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60周年报道:互联网整合的爆炸力

2009-11-18 04:49孙光海
网络传播 2009年11期
关键词:网络媒体网民

肖 珺 孙光海

借助奥运和国庆60周年,中国互联网到了一个变革的时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互联网独具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力,彰显出网络的整合爆炸力!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是中国综合国力攀升的缩影,盛大的场面给许多人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中国网络媒体在60周年国庆报道中多媒体、多互动形式的成功应用,为中国互联网成为主流媒体赢得了全球媒体认同。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不仅记录、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还承载和推动了民间活力的蓬勃日兴。网络媒体在国庆60周年报道中,以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专题涵盖了新中国的60年记忆、60年变化和60年精彩瞬间等,彰显了国家实力,吸引了大量网民参与互动,共同见证新中国60年的风云变迁。

经济危机中的世界正从坍塌的市场中艰难求索复苏之路.新中国穿越了60年山河巨变的岁月,再一次挺立于新的历史起点。60年过去,我们和我们所处的世界,经历了太多的冲突与坎坷,在发展与变革。6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改天换地的社会革命,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世纪里世界巨变的结果。我们从遥远的历史中走来,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未来的答案。

伴随互联网在一次又一次社会事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互联网早已不再局限于精英们用于远程联网和国际通信的技术平台,它已成长为普通民众了解社会进程、参与公众讨论的意见市场,互联网业已成为社会各方进行信息传播和社会动员的行动领域。

大家知道:同样的资源,通过不同的组合,产生的效能完全不一样。古代,孙膑赛马就是这种思维的典型代表。整合,即“借力”。通过借力,产生效能倍增效应。同样,互联网世界的国庆报道完全体现了网络的社会功能和重要性,这些不断冲击人们感官的海量报道向世界描绘出一片红色的欢庆海洋,更试图凸显在这海洋中昂首游弋的国人图谱,这是公众介入后的众民狂欢,更是互联网整合下的幸福景象。亿万网民的“中国一日”

在国庆前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指导下,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中国宁波网、中国江苏网、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60家网站共同举办“中国一日”活动,决定在9月19日这天,网民敲击键盘、拿起手机、操作录相机,写出自己的真实经历、拍下身边的场景片断,共同记录“9·19”这个普通“中国一日”的24小时脉动。

9月19日是365天中的普通一日,或许没什么特别,主办方通过一幕幕鲜活的人生瞬间,一阵阵深切的心灵感悟,一曲曲动人的中国故事,留住点点滴滴的中国声音,见证共和国一天的轨迹,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全景中国。主办方表示,活动旨在通过网友记录“9月19日”自己或他人在某一地、某一时、某一刻的真实经历、场景片断或心得感悟,展示中国日新月异的勃勃生机,展现中国人民精神饱满的生存状态。

“中国一日”网络作品大赛共征集文字、图片、动漫、音视频作品87万多件,网民点击量累计3.6亿,网民跟帖、留言180多万条。网站还通过论坛、博客、播客(视频分享)等互动平台,开展“爱国歌曲大家唱——我为祖国献支歌”、“我和我的祖国”网络作品征集、“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等60多个网络互动活动。

该活动在互联网上迅速开花,各大主办网站纷纷开设专题在显著位置推荐,邀请网民广泛参与,在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以“中国一日”作为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关网页约696000篇;在全球最大搜索引擎谷歌以“中国一日”作为关键词搜索,获得约三千两百万条结果。

民意高度关注下的新闻策划

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是中国民众高度关注的新闻事件,也是各网络媒体积蓄已久的新闻选题。作为既定的新闻选题,各网站在进行新闻策划时都掌握了充分的资源。

首先,数量庞大、热情高涨的网民是互联网国庆报道的能动参与者。截至2009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38亿,其中,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2亿,占总网民数的94.3%。此外,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也已达到1.55亿,占网民的46%,半年内增长了32.1%,增速十分迅猛。这些数据标明,中国网民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已具备了宽带、手机上网等技术路径参与互联网国庆报道。另一组对国内100个网络媒体样本的调查显示:国庆前夕(从6月份到9月初),互联网上关于国庆60周年的相关话题报道达2781篇,网民评论达23841条。

网民高涨的爱国热情在10月1日这天得到极大的释放,据万瑞数据报告显示:在2009年9月25日至2009年10月8日期间,共有5866万的网民访问了参与监测的“国庆60周年专题”,一共带来了超过三亿的页面浏览量;平均每个用户访问5.13页。这说明有近20%网民选择通过网络的方式,了解并参与到这个重大的时刻中,各家网络媒体对国庆60周年的全程报道的传播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国庆当日到访者数呈现为最高值,达到1206万人,而10月1日国庆节过后,仍有大量网民对国庆专题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

