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建
摘要:禅宗独特的理论和修持风格,对国人的价值取向、思想情感和思维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作为今天的教育者,我们可以汲其优点,借助其中的语言、故事、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诠释生活,阐发哲理,思考教育。
关键词:禅;教育
禅宗,初创于北魏,盛行于唐宋。禅的宗旨是通过修定,使心恢复本来的清净。近来,笔者读了一些禅门公案、禅诗和禅理故事,感觉禅宗就是一门教育,正如净空法师所说:“佛法非宗教非哲学,乃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可以参悟禅宗思想的根本法则,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借鉴禅宗思想 促使教育目的达成
《世界人权宣言》第二十六条第(二)款: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笔者认为,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教育的终极意义,即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从禅宗的观点来看,教育的极致是要一个人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潜能。在多变的世界中,保持禅定与智能,去因应一切,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这与上述宣言中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从这个角度上看,教育的目的可以分成下面三个层次。
1.塑造特立独行的“我”,唤醒主体意识
禅的宗旨是“见性成佛”。见性就是实践自己的本真,成佛就是个人的充分觉醒。禅悟特别强调一个人思想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即“大器者,不受人惑,随即作主,立处皆真”;德山宣鉴禅师还这样“教导”他的弟子:“我这里没有佛,没有祖,释迦摩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挑粪工……”精研《金刚经》的德山在顿悟了佛法“不假外求”的道理之后,不仅做出了如此“刻毒”的评论,更是将自己珍藏多年、视若宝贝的《金刚经疏抄》付之一炬。这个故事是要让人们知道经典、权威只是用来为我们服务的,而不是用来供我们崇拜的。人类最愚蠢的行为是一味的模仿别人,最荒唐的教育是鼓励孩子去跟别人比较。我们应该记住禅门弟子接受禅师殷切嘱咐的那句话:“毕竟是你自己。”
教育就应该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调动他们的主体积极性,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教育的目的和核心,发现并鼓励孩子去扩展自己的才学,以促进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为己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帮助每一个学生建构特立独行的主体人格。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主体对自身发展的自知、自控、自主的程度,从而决定着其主体性的发展水平。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促进、提高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所以,教育者应能提供各种尝试的机会,以发掘个人的天赋和特质,予以诱导和启发,使其能力得以拓展。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把每一个人教成样板,而是在共同的规范与必备的知识之外,强化个人才能的启发,使每个人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因缘,实现和成就自己的人生,这在佛学上称作“成所作智”。
2.开启生存智慧,培养锻炼能力
在古代,哲学家们向学生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学校里,我们却是在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在漫长时间里教育的偏颇。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但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古人称之为“智慧”。不掌握某些基本知识就不可能聪明,但个体可以很容易地获得知识却很难拥有智慧,即能力。知识的重要意义在于应用,在于人们对它积极的掌握。当然,教育是一种完全具有自身特点的过程。与这种过程最相似的是生物有机体吸收食物的过程: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口的食物对于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你若是给一个孩子喂了不合适的食物,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学生在比较小的年纪被反复灌输精确的科学知识,就会扼杀学生的首创精神和未知兴趣,成为被动接受的机器,从而不可能理解科学知识的丰富内容。
禅宗很重视生存智慧的陶冶和启发。因为它可以使一个人独立思考,自主的学习,从而使人活得更有创意。禅宗认为:培养生存智慧必须从心灵的陶冶开始。宋朝无门和尚说:“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意思是:佛的一切教诫以心性的启发和觉悟为契要,在教导上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标准化的法则可以遵循。也就是说:生存智慧的启发,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加以启发和教导的。人唯有不断的接受各种生活的磨练,才能使待人处世变得圆熟。
