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卫明 戴建锋
学校文化既是一所学校的“脸面”,又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内核”。学校文化不仅能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而且能让“学校充满凝聚力、生命力、智慧力和创造力,使学校能立于内涵发展、整体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制高点”。为此,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是当前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由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06年创办并亲任校长的一所百年老校。由于历史的渊源,我们一直承袭着张謇先生教育思想的滋润,为了更好地弄好和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以张謇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尝试与探索。
以“弘扬张謇精神”为主旨
加快学校物质文化建设
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是学校文化外显的部分。为此,我们重点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理论学习——了解张謇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
要以张謇教育思想指导学校文化建设,首先就必须让教师深入了解张謇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为此,我们先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编印了《张謇教育思想语言(摘要)》以方便每位教师“自主学”。接着我们聘请相关专家以讲座形式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辅导学”,然后利用业务学习和读书组活动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重点学”。最后,我们通过学术沙龙和撰写心得的方式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深入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大家对张謇教育思想均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领会,从而为“弘扬张謇精神”加快学校文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校园改造——突出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和谐相融
对于学校建筑,张謇先生特别强调“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相融”。为此,我们在校园改选过程中特别重视现代化的教学大楼与已是市级文物的“张謇楼”之间的相融匹配,让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协调统一;同样,在校园景观的建设上我们也十分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均衡。如在新建了“张謇铜像主题雕塑”的历史人文景观基础上,我们又新建了“日月广场及其浮雕群”,这一现代化的文化广场,从而使我们现在的校园建筑既有传统文化的厚重,又有现代化的朝气,两者彼此映衬,相得益彰。
3.环境布置——彰显张謇教育思想的精髓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习和实践张謇教育思想的氛围,让学校的每幢建筑、每一块墙壁均能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我们首先依据张謇德育思想的精髓,将学校的三幢教学大楼重新命名为“忠信楼”“笃敬楼”“勤践楼”。其次,我们将张謇教育思想中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及由其思想提炼而成的校风、教风、学风均布置在学校教学大楼的核心位置。最后,我们根据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从张謇教育思想里挑选对当前课改仍具有极大指导意义的经典语录,布置在学校楼梯口、走廊等醒目的位置,供全校师生长期颂读、践行。
4.班级特色——铭记先贤张謇的历史功绩
作为我们每位港闸实小人,都不能忘记先贤张謇,为此,我们在多次整修、重建校史室的基础上,以“铭记先贤张謇的历史功绩”为抓手,打造班级文化特色角,一个年级围绕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再分成4个专题,这样全校24个班级,每班一块专版,每块专版均由学校统一制版、安装,每半学期同一年级的专版交流一次。这样,每学年,同一年级的学生都能读到4块不同的专版,六学年间“先贤张謇功绩”的全貌学生都能有所了解。
以“严爱相济”为原则
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否有条不紊、规范高效地运作,关键取决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好坏。为此,我们又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完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1.反思当前——要否“严格要求”
当前,在实施新课改的进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民主管理、人性化管理、个性化管理已逐步成为学校管理的主流。猛然间,严格要求、从严治教似乎离我们渐渐远去了,然而,先从我们施教的内容来看,几乎都是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材,全新的教法。再从我们施教的对象来看,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他们身上有着“聪明善思、活泼开朗,知识面广,有主见”等许多突出的优点,也有着“自由散漫、自私自利、意志薄弱、自制力差”等许多显眼的缺陷。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如果没有对教师的严格要求,何来对新课程实施的有序、规范和富有成效?没有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何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何来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何来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养成?很显然,严格要求,从严治教,在目前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在有些方面还要进一步强化,并使之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
2.寻问“宝典”——何为“从严治校”