第二,网络媒体精心组织,并得到各方力量的积极配合。针对祖国60周年庆典的重大选题,各网络媒体都组织了精兵强将,希冀展现报道实力、吸引公众关注。据统计,截至9月30日,重点新闻网站和主要商业网站共开设国庆报道专题845个,转载新闻稿件3.7万多篇,图片2.2万多张,视频1.2万段,在网上形成了喜庆新中国60华诞的强大声势。

第三,倾力打造国庆专题,策划总量之大、专题类型之多令人吃惊。国庆相关报道的策划总量之大、专题类型之多令人吃惊,但专题类型间边界不清,内容重复、彼此交叉的现象也比较普遍。总的来看,国庆专题类型大致可分为:A.回忆类专题:其中有以时间(年份、年代)为主线,梳理60年来各时段的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特征等的专题,也有按报道内容划分为政策、经济、军事、外交、科技、交通、文化、教育、生活、体育、人物、消费品、时尚、娱乐等各个领域60年进步、成就的专题;B.访谈类专题:比如企业家、经济学家谈60年、历史学家眼中的60年、大师访谈、将校大点兵等各种类型;C.互动类专题:除了传统的祝福签名、博客集锦、图片征集、视频上传、投票等互动类专题外,还出现了手机上网、小游戏、播客视频秀、虚拟人生等新型的互动类专题,另有少量网站将相关互动专题延伸到网络拍卖等电子商务领域。上述三种专题中,互动类是各网站展示创意、争夺注意力的重点类型。此外,搜狐网还颇有新意地推出了一个以畅想未来为主题的“2049:跨越百年的梦想”,让十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想象新中国成立百年时的中国图景,既让人们思考当前的社会问题,又对未

来中国充满梦想。

第四,寻找自我特色、突破类型局限,各大网站都试图推陈出新。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具备新闻采访的独特资质,它们立足国家媒体的资讯优势推出了许多权威、独家的新闻报道,并强化了多媒体、多终端、多语种的网络新闻报道特色。新华网制作了声势浩大的“大国崛起之甲子华诞”,对国庆庆典进行了全时段、全方位、全领域的立体直播和滚动报道,有意识地丰富了多媒体直播专题的表现方式,其推出的“阅兵庆典”、“群众联欢”等直播专题中,除了视频直播,还融合了大尺寸图片和文字的实时滚动报道、史料视频集、手机新媒体、评论、网友互动专区等多种报道形式,让网民充分感受到多方位、立体感的国庆庆典。人民网描绘的“中国图标”充满设计的美感,专题集以坐标的形式出现,横坐标为年份,纵坐标为几大专题页面,用户通过点击坐标上的点得到不同的专题,其原创评论栏目“中国声音”云集了《人民日报》评论、网站“人民时评”栏目、强国博友言论、专家言论、媒体评论、网友热议、手机评论等多种类型的言论,集中展示了公众意见。央视网则充分利用中央电视台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全程直播庆典的电视媒体的“垄断特权”,创建了“中国盛典:新中国成立60周年网络电视台”,直播、点播多种形式并存,当前、历史各类精彩视频资料十分丰富,特别是1949到1999历次阅兵的视频节目尤其令人欣喜。

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作为商业网站一直在网民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他们延续整合合作网站新闻报道的一贯作风,创新主题设计、强化互动模式,试图在资讯的广度、深度和灵活性方面有所突破。新浪网推出的“百年中国的新生与变革”创新地以岩石的土褐色为基调,区别于绝大部分网站的红色主调。其专题分类和栏目设置非常清晰,形成了以新闻中心为主导,新浪网各频道(财经中心、娱乐频道、体育频道、博客读书、女性频道、视频播客、房产汽车旅游)为辅助报道方阵的整体框架,各频道推出相关的子专题,如女性频道推出的“服饰变革大调查”,30多个子专题都有序地呈现在专题主页上,形成了一个历时、完整、全面的报道框架,从而显示出新浪在内容设计上出色的把控能力。搜狐网的“追寻现代中国”则表现出形式的全面创新和内容的冷峻反省,西方现代的背景音乐与展现历史的专题页面诡异地结合在一起、“回望历史瞬间”的客观和理性让人在喧哗的欢呼声中神经紧绷、“虚拟人生”和“旧报新读”的时光隧道让历史返回到当下,搜狐的整体报道表现出卓然不群的特质,令人过目不忘。腾讯网“中国传奇”页面设计现代、耀眼,QQ个性签名档中的“挂灯笼送祝福”等栏目设计都充分利用了腾讯无人比拟的用户优势,从流动人口看国家风云变幻的“流动中国”创意十足,小人物命运与大时代变迁的患难与共盲人入心。

