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虚构

2009-11-26 03:14刘成锁
电影文学 2009年14期
关键词:视听语言三维动画虚构

[摘要]WALL-E是迪斯尼与皮克斯联合制作的一部三维动画剧情影片,此片的视听语言设计显示了数字三维动画影片在镜头内容与形式、场面调度、剪辑及声音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独特表现力,本文结合影片分析了其视听语言的特征。

[关键词]虚构;三维动画;视听语言

WALL-E是迪斯尼与皮克斯联合制作的一部三维动画剧情影片,故事在WALL-E(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Earth-Class)和EVE(Extraterrestrial Vegetation Evaluator)两个2700年未来世界的机器人之间展开,影片使用独特的三维动画视听语言,讲述了一个虚构的科幻爱情故事。影片推出后获得了商业上及艺术上的双重口碑,位居美国《时代》杂志2008年度全球十佳影片之首。并被评为第81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影片采用了好莱坞主流商业影片经典叙事模式,在镜头内容与形式、场面调度、剪辑及声音设计等诸多方面堪称当今三维动画商业影片的视听语言设计范本,值得动画创作者借鉴与学习。

一、角色

在迪斯尼公司以往推出的《汽车总动员》《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海底总动员》《超人总动员》《怪物电力公司》《美食总动员》《宝葫芦的秘密》多部动画长片中,主角为非自然生命体(如玩具、机器、怪物)的影片占据了相当的比例。WALL-E一片的角色设计将这一点做到了极致,它使用无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作为影片主体角色,包括主角WALL-E和EVE,反派角色自动驾驶器AUTO等各类机器人,有意拉大了与一般实拍科幻电影的距离。影片通过拟人化的声音、动作处理使冰冷呆板的机器成为具备人类行为、情感特征的鲜活角色。影片对主体角色材质进行了对比式表现,WALL-E身体表面布满铁锈、油污和剥落的漆层,将小人物的处境诠释殆尽——寒酸、渺小,而EVE全身则犹如烤瓷般光泽润滑,高贵而圣洁。影片有意为角色未来的情感发展设置了大反差的身份对照。两个机器人性格差异明显却引发出动人的情感故事。难怪国外媒体将两个未来机器人看做虚拟世界的好莱坞影星赫本与斯宾塞。

憨实、卑微、善良的地球垃圾小子,脾气暴烈、外表鲜亮、能力强大的宇宙冰美女,两个主角WALL-E和EVE没有任何面部表情,却让观众切实感受到了角色的喜怒哀乐,两者眼睛形状与肢体动作成为导演的设计重点。这使我们不禁联想起我国优秀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片中没有任何感情器官的小蝌蚪通过尾巴的摆动频率与幅度来传达情感,似乎与本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影片的配角包括了驾驶器、人类和蟑螂。冰冷、机械的自动驾驶器不具丝毫人类特征却要控制船长;未来人类由于缺少运动而肢体退化,身体形状接近球体;一向被人们所厌恶的、在地球上无法灭绝的蟑螂,成为陪伴WALL-E的惟一地球生命,灵动而可爱。上述个性鲜明的角色设计,无不体现了创作者基于动画本体特征的创造性的虚构能力。

二、场景

如同《汽车总动员》中群车鼎沸的赛车场与萧瑟衰败的56号公路一样,WALL-E场景的设定也显示了一种极致对照——公元2700年破败荒凉的地球垃圾场与整洁机械的太空移动城堡,为故事的叙述提供了有意味的空间设定。WALL-E的动画场景主要包括了未来地球垃圾场、WALL-E的生活住处、太空船驾驶舱、太空船内广场、太空船修理间以及外太空。影片场景设计没有隔断与人类活动的联系。即便是对未来世界的虚构,也具有生活原型的真实。四处丢散的易拉罐、香烟盒、玩具、报纸、机器人,被废弃的超市、加油站、银行、轻轨、工业码头,垃圾堆积成的摩天大厦,这些都真实地虚构了未来人类生存环境毁灭的情景显示了创作者对现代社会工业文明发展的反思。

