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岩等
一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自己饲养的乌龟,为此,我们专门设置了一个乌龟饲养角。孩子们可高兴了,整天围着乌龟转,还给乌龟起了好听的名字“胖胖”。一天早上,大家发现“胖胖”不见了,都很着急,最后好不容易在教师工作室的一个柜角找到了。这时有孩子说:“累死了!”“真麻烦!”“乌龟怎么这么不听话!”于是我召集孩子们讨论:“小乌龟为什么爱往外跑?”大家七嘴八舌地说着,“小乌龟太闷了。”“没有玩伴,想出去走走、看看,散散心。”“怎么能让乌龟不闷呢?”我问。孩子们想了想说:“给它造一座大房子,许多乌龟在一起玩就不闷了。”于是,我们找来一块塑料雨披布垫在下面,用砖围了一个正方形的池子,里面装上沙子,这下,大的、小的乌龟在里面一会儿爬到东,一会儿爬到西,可快乐了。孩子们更开心了,围在池子周围看呀、说呀,舍不得离去。可在第二天,“胖胖”又爬出池子跑了,我们又一次寻找“胖胖”,还好在隔壁班的自然角柜下找到了。针对“胖胖”的再次出走,我们组织孩子们讨论:“乌龟有了家,也有了伙伴,为什么还要出走呢?”孩子们有种种猜测,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是乌龟太饿了,想出去找吃的。“乌龟喜欢吃什么呢?”我又抛出了问题。回家后,孩子们纷纷上网查资料,还请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各种乌龟爱吃的食物,有浮萍、虾仁、小鱼、香肠、乌龟饲料等,有的孩子还抓苍蝇给乌龟吃。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乌龟档案库”,收集了有关乌龟的种类、名称、特征、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的资料。孩子们把乌龟当成自己的宝宝,每天都用心地饲养它们,观察它们的变化,渐渐地,他们的学习中处处有了乌龟的内容。如他们画了“乌龟的世界”“乌龟去旅游”“神奇的乌龟”“乌龟赛跑”等内容寄托了美好的愿望;他们把乌龟们想象成一家人,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他们通过让乌龟赛跑观察乌龟爬行的情形及速度;他们通过观察乌龟翻身,知道了乌龟是利用头“顶”和脚“撑”的方式翻身的。也感受到了乌龟的坚持不懈。最有意思的是,他们通过观察发现乌龟的前脚有5个脚趾,后脚有4个脚趾,这与猜想不一样。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在亲身参与下,有效地获得了知识和经验。关于乌龟的活动还在继续,孩子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关注的面越来越广,探寻的问题也越来越深。
孩子表扬了我
陈建玲
早操结束后,我带领孩子们走进活动室,发现凯凯一直盯着我看,似乎有话要对我说。“凯凯,你有话要对陈老师说吗?”“陈老师,你今天有进步,也应该得一个小礼物。”(在每周末,我都会给一周以来各方面表现好的孩子发一个小礼物。)
凯凯的话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便好奇地问他:“为啥?我哪里进步了?”“老师。您以前做操时有时会和别的老师说话。今天您坚持做完了,而且没说话。”凯凯的话让我吃惊不小。确实,不少教师会利用做早操碰在一起的机会沟通、交流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没想到孩子对此如此在意。平时我们经常要求孩子们做事要专心,却常常忽视自己言行的一致性。在此,我想用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的话来提醒自己和同行:一个教师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言一行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明亮、更加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