽视译文读者的存在。译者应该给予译文读者适当的关注,因为译文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译者对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取舍,影响着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可以说,译文读者参与翻译工作的全过程,不管译者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