“中国”点亮互联网

今年国庆节期间,诸多主流新闻网站都在国庆报道专题网页集体启用了相应的“中国”域名,成为今年国庆报道互联网的一大亮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展示新中国60年沧桑巨变,让3亿网民更便捷、更快速查找、访问和了解国庆相关新闻报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倡议为重点新闻网站的国庆专题配备专属的“.中国”域名,以拓宽各大新闻网站的国庆专题访问入口,扩大网站国庆专题影响力。此提议一经提出,得到了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等网站的积极响应。

网民在地址栏输入“祖国60周年.中国”就进入新华网“大国崛起之甲子华诞”国庆专题;输入“60国庆.中国”即可快速查看人民网“中国坐标”国庆专题报道;输入“国家的新生与变革.中国”即可翻阅新浪网“百年中国的新生与变革”国庆专题;输入“追寻现代中国.中国”即可饱览搜狐网“追寻现代中国”的国庆专题;输入“中国传奇60周年.中国”,腾讯网“中国传奇”国庆专题即刻呈现在眼前;而输入“建国六十周年.中国”即可进入视频网站天线网(OPENV)搭建的高清国庆影视直播专题。

从各大网站的反馈来看,启用国庆报道“.中国”域名受到网民们的普遍欢迎。新闻网站国庆专题配备专属域名,不仅可以为国庆报道增添科技创新色彩,也更好地促进了国庆庆典新闻的传播。业内人士表示,这不仅有助于网民更方便、更快速地获取国庆新闻信息,而且有助于增强广大网民对祖国繁荣兴旺的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重点新闻网站的国庆专题配备了专属的“.中国”域名,拓宽了各大新闻网站的国庆专题访问入口,让网民更便捷、更快速地查找、访问和了解国庆报道,更扩大了网站国庆专题的影响力。“.中国”域名作为在全球互联网上代表中国的中文顶级域名,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性和中华民族特色,作为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汉字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产物,“.中国”域名理应担负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重任,成为沟通和连接3亿网民与各类互联网应用的桥梁和纽带。

强化互动意识中的报道创新

网民的高度关注、参与热情和多元化选择与网络媒体的海量报道、争夺眼球和创意性报道高度契合,从而使得顺应公众参与热情、拓展网民互动渠道、创新报道呈现形态成为各网站的竞争焦点。

对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的互动类专题形式及数量进行了粗略统计(如表一)显示,各大网站都十分重视在国庆报道中融入互动技术,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从绝对数量上看,新闻网站(新华网、人民网)设置的互动栏目略高于商业网站(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但从互动技术呈现和栏目创意上看,新闻网站的表现总体逊于商业网站,特别是搜狐网和腾讯网的创新之举。

技术创新。这次国庆报道涌现出许多独具匠心的互动形式,引领网民全方位了解新中国60年的各种成就。人民网推出“武器许愿馆”的在线互动小游戏,点击进入“我要许愿”的页面后,就可以通过在线武器配件库组装属于自己的另类阅兵武器,并伴随自己许下的心愿在众多网民编制的武器“星空”中邀游。类似全球畅销游戏《模拟人生》(The Sims,),搜狐网推出了《虚拟人生》的互动游戏,网民在外语歌曲的陪伴下,将自己化身为“男”或“女”的某个角色,选择进入自己指定的历史时期并选择自己的身份(比如做商人、工人还是知识分子),随着游戏的一层层深入,网友会发现自己的命运一步步发生着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变化。这种类似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人们在中国政策60年变迁的时空中慢慢走过,独自品味“这就是人生”的历史感悟。

内容创新。在资讯海量、选题重叠的新闻策划中找准网站定位实在是巨大的挑战,我们调研发现,内容创新是在竞争中胜出的必然路径。面对所有网站均发起的送祝福、发寄语的互

动专题,新华网于“十一”清晨在论坛中发起了《国庆60周年大阅兵,网友向胡锦涛主席致敬》的讨论,“欢迎大家一人来一句”引发了热烈的跟帖。腾讯网在QQ用户中策划了“我是传奇”的全民日志行动,邀请网友以写文字和上传图片的方式,回忆自己或是家庭的60年,追忆最难忘的故事,编辑历史上的公共事件,不到2个月的时间,该策划就吸引了215万个网民的参与,发表了近8.9万篇文字稿件。难能可贵的是,在内容软化、娱乐充斥的内容创新中,搜狐网推出了系列以理性反思为主旨的网络专题,如《呐喊:一个民族的救赎》,将影响中国历史的不同人物的话语进行了梳理,再配以素描的头像和略显忧伤的背景音乐,不由令人警醒;“回望历史瞬间”则定格1949年来每一年的历史事件,没有闪躲、没有回避,以历史幻灯组图配以解说的方式反省国家曾经走过的道路。这些内敛、反思的严肃报道在一片整齐的欢呼式报道中鹤立鸡群。

