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岩
把9月14日设定为我国的网民节,中国3.38亿网民似乎对这个专门为他们设立的第一个正式节日热情不高。网易的一个在线调查显示,近5000名接受调查的网络用户中,只有50人说自己知道中国网民节,而逾98%的人从没听说过这样一个节日。
跟这些网友一样我们对所谓的“网民节”也是茫然无趣,茫然于网民节是干什么的,茫然于网民有何权益,又有何义务?我们更无法知悉在这个节日里我们到底能找到怎样快乐或者可以挖掘出什么纪念意义?鉴于此,过这样节日还有何趣味可言,这也就无怪乎网友漠然视之,淡然处之,在内心发出无奈而脆弱的喊道:“俺们‘被过节了。
审视众多的节日,西方情人节在我国倒是深入人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一是,西方情人节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发达。西方“情人节”之所以能成为风靡全世界的节日,这与西方国家的国力较强大和文化较发达有一定关系。二是,西方情人节有一个统一的且适合都市年轻人的活动作为“节日载体”。在西方“情人节”里,有情男女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的“节日载体”简单而浪漫。
反观新兴的网民节,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少深厚的文化精神内核,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陶立瑶说:如果一个节日没有文化内涵它是传不下来的,所以我觉得现在这种节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淡化,将来可能会退出历史舞台。其实,流传至今的众多节日,每一种节日都有自己的独特精神内涵,如传统的端午节弘扬的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中秋节凸显花好月圆亲人团聚;而“教师节”推崇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儿童节”提倡儿童权益保护,“妇女节”提醒我们男女平等的权利,可以说,无论以民俗为主题还是以“身份”为主题的节日中,都是有节日精神内涵。找遍首个网民节的所有宣传资料,找不到一点关于网民节的精神内涵。这无疑是众多网民漠视该节日的原因。
二是没有承载这个节日的“活动载体”,在网民节里,网民没有特别用来互相传递感情的特色活动,没有像情人节一样拥有互送鲜花、巧克力这样别具匠心的过节方式。此次网民节展示的活动,无论是主办方办理一些网民节活动,还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诸如“博客大赛”、“输入法大赛”、“创意大赛”之类的活动,都是日常活动,且其性质很商业化。
网民的组成不同,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地域,甚至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网络看似无界限,似乎可以任意邀游交友,实际上每个网民的上网习惯基本固定化,形成了一个个网络圈子。把这有着无穷差异的网民们“打包”成一个群体,除了在称谓上方便顺口,并没有太多的意义。而让不同的他们去过一个相同的节日,也就如同观看众口难调的“春晚”一样。
即便没有网民节,也不会改变网民的生活。何况,这个所谓的“网民文化节”,从过节方式到奖项设立,都没有更多新意。因此,“网民文化节”遭到了草根网民的冷淡,也并不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