教育者,为了提升学生生存智慧,要注重无相的教导。要在生活中陶冶,要从许多好的故事、小说、文学和生活体验中陶冶心性,启发智慧。在潜移默化中,使其不一味地死读书,而重视和开启深邃的人生生存智慧。教育者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养成“无形的能力”,如信心与安全感、热诚与负责、主动学习、同情之心、心怀希望、诚实守信、良好人际关系、自我心理修养能力……
3.教会学生做人,融入和谐社会
每个人都有一个聪慧和自动自发的“自性”,只要适当的引导,都可以展现出来,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个体并成就自己的人生。六祖慧能曾言:“化导令得见性”。教育者应排除障碍,给孩子适当的指引,培养学生做人。
在目前中小学校的素质教育中,应把教会学生做人看作是一项根本任务或首要任务。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无论其知识多么渊博,身体多么健壮,事情多么会办,但如果他们不会做人,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在教会学生求知、健身、办事的同时,千万不要忽视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培养学生怎样做人,这可以说是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共识。北宋思想家张载就曾明确提出:“学者当须立人之性。仁者,人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学者学所以为人。”
因此,对于教育而言,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在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个体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地由个人主体向类主体提升、个人独立人格向类主体人格提升,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整体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指向,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即类主体),从而和谐地融入社会中。
体悟禅宗“真空妙有”的意境
探求科学的教学方法
禅宗所谓的“随缘说法”,指的就是把握生活经验的点滴,作为开示和教导的机会和素材。“生活教育”、“生存智慧教育”是随机应缘的,借着生活上的点点滴滴,教导孩子,启发孩子,温暖他们的心,丰富他们的经验,这是教育教学上最活泼的部分。同时,禅宗的教学方法,是透过“真空妙有”来展现人生,禅的本质就是建立在“空”上,他的意义是解脱一切成长的障碍,展现笃实的人生。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无论是采用何种教学法,都必须排除师生互动间的障碍,这同时也就拓展了师生互动的空间。教师若能把握此“真空妙有”的真谛,则必然提升教学的成效。下面结合一些佛学禅宗的对联及禅诗来谈一下这个问题。
1.关爱是教育引导的源泉
“一掬甘泉,好把清凉浇热客;两头岭路,须将危险告行人”,这副对联明确告诉我们:“人活在世上,不仅靠一己之力即得以存活,更有许多的因缘相聚,才造就了眼前此刻的生命。彼此关怀扶持,才能完成既安全又丰富的旅程”。“野蛮带来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只有自己具有美好的心灵,才能使别人的心灵更美好。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一定要具备关爱的教育专业精神。有教无类,一百只羊走失一只,急忙到处寻找的不正是走失的那一只吗?不要只管那些“我需要的好学生”,而放弃那些“更需要你的差学生”。教师具有关爱之心,就很容易与学生沟通、产生共鸣,从而契机应缘地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训练、引导,不断提供学生心智成长的机会。透过关爱,各种教学方法都变得灵巧有效,不同根性的学生,都可得到充分的教导和学习的机会。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有一双善于捕捉学生身上闪光点的“火眼金晴”,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不断地赞赏,反复地激励,快乐的分享,使学生有一种被发现、被认可、被重视的感觉。若是能把眼光集中在学生的优点上,就会巩固学生良好的行为,树立学生自信心。最好的激励不是表扬,不是物质奖励,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他的成长和感情。学生若能感受到老师因他快乐而快乐,他将会不断增加成功后的自信感和愉悦感。胡适之先生说:“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做师长的人,要能在日常生活中以身示范,不断引发孩子关爱、公义和仁爱的心,为他们种下明白事理的善。
2.格律是成长需要的空间
“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戒,其实就是自由,是真自在。所以,要守戒,否则得到的都是不自在”。佛陀说:“以戒为师”。“戒”可解释为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这是维持身心正常发展的格律。人唯有透过格律的基本训练和约束,才能有安定的心去学习、思考和创造。没有格律,身心就会散漫,为人处世就没有原则和章法。在教育教学中、课前课中课后,为人师者要清楚告诉学生在学习、生活、集会、卫生、体育等不同时空要遵守的规则以及遵守这些规则的原因;主要通过鼓励的方式敦促学生遵守规则,当学生达到要求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反之,必须及时警告他们,督促他们执行规则;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与关爱的关系,适时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使他们更乐意接受定下的规则和纪律。同时,仅有集体规则是不够的,对那种时常违纪,屡教不改的学生还需用尊重平等的思想,在师生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制订适用于个人的规则,这种教育学生的办法不妨叫作“契约”管理。总之,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A的某种自由可能就要以B的另一种自由为代价。现在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公民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我们提供了明确的格律规范要求,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践行,不断开拓宽广的教学空间,启发学生心智成长。
