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世翠 于 艳
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存在着种种弊端,其中之一是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轻视乃至忽视了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发展。表现为实行整齐划一的模式化教育,只重视知识的掌握,忽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培养,造成学生被动地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吃不好”,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动手与实践能力差,参与意识与能力不强等。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计算机专业课教学中实践了班内分层教学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了解学生,合理分层
班内分层教学法是适应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一种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要分层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合理分层。教师通过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回答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的成绩及相关学科成绩等因素,结合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操作技能水平、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优等生)、B(中等生)、C(后进生)三层,登记造册。具体分层时采取学生自报、相互评议、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每个学生处于哪一层次水平。学生所处的层次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提高水平,进行机动调整。分层的目的是对各层的学生都顾及到,便于教师辅导,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班内分层教学,在座位编排上,也要便于分层辅导和学生的相互讨论、相互帮助和促进,后进生学生的座位应排在教师最易顾及到的位置,便于教师随时对其进行指导、帮助和督促。
二、针对分层,课堂施教
首先,教学目标分层。教师要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例如,在《网页设计》教学中学习“表单”一章时,笔者这样设计教学目标:全体学生要做到明确表单的功能,能在网页中插入各种表单对象,要做到能仿照完成交互式网页的制作。B层的学生要在此基础上能独立完成交互式网页的制作,A层的学生对于交互式的网页要做到独立设计、独立制作。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起点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基础目标(中等生达到)、提高目标(优等生达到)。
教师在备课时,从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到教具的准备都要考虑到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教案以面向中等学生为基点,增加对高层次学生的提高要求和对低层次学生的补差要求。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兼顾“提优”、“补差”。
其次,分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结合目标,上课时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预习作业进行演示讲解。例如,《网页设计》中讲“超级链接的创建”时让B层的学生对知识进行演示、分析、讲解,A层的学生给予归纳、补充、总结,c层的学生重复操作。这样,既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理解、掌握、消化知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参与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实习、就业打下基础。另外在分层教学展开时,在各层之间引进竞争机制,同样的问题要求各层用不同的时间完成,不同难度的问题要求各层学生用同样的时间完成。这样,更能让学生在参与竞争中把知识学会、学牢、学活,增强了学生敢于竞争的能力,也能更好地调动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纠错解难、补充点拨,这样课堂上学生参与争相发言的局面就会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想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久而久之,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既教给学生以“鱼”,也授之学生以“渔”。
最后,实践操作,分类提高。对于实践操作,是一人一机展开的,这样更利于分层教学。在实践操作练习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各层练习题,学生一边练习,教师一边个别辅导。c层的学生做基础题,遇到困难时,教师要热情鼓励,耐心指导,帮助他们补漏查缺;B层学生完成提高训练题。教师要帮助他们形成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方法;教师要指导A层的学生进行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开发他们的智力。这样使全班学生都受到必要的能力训练,达到学生的全面进步,各自提高。
三、作业批改、课后辅导,使分层次教学深入
对于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要有针对性地抓好两头学生。教师可以让A层的学生积极参与帮助B层、C层的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这样既可锻炼A层学生的独立作业能力,也能增进三层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再一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班级实施分层教学,充分考虑了教学对象的差异性,面向全体学生,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正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分层要注意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不要让学生因不能接受自己所处的层次,而产生厌学的抵触心理。二是分层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备课,把握住立足中层,补差后进层,发展优等层,面向全体学生展开,不要偏离方向而顾此失彼。
以上是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分层次教学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和体会。在教学中怎样运用好分层次教学,还包含很丰富的内涵,有待今后在教学中继续努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