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黄金时代的预言

2009-11-25 03:16
大众DV 2009年10期
关键词:媒介终端美学

本刊记者

9月中旬,由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广东南方电视台主办的“2009南方多媒短片节”在广州举行。“2009南方多媒短片节”作为国内首个多媒短片节,是广东南方电视台2009年重点打造的一个品牌活动。南方短片节是由专业影视制作人、业余影像爱好者、学生以及广大影像制作者共同参与的短片比赛;是这个影像爆炸的时代,由电视媒体发起的对独立短片的良性引导和有力推动。通过无限的数字技术DV、手机甚至照相机等进行短片拍摄,表达作者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生活的体悟。可以说,南方电影节是继为独立导演们设立交易平台的“广州纪录片大会”之后,第一个由官方电视台为独立导演们设立的电影节。

经过14位国内外影像艺术专家两个月的严格筛选,共有15部短片以及3名青年导演获得了本次盛典的18个荣誉奖项。作为中国首个多媒短片节,“2009南方多媒短片节”在短片类型的区分定义上采取了国际通用标准,分别设立纪录、剧情、动画、趣味以及手机短片五个单元。全国各地收到的500部作品中的优秀作品在南方影视TVS4中日播期间,节目形成良好的品牌口碑,也让更多普通百姓通过电视台这一渠道观看到独立电影人的作品。

9月12日,“2009南方多媒短片节暨‘天地一号金南方短片盛典颁奖典礼”隆重举行,著名影像学者、策展人、艺术家、导演出席此次盛会,与现场众多参与电影节的观众分享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短片。

在之后的学术研讨会“微观社会影像:角色与作用”中,贾樟柯、舒勇、司徒兆敦、彭吉象、范俭等业内专家纷纷发表自己对于本次电影节的观感以及当下短片的发展的讨论。而第六代导演贾樟柯谈到,在现在这个多媒体时代,我们可以选择的平台非常多,正如这次南方电影节的举办,实际上是为独立电影工作者与主流媒体的结合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贾樟柯:多媒时代的无限遐想

“多媒时代”的分众观影

我之所以觉得这次南方电影节办得比较好,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很好地跟主流媒介结合的可能性,电影节背后的电视台平台,可以让这些影片有播出的途径。但在目前的制片环境里面,是不是只有这样一种平台?我们还能发觉什么样的平台?这就涉及“多媒时代”的概念。

实际上“多媒”的概念,一方面是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摄影技术来获取影像。比如以前获取影像必须用胶片,后来我们用数字技术获得影像,到现在数字技术里面又有很多裂变,如DV、手机等等。而另一方面是在传播上。我觉得实际上能做的非常多,只不过在过去的经济模式里面,很难界定短片的回收盈利,特别是在内地发行系统里从没涉及这样的可能性,所有发行的指标都是国家规定的,短片制作却一直缺少准入制度。如过去新影厂制作的新闻简报虽然是短片,但只是作为一个宣传系统的宣传品来进行发行的。那么一个独立制作,贯彻导演自身美学思考、社会思考的短片,很难有发行的机会。

我去年拍了一部19分钟的短片《河上的爱情》,当时都不知道这部电影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手续才能获得通过。因为我过去是“地下电影”,就是说你没通过审查跟送审,影片就叫地下电影。现在要拍短片了,我不清楚这部短片要不要送审,什么部门接受这个审查,而接受审查后,又由什么部门承担这个业务。基本上一个月的时间都在做询问的工作,但连电影局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处理。最后还是做个特案,审查通过。

说明这类影片一直在发行系统之外,但现在有很多新的媒介适合短片播映。新媒介有个特点就是分众。以前我们看电影是“聚众”行为,一家电影院500人、1000人的都有。新媒介时代在家最多两三人一起看,而在电脑上或手机由于屏幕太小,就是一个人看了。

这些分众新的终端出口,提供了短片很多出路。手机、电脑、飞机、高速铁路的闭路电视都可以播放。这时我们就要去寻找和开拓众多终端媒介来支持短片的发布与展映。从国际上看,支持短片拍摄的主要是电视台这个系统,但我觉得导演们在未来与电信、Internet的公司应该有很多的合作可能性。

几年前韩亚航空举办了个“韩亚亚洲短片展”,也是个竞赛性的影展。这个影展本身就是为航空公司机舱这个终端出口服务的。大量通过初评的短片在航空公司的航线上播出。这个影展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在飞行的过程里,每个观众会收到一个打分的表格,假如在一小时的航程中有四十分钟屏幕的播出,可能有五或十个节目,观众喜欢哪个节目,哪个导演,哪个演员都可以打分。同时航空公司有播出费会返回到制作里,就是买片制度。

我觉得它带给我们一个新思路,就是寻找到更多短片发布的平台。多媒体时代终端的出口变得非常多,只不过我们没利用起来。这时候“中间”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什么样的发行机构去代理,去开拓这些终端出口?”现在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个中间环节。因为目前我们的发行公司无论国营还是私营的,短片一直没在考虑范围之内。我们为什么没有?它不是一个小生意,其实这是个很大的生意。因为短片往往还有另外一个功能,就是可以跟非常多的会展活动、产品发布结合到一起,有很多高端品牌在发布产品时需要很强烈的文化诉求。其实从商业上来做短片是非常有潜质的。

