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台湾以后再没有王永庆了!美国时间10月15日凌晨,“经营之神”在睡眠中安详辞世。虽然王永庆走了,但他“勤劳朴实”的精神却永留人心。从16岁带着200元闯荡商场,一直到3年前他领导的台塑集团成为营收破万亿元的“两万亿帝国”。
成功非并偶然,王永庆从学会走路起,每隔10年就领悟出一套成功法则,这也将是台湾最重要的资产。
10岁:吃苦耐劳乐观务实
王永庆1917年出生在新店。由于王家几代人都以种茶为生,生活困苦,他才学会走路,就要跟着母亲四处捡煤块拾木柴补贴家用。
直到他7岁,家里硬凑出几个铜板送王永庆去念书。小学念了2年后,父亲王长庚卧病在床,全家生活重担全落在母亲身上。王永庆不忍心母亲辛劳,他边念书边做事,挑水、养鸡、喂鹅、放牛样样来。直到小学毕业,他不得不放弃求学,开始闯荡天涯的日子。
生活如此困苦,王永庆都没有怨言吗?“做事不要有怨言,讲那么多,最后还是要做。做就对了。”王永庆经常这样告诫员工。
20岁:“瘦鹅理论”自我勉励
小学毕业后,王永庆的祖父王添泉告诉他,“种茶这途,吃不饱也饿不死,你是读过书的人,不能困在这里,要出门闯天下。”于是王永庆一个人孤零零到当时台湾嘉义找工作。
王永庆先到嘉义米行打工。他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处处留意老板的每个动作、每句话。每天关门后老板怎么记账、如何核算成本,他都用心学习。1年后,王永庆借了200元,自己当起米店老板。他每天比人家多营业4小时;即使三更半夜,他也亲自把米送到顾客家中。
王永庆之所以如此用心看待米行工作,他自己认为,是受到小时候悟出的“瘦鹅理论”的影响。当时农村饲养的鹅只吃野菜野草,普遍营养不良。于是王永庆向农家收购瘦鹅,然后四处捡菜根与碎米喂食。平时饿坏的鹅看到他准备的食物,就拼命吞食。原本只有2斤重的瘦鹅,最后重量达7斤,这样就能卖个好价钱。
“我喜欢以‘瘦鹅理论来形容今天种种成就的由来”,王永庆拿瘦鹅比喻自己,“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后必须做工谋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弥补不足,这是上帝对我赐福。”。
他从中体会到,企业经营不善,问题不全在员工,而在老板管理方法不当。就像鹅长得不肥,是主人没有将鹅照顾好。
30岁:永不放弃愈挫愈勇
虽然王永庆从“瘦鹅理论”中悟到事业经营与管理的方法,但20岁后的他,事业却不顺利。
米店生意蒸蒸日上,王永庆接着开了碾米厂。但在王永庆25岁时,台湾稻谷因缺乏肥料而歉收,再加上战时日本实施配给制度,集中由一家碾米厂碾米,王永庆的碾米厂只有关门。这是“经营之神”一生中首尝败绩。
隔年,王永庆在嘉义开砖厂,日本警察以“砖厂冒出的浓烟有损稻谷成长”为由,命令砖厂在稻子开花时必须停工。短短2年间。他的事业两度受创,却挡不住他创业的热情。隔年,王永庆开始做木材生意,却因为缺乏经验而血本无归。这几年的时间,可说是“经营之神”一生最黯淡的时期。
三花棉业董事长施纯镒表示,王永庆创业过程历经千辛万苦,靠的就是他永不放弃的精神。这不只是现代人少有的精神,就连我们那个年代,也没人能做得像王董事长一样,那种愈挫愈勇的态度,是他成功最重要的元素。
40岁:洞烛先机勇于挑战
王永庆这位赤手空拳的农民子弟,终于靠木材生意发了家,展现了经营实力。但后来竞争者越来越多,王永庆决定退出木材业,选择他自己完全外行的塑胶产业。
当时政府推出了工业发展计划,包括利用美援兴建石化工业的基本原料“聚氯乙烯”。但是政府找不到人执行计划,就开始调查往银行存款最多的企业家。“王永庆”这个陌生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上。官员硬着头皮询问王永庆参与投资的意愿。
勇于接受挑战的王永庆一口答应参与。
1954年,他和赵廷箴合作筹措了50万美元创办台塑。3年后投产,首批产品100吨只卖出20吨,但王永庆仍下令扩大生产。合伙人纷纷退出,他却变卖家产让台塑成为独资企业,并成立南亚塑胶公司,跨足塑胶产品加工业。
王永庆回忆,挑战来了不能闪避,“只要确认走在商机前面,就要勇于面对”。
这样的理念,造就了现在的台塑王国。
50岁:以省为基勤劳朴实
中年的王永庆,已成为台湾重要企业领袖。但财富对他而言,却有不同的意义。“赚1元不是赚,省1元才是赚。”一如童年时期克勤克俭,王永庆坚持用“省”来奠定台塑集团的价值。“勤劳朴实”也成为王氏家族的家训。
用了30年的地毯舍不得换;一条毛巾用到破烂还舍不得丢;纸张不但要双面利用、正面四边留白也要利用……
60岁:跨区经营放眼全球
上世纪70年代,王永庆决定带着台塑往全球市场迈进。1976年,南亚塑胶公司在印尼成立分公司,首度海外投资;两年后,又在美国成立台塑美国公司,当时他已经62岁。
不过他却在1992年碰到钥子。当时,王永庆打算到大陆打造石化王国,也就是“海沧汁划”,却被李登辉的“戒急用忍”政策阻挡。这严重阻碍了王永庆的计划。他甚至负气赴美不归……
王永庆赴大陆发展的举动,带动了台商赴大陆投资热潮。王永庆也开始将大陆投资化整为零。
70岁:勇于尝试求新求变
虽然“海沧计划”成为王永庆最大的遗憾,但王永庆求新求变的精神,在70岁左右完全发挥。他带领集团进入高科技领域,兴建起一个全新的电子半导体王国。
王永庆70岁时,长子王文洋担任南亚第四部经理,投资生产印刷电路板,逐渐打出了知名度。于是,王永庆决定让这项事业从南亚分离出来,成立南亚印刷电路板公司。之后,台塑集团又成立福懋科技,台湾小松电子等。
80岁:知恩图报回馈社会
过去许多人都误认王永庆严苛、无情。但在他过世后,“王永庆知恩图报”、“王永庆对员工关怀”等小故事,却一一被报道;他对社会的贡献也逐一受到检视。外界回过头来才了解,他为社会做了多少事。这也说明了王永庆的真正成功之处,绝非仅在企业经营。就像萧万长说的,“王永庆是位很有爱心的企业家”。王永庆的历史定位将重新定义。他认真经营人生的态度,使他成为一位真正的成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