WALL-E的住处是地球场景设定的一个亮点。犹如工具间般的简陋环境充满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废弃物,纷乱、破败。但由于WALL-E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环境被刻意点缀装饰后,显得虽然拥挤但却温暖。不论是悬挂着的光盘、彩灯,还是播放老电影的ipod,环境设定有力地服务了主人公卑微、善良、乐观向上的性格刻画需求。

三、道具

影片中机器人身边出现的道具,是曾经的人类文明遗迹。打蛋器、灯泡、打火机、魔方、录像带、发芽的小苗,这些遗落在2700年陌生世界中的熟识之物,提供了动画片科幻外表下真实的生活细节。看似平淡无奇的物品,由于角色的介入,在情节发展中焕发出异样的光彩。录像带代表了对美好情感的憧憬;打火机点燃了机器人内心的情感火种;灭火器是情感发展的助推器:绿色植株则成为人类返回地球的不灭希冀。影片中的道具不是主体的简单陪衬,而是结构故事、营造造视觉奇观、制造噱头的重要元素,例如,WALL-E和EVE在飞船外空间漫舞的段落,泡沫灭火器不但提供了真空环境中物理真实的反推动作力,成为情节发展的诱因,同时影像又借助四射喷散的白色泡沫轨迹有效渲染了温馨浪漫的氛围。借助小小的灭火器,该镜头段落成为影片中最为煽情的段落之一。

四、镜头景别

WALL-E通篇的镜头景别设置较好地服务了叙事表意需求,“近取其神,远取其势”,从大远景到大特写,景别的两极化表现带来了观影体验的新奇感和视觉冲击力。影片在地球段落较多地使用了远景景别来结构画面,如在表现WALL-E在地球上的工作场景时,高频次的“大场景、小人物”远景画面组接,展示了WALL-E身份的卑微、渺小与处境的孤独,为后面与EVE的情感发展设定了基础。而全片6次表现机器人牵手时,充分动用特写镜头的表现力,使得牵手这一本应出现在人类之间的情感动作被做视觉累积强化。此外影片中WALL-E仰望星空、痴视EVE、注视ipod画面时的特写镜头都有效地传达了创作者的煽情意图。

五、镜头运动

无论是展现地球垃圾场环境的缓慢移动镜头,还是跟拍机器人飞行的快速摇摄镜头,WALL-E的镜头运动形式与速度完全服务于叙事表意需求。由于影片中机器人含相当数量的飞行、行驶动作,因而摄影机的跟摇、横移等综合运动处理大量出现,使得影片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众所周知,较之实拍影片,基于计算机软件生成的三维动画影片在视觉感观上显得过于完美无缺,模型、材质、灯光、运动的过度完美使得一般的三维动画作品“数码味”十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作品的表现力。仔细分析WALL-E整部影片,我们能够发现创作者有意识地为大多数镜头添加了不易觉察的小幅度、低频率、柔缓的镜头晃动,来模拟摄影机摆脱三脚架束缚后的自由状态,使得影像相对边框有了“呼吸”。WALL-E的创作者在影片中加入的这些人为“干扰因素”,还原了生活中的细小缺憾,使得影片真实生动起来,“因缺撼而完美”。

六、色彩

WAH-E的色彩设计突出了情节设置的主观感受,整体的色彩变化曲线为“暖-冷-暖”。影片开篇的地球段落整

体色调为土黄色,展现未来地球成为巨大垃圾场后的破败、荒凉,但与后面的太空船内部色调比较而言,地球段落的色调设计虽然破败但却温暖,这种设计符合故事中人类最终返回地球的情节设置。之后的太空船段落的整体色调为淡蓝色。视觉感观干净整洁,充满科技感。而其中匆忙穿行的各种机器与人类,犹如数字般整齐、准确而呆板地存在着,展现了数字科技时代下个性的压抑。最终人类重新回到地球后,在最后一组连续叠化的拉镜头中,当久违的绿色重新萌生在垃圾废墟之上时,观众得以领会创作者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反思意图。