实际上我们的发行体制很容易忽视掉短片。在这样的跨媒介时代里,是作为一个电视产品去申报,还是作为电影产品去申报,没有人知道。因为同样一个产品,既可以是电视产品,但如果是用高清或RED ONE拍的,质量没问题,就又可以在影院放映。当然还可以下载到手机和网络上播出。我觉得有必要梳理清楚一个影像产品进入市场的管理制度,让短片成为一种堂堂正正的电影产品。相对的,作为一个创作者比较保守的看法,今天我们媒介变化很快,就拿电影来说过去的终端出口是影院,现在突然可以卖到卫星电视,突然有了Internet(互联网),可以在Internet上面放,后来又开始有了VCD,VCD变成了DVD,Internet(互联网)的速度提高了,Download(下载)容易了,现在连盗版行为都被网络取代了。

电影美学从未改变

终端出口的变化也叫做多媒介的时代,但实际从视觉艺术的历史来说,美学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比如从最初静止的摄影到活动影像,这真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摄影的时间性是瞬间的,而连续播放影像则有时间性的融入,所展示的人类世界的方法就不一样了。从无声到有声也带来一个很大的美学转变。无声时代为什么电影的实验性比较强,因为没有声音,人们都在想用什么样的“语言”能使电影更好的表达。所以那个时代最多的一个疑问,就是“电影是不是一种语言,可不可以成为一种语言”。当真的电影发出声音以后,电影的文学性、戏剧性就进来的,实验性就减少了,真的是媒体带来很大的改变。

到今天你拿DV拍,拿胶片、高清,RED ONE拍,从美学上大的改变并没有,只是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分众的可能性,观看的媒介、人群分开了,但是美学的思想、概念(电影语言的方法),都没有变,而是不同的媒介本身有一些特点。比同样是活动影像,电视有栏目化、杂志化、新闻性的要求。手机刚可以播放活动影像时,我参加过一个手机影像拍摄活动,这个特点就是因为屏幕小,就要多拍特写,少拍远景,人物的活动都集中在中近景。

回到创作的本原,在这样一个貌似媒介丰富的时代,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或有兴趣参与影像工作的人,还是应该有一个自觉的、完整的影像历史和影像经验的学习,我觉得一脉相承过来的东西太多了,不是因为今天眼花缭乱的影像时代,就已经革新到了跟传统完全断裂,或者跟电影过去的历史完全断裂的程度。它有变和不变,终端出口绝对变了,但是大的美学的特点,并没有太大的改进。很多摄影师不满足于拍照,去做活动影像,我却是个反例。我从拍短片开始一直都在拍活动影像,但最近特别多拍照片,因为我发现拍电影满足不了,需要去拍照片。归根到底,不是一种媒介能取代另一种媒介,或者说一种媒介和另外一种媒介之间有那么大的遗憾,实际上每个媒介自身都有它百分之百的媒介价值。

主题和意识形态没有关系

这一次的南方电影节,我觉得非常欣喜。我觉得这次作者的主题性的明确要比以前我看过的短片好。以前的确是有很多短片让人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反正拿起一个摄影机,非常兴奋、激动,影片中充满了拍摄的激动和草率,很多是语焉不详的,根本搞不清究竟给我们提供这段影像要做什么,是一种什么情绪,还是一种什么情感,或者是什么理念,但是这次我有些印象比较深的,比如拍得比较放松的《体育健将》,虽然只有50秒,但是我觉得它的主题很清晰,由两组动作构成,一个是引体向上,一个俯卧撑,讲影像的可能性和所具有的欺骗性,当它结尾时都是在拆穿影像本身造假的天然的特点。

另一部影片是《吃铁的人》,我觉得导演相当有经典叙事的能力。在这个里面既有全球性的问题——垃圾怎么处理,又有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这些垃圾到了中国的一个小镇。因为这样的社会问题,牵扯出依靠这些垃圾,处理这些垃圾的工人怎么生活。那这些工人的生活,没有停滞在一个社会状态,而是停滞在一种生活的状态。我很喜欢看里面一段:很多人在垃圾堆睡觉、吃盒饭、洗澡。它从一个社会层面逐渐进到一种人生状态,形成美学层面的架构。可以说这是个环保主题,也可以是一个关于发展中国家的主题,同时关乎贫穷、贫富分化、地区差异的主题,这样一个主题还是有导演比较清晰自觉的一个想法。我觉得相对来说是比以前能看到我们能接触到的短片清晰很多。但的确过去的短片或者现在仍然存在的短片里面的确有很多是语焉不详,这和是不是有意识形态在控制是两码事。并不是说一个影片,只有意识形态的强加才必须有主题,而是任何一部优秀的电影,必须有一个主题,这跟意识形态是没有关系的。

(本文根据贾樟柯在“微观社会影像:角色与作用”研讨会发言整理)

猜你喜欢
媒介终端美学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印花派对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纯白美学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完美终端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