对于如何“从严治校”,张謇提出:“凡教之道,以严为轨”。主张对于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德才并重,德行为先;②珍惜时间,刻苦学习;③增长见识,培养能力;④遵守校纪校规,加强自身修养;⑤树立劳动观念,养成节俭习惯;⑥了解社会要求,明确努力方向。对于教师,张謇认为严谨、严格是教师必备的优秀品德,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他强调“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人知敬学”“师道贵严,中外同轨。非是则无所为教,无所为学。”因此,他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问,严谨的治学态度,诲人不倦的精神。同时为了保证“从严治教”的思想能真正落到实处,张謇还特别强调“严赏罚”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建立了内容详尽、措施完备的学生和教师的“赏罚”制度,从而为规范学校办学,提高办学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充实完善——采用“民主协商”
依据张謇“从严治校,从严治学”的论述,在对学校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调整时,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张謇的“严赏罚”思想只在《教师工作实绩考核奖惩条例》中实行,其它制度,尤其是学生管理制度中严禁出现;二是各种制度的制订或调整,先由相关部门起草或修改,然后都必须将初稿进行公示,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最后经学校工会、行政联合研讨后方可定稿,较为重大的制度还须经学校教代会表决通过后,方可实行。这样,在学校制度的建设中既体现了“严”的要求,又体现了“人文关怀”,从而较好地体现了“严爱相济”的原则,使学校的各项制度更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
4.颁布实施——坚持“实事求是”
制度不仅要有合理性,而且需要强执行力,否则就是学校特意“创造”出来的“摆设”,不能影响、规范师生的生活。“无论是教师、学生、管理者、服务人员,乃至学校的领导,都应无一例外地执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而且其职位越高,越要体现其自身的规范性,无论谁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都应该接受应有的处罚。”为此,在制度出台后,我们组建学校督查组,针对不同制度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检查,并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记载公示检查的结果,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寻找相关责任人谈话,并限期整改,从不手软,以保持学校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公平性和公正性。
以“忠、信、笃、敬”为重点
强化师生行为文化建设
“忠、信、笃、敬”是学校建校之初由张謇先生亲自题写的四字校训,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我们又开始了以校训为重点的师生行为文化建设。
1.解读校训——赋予“忠、信、笃、敬”新的时代内涵
张謇先生对四字校训做过这样的诠释:“忠则不二,信则不欺,笃则不妄,敬则不偷。”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忠信笃敬”已被注入了新的内涵。“忠”的本义为“尽心”“全心全意”。后延伸为忠诚和忠君(当下只取前者)。忠诚,指,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对他人,对事业而言,这是一种具有崇高品德的思想。从行为上说,忠诚首先是一种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然后才会产生出自觉地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道德行为。从而形成团结进步、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信”就是指做人要诚信,“诚”的本义是真实、真切,后引申为诚实、真挚等含义;“信”的本义是求真、守诚,后引申为追求真理、信守承诺等含义。诚偏向内,偏向自身修养,而信则偏向外,偏向行为表现。诚为体,信为用,以诚为本,方能有信用,讲信义和信誉。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集体、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笃”是指做事做学问要笃实专一,不虚妄。“日作一事,须专须勤,须有计划,须耐劳苦,须自强力”。在当下,既要求学生“笃志求学”,专心致志地学习本领,踏踏实实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也要求我们教师孜孜不倦钻研业务,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努力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敬”是指敬业和敬重。敬业,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师德要求,即专于事业,教书育人;对学生而言是要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敬重,不仅指学生对老师、长辈的尊敬,学生之间的互敬,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及对家长的尊重,还包括对社会不同阶层人的尊重。它是中华民族的处事的规范和传统美德。
2.编制文本——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师生行为规范
在对“忠、信、笃、敬”四字校训解读的基础上,我们结合新形势下对师生行为规范的新要求,围绕“忠、信、笃、敬”四个字,将教师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分为四个板块。就教师而言,“忠”主要规范教师政治思想方面的问题;“信”主要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举措;“笃”主要规范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敬”主要规范教师社交礼仪方面的内容。就学生而言,“忠”主要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信”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笃”重点规范学生日常学习行为;“敬”切实养就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就这样,经过近一年的反复推敲和再三斟酌,具有学校特色的《港闸区实验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和《港闸区实验小学学生行为规范》文本编制完成。
3.规范行为——形成“一日三查”的师生常规监督机制