七、角色运动

角色的幻化变形是动画作品在处理角色运动时多见的手法之一,也是其他影视作品中不具备的表现特征。当动画中角色由一个形象平滑、连续地演化为另一形象时,观众获得视觉上的一种蜕变美感。WALL-E机器人角色的设计为基于机械结构的形体解构与变形提供了情节合理性,WALL-E在躲避沙暴和窘态时通过机械变形演化为一金属方块;而EVE威力强大的右臂,时而是手臂,时而是激光武器,这些都体现了三维动画的结构变换之美。

WALL-E影片角色的运动较多地参考了迪斯尼二维动画经典动作设计规律,使肢体僵硬的机器人焕发出生命的灵动,这与影片主创对传统动画技法的重视与继承密不可分。现任迪士尼动画部首席创意官的John Lasseter(《玩具总动员》《虫虫危机》《玩具总动员2》《汽车总动员》和多部皮克斯动画短片的导演)早在1987年,便参考迪斯尼动作设计规律结合新兴的三维动画制作,撰写了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ANIMATIONAPPLIED TO 3D COMPUTER ANIMA,TION一文,文中详尽论述了手绘动画规律在三维动画中的应用。“技术是关键,故事是核心”,将最前沿的CG技术理念融合到最传统的艺术之中一直是PIXAR数字动画创作的核心理想,WALL-E便是很好的例证。

八、剪辑

WALL-E影片剪辑处理使影片形成了叙事节奏的变化。影片开篇由太空开始,在地球出现之后,几个连续叠化的推镜头,将观众迅速带入故事叙述之中。片尾的处理与之呼应,即人类返回地球后,影片在连续叠化的拉镜头中结束了故事。影片前10分钟的开始段落,较多地使用了长镜头组接方式,从而形成缓慢、沉闷的视觉节奏,以表现WALL-E的生存状态。从EVE降临地球开始,综合运动镜头和快速镜头剪接使得影片节奏明快起来,展现EVE给WALL-E生活带来的变化。WALL-E在为休眠后的EVE挡雨、电击、划船以及看夕阳等情节,动用了积累剪辑的煽情手段来描写WALL-E对EVE的痴情,情景幽默且感人至深。与之呼应的是人类返回地球后EVE维修WALL-E段落,34秒时间长度中23个短镜头的高剪接率组接处理,将EVE对WALL-E的一往情深与焦急心态表露无遗。而影片在动作高潮段落,使用了主流商业影片的典型剪辑技巧,即在控制室内船长与自动驾驶器的打斗与广场人群之间做交叉剪辑处理,也增加了情节的曲折与紧迫感。上述剪辑处理,使得虚构的故事具有细节的真实,这正是“假故事,真细节”的好莱坞电影创作手法的具体体现。

九、声音

WALL-E的总体声音设计刻意回避了人类语言声,影片前面三分之一的内容,基本没有出现对白和音乐——除了录像带里反复播放的电影《你好,多莉》的歌声。机器人的发声使用了人类的通用语气词,这种语音在做数字化变形处理后,呈现出一种现代科技质感,符合角色的性格需求,使得机器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表达具有一种人情味。“无声胜有声”,仅仅借助音效声和适量的音乐,影片所表现的机器人间无言的真挚爱情,深深地打动了观众,这也是本片声音处理的一大特色。

综上所述,三维动画片WALL-E借助三维动画视听语言的独特表述力,讲述了虚拟机器世界的真实情感故事,其精致的视听语言设计使得这部虚构动画作品充满想象力、生机与活力,其设计理念与技巧值得广大动画创作者仔细体味。

[参考文献]

[1]刘成锁,动画视觉语言特色研究[J],装饰,2007(11)。

猜你喜欢
视听语言三维动画虚构
论三维动画特效数字模拟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中国水墨画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融媒时代,如何正确地“非虚构写作”
虚构的犹太民族?
香港神话电影视听语言中民族性分解
论文学创作中的虚构
让三维动画走进幼儿语言教学
浅谈三维动画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
真正非虚构的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