3.真诚是情感交流的桥梁
“心不齐,百跪千拜何益?意既诚,一杯一炷亦香”的现实教育意义是:“对待佛祖,心诚则灵,那么人与人交往也同样如此,师生交往亦如此”。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敞开心扉,坦诚交流,是即是,非即非,说真话,抒真情,不需要掩掩饰饰,更不需要弄虚作假。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在工作中真诚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就是在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真诚是相互信任的桥梁,只要有真诚的地方,就让人感动。陶行之先生“四块糖果”的教育方式启发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动辄就用威严训斥学生,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并聆听你的教诲。当然,教师面对的毕竟是心智和思想都不成熟的学生,误会是会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如今就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对待这个问题,关键是看我们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以一种怎样的方法去解决。当学生犯错误或师生之间发生矛盾时,双方一定要在真诚的情境中对话,解决问题。用真诚的心去感化,用真诚的语言去教导,用真诚的行动去证明,真诚能使师生的心贴得更近,再大的误会都会化干戈为玉帛。教师在教导时最大的忌讳就是不教而罚。这样容易破坏孩子的自我观念,使他觉得自卑,产生阴暗心理,甚至自暴自弃。教育者要避免不良的教育结果必须要防范于未然,且须经常进行此潜移默化之教育方式。正所谓:耿直真诚待学生,师生情意磐石牢。
4.宽恕是改过自新的前提
从“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可以看出:“禅宗的教导是严格的,有时甚至是剧烈的。但无论教导的手段如何,他们对学生的错误总是抱着宽恕的态度”。在教师方面,对于学生日常所犯的错误,我们不能只是三言两语地指出毛病,这样会伴随着学生不赞同和失望的表情。教师必须维持心平气和,批评过后还要向学生指出充满希望和积极的一面,并能让学生得到自我反省的机会,从而寻得正确的教导方法。所以,在很多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师生不和谐,多因师生对事物看法及行事方法不同而造成,这时为师者就要多注意当听众,而不是一上来居高临下,非要震住学生、打下学生“嚣张”气焰不可。教师不应是学生仰视的目标,而是学生平视、交流的对象。我们在教育活动中,应创设一种轻松、民主、自由的教育环境,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理交融的宽恕教育方法。当然,宽恕绝非放纵不管,而是以一种平常心展现的爱与关怀。它能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意见的交流,并把握稳健的启发历程。
5.禅定是深化启迪的心境
“书浓人品逸;心静茶味香”,这句禅联是说:“涵泳出浓郁的书味,自然能修养出隽逸的人品;拥有清净没有杂念的心境,便能品味出苦后回甘的茶香”。谈到禅宗,大家都以为参禅就一定要打坐。所谓老僧入定,要眼观鼻,鼻观心,这样才叫参禅。但是我们从六祖大师的思想教导看,参禅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当时有位官员就曾问过六祖惠能大师:“现在京城参禅的大德们都说,我们要觉悟,必须要坐禅习定。请问大师,你有什么高见?”六祖大师回答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事实上,禅定是一种心灵平静、自由和清醒的能力。透过此能力,我们能产生正确的知见、创意和判断。《坛经》说:“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教师如能学习禅定,则较能维持心境的平和,降低紧张的情绪,这有助于师生的互动;培养清醒的心智,有助于对学生的了解和响应。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为人师表,一定要耐住寂寞,闲来无事,泡上一壶茶,闭目养神,心旷神怡,物我两忘,提高个性修养,破除自我“执著”同时,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要加强“从容”的应对与引导。“从容”能带给我们沉稳的生活与工作态度,也能引发冷静的思想和响应能力。在行、住、坐、学、体、卫等方面无一不是要从容稳重,我们就是要从这些细节训练学生笃实的生活态度与言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稳实的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真实性,不至于在急躁匆忙间虚度光阴。
对待学生,对待教育环境,对待教学手段,对待教育模式,对待教育理念,其实就是一种观念。看待事物的角度哪怕发生一小点儿变化,则一切都可能变化。当我们对一些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换个观念换个角度思考,可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曾听人讲过这样的话:“从来不懂禅,也不曾试图去懂。但见到了,就喜欢翻翻,因为喜欢它说的‘顿悟。”我有同感,翻得多了,也难免碰到关于教育教学“顿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