为了让学校师生能真正达到文本上的行为规范要求,我们建立了“一日三查”的师生常规监督机制,如对教师的常规监督检查每天就由校长室、教导处和工会三个部门具体负责;对学生的常规监督检查每天就由德育处、总务处和大队部三个部门共同完成。检查的情况随即在学校公告栏中进行公示反馈,既便于教师学习先进典型,学生学习身边榜样;也便于工作做得不到位的教师及时进行整改,常规不到位的班级和学生及时进行纠正。从而在自查自纠的过程中,让师生不断熟知规范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调适自身的行为,直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唱响校歌——展现“实小儿女”精神风貌
校歌是反映一所学校历史传承、办学宗旨和体现师生精神风貌的有效载体,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我们在学校百年华诞之际,将传唱百年的校歌进行了重新修订,把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的“忠、信、笃、敬”四字校训写进校歌。2006年11月16日在学校百年校庆庆典上,全校师生一起演唱了新修订的校歌《时空如画》。为了更好地发挥校歌在提振师生精神、调适师生行为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学校规定除在学校重大活动要演唱校歌外,每年12月份将举办“迎元旦”校歌演唱比赛。从而让我们在不断唱响校歌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形象。
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
推进学校课改文化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又依据张謇相关教育思想,不失时机地开展了学校课改文化建设的探索。
1.夯实基础——打造“博学善思”的书香校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学习启动了新课程改革的帷幕,学习也同样贯穿于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培育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学校更应该成为书香漫溢的场所。为此,我们首先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图书,扩建图书阅览室,新建电子阅览室,筹建班级图书角,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其次,在每学期初,我们向全校师生发放必读书目和推荐选读书目,确保师生读书的质和量;再次,我们组建“骨干教师读书组”和“优秀学生读书组”负责对全校的读书活动进行指导,同时规定每周一为“师生共同读书日”,每周六为“家庭亲子读书日”,保证师生有时间读书;最后,我们依据张謇教育思想提出“博学善思”的口号,要求师生边读书,边思考,并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学校定期组织评比,并分别对“读书先进学科组”“读书先进班级”“读书先进个人”和“读书之星”进行奖励,从而为打造书香校园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抓住关键——推行“知行并进”的校本研修
面对新课改的新理念、新内容、新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无经验可言,都必须在不断地学习、摸索的过程中前行。可这儿的学习既不是纯理论的学习,也不是纯实践的学习,而是两者的融合。正如张謇先生所说的“学习兼理论与阅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他认为搞好教育就应该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每周一青年教师研修班活动,每周二语文学科开展研修活动,每周三数学学科开展研修活动,每周四综合学科开展研修活动。这样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研修活动,同时为了确保研修活动的实效,我们不仅出台了相关规定,而且还聘请市区的一些专家定期指导我们的研修活动。从而为新课改在学校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突破难点——创建“自我完善”的学习文化
关于教学方面,张謇先生曾提出“实用、自得、自动”理论,主张教师要采用适合学生实际的有效办法,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获取知识。这与新课改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是相一致的。为此,我们以《小学生自我完善学习实践研究》课题为抓手,通过《小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能力实验目标系》的构建,学法的定期指导、自我监控能力的定期训练、“课前自学、课内合作、课后完善”新型学习模式的运用,班内走读制和校内走读制创造性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环境的营造等多种举措,让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落实到每一天、每一堂课上,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自我完善”的学习文化。
4.立足长远——倾心“学求致用”的综合实践
为了防止出现“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使学生能真正成为有用之材。张謇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学求致用”,他认为这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知识向能力素质转化的必由之路。中国古代教育家非常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增加学生阅历,拓宽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是十分有利的。张謇继承发扬了这一思想。他强调“学必期用,用要适于地”,他在教育中非常重视“三个结合”:一是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二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三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这与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何等相近,何等相似。为此,我们提出了“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让每个家庭放心满意”的办学理念,利用我们所在区域的独特优势(南通民族工业的发祥地),一方面通过积极规划,建立了多处综合实践基地,认真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教育等指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另一方面还精心组织校传统活动、团队活动、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而,通过我们的大胆实践,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以上就是学校利用张謇教育思想,开展学校文化建设所做的一些探索,由于我们对张謇教育思想的认识程度有限及自身的实践水平的制约,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