形式创新。互联网国庆报道已然实现了不同媒体形式间的融合创新,对网民需求的引导和满足成为形式创新的主要动力。一是特别重视采用图片和视频报道。据网易调查显示,图片报道、视频报道分别以64.2%、46.2%的高票率位列网民“喜欢的国庆专题报道形式”的第一、二位。在喜欢视频的原因中,选择“视频即时性强”的占到51.7%,紧跟其后的就是“画面流畅”、“播放流畅”。可见,对直观性强的图片和视频的浏览喜爱是网民普遍的需求。因此,各大网站不约而同地加重了对图片、视频报道的力度,新华网“十一”当天发表中英文图片6000余张、视频时长2100分钟;腾讯发表了千余张高清大图和60组幻灯图,转播和节选的电视视频达200多条。二是开发手机互动媒体的报道潜力。各大网站基于手机上网群体的不断扩大,纷纷开始尝试国庆手机报道服务。新华网开辟了“手机访谈”、“手机互动台”、“非常小编”等栏目实现点播、下载、存储、搜索、分享、互动等手机媒体全功能报道,开辟短信、WAP机互动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新华网还首次向手机用户提供音频服务,用户打开手机里的音频标题,就可收听语音报道,大大增强了手机用户的现场感。

西方网络媒体的应景式报道

互联网是天然的国际性媒体,其报道内容伴随鼠标的点击就可直达世界的任一角落,因此,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对中国的关注点,进而加强中国网络媒体的海外影响力成为我国政府的迫切任务之一。我们选取持续关注中国的英国经济学人网、金融时报网、BBC网,以及美国的纽约时报网、CNN网为分析对象,试图一窥西方互联网世界中的中国国庆报道。我们以“中国60年”(China 60)和“中国阅兵”(China Parade)为搜索关键词,检索到经济学人网4篇、金融时报网3篇、BBC网2篇、纽约时报网6篇、CNN网3篇,共计18篇报道。总的来看,与我国网络媒体扑面而来、排山倒海的国庆报道截然不同。

这18篇报道分别采用了文字新闻、文字评论、图片报道、音频报道、视频报道、文字+音频报道、文字+音频+幻灯片报道、图片互动信息、聚合性报道(聚合了文字、视频、照片、幻灯片等多种形式)等九种表现形式,其中以文字新闻和评论最多,共计10篇,可见,西方对中国国庆报道主要停留在静态报道层面。此外,共有12篇互联网报道发表在10月1日、2日两天,其余均发表在“十一”前夕,这表明西方网络媒体对国庆报道仅为集中的应景式报道。18篇报道主题中,关注阅兵的报道13篇、中国发展问题的9篇、观点转变现象的6篇,表明西方媒体高度关注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西方媒体这些报道的内容涉及中国社会问题的29个不同层面。从消息来源看,国内媒体和政府机构的网站是18篇相关报道中涉及中国问题的主要消息来源,新华社仍然被引用得最多(9篇),中国国防部网站(2篇)、中央电视台(1篇)被少量提及,其他报道则未能具体指明消息来源。

这些报道基本都认可国庆阅兵的盛大壮观、承认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在应对金融危机时的作用,有报道指出,中国在金融危机、外交、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世界也将中国视为崛起中的大国。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国庆系列展示虽然凸现了中国60年来的变化,表现出中国观念的逐渐转变,但中国社会的日益物质化、社会贫富分化等将成为西方互联网世界持续报道的话题。

我国互联网世界的国庆报道呈现出热闹的狂欢景象,各大网站均以满足网民需求、服务网民参与为创新出发点,从而争取民众的关注和点击。值得嘉许的是,网站以人为本的互动设计已从理念迈入实际运作,从单一充实到多元化功能,使得互联网成为众民狂欢的公共空间,得以描绘“我和我的祖国”的幸福时空。但不足的是,各大网站在新闻策划、主题设计上仍显雷同、创新不足,在内容选择、互动挖掘等方面仍显保守、形式单调,而在报道精神上则普遍缺乏内省的勇气和展望的理性,类似搜狐之类的互联网报道未成气候。

上个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世界媒体高峰论坛上,以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成为热点话题。网民不只是网站的受众,同时也是参与者.不只是互联网媒体的浏览者和使用者,事实上,网民正以极高的参与度成为重要的内容发布者,并成为主要驱动力之一,影响着媒体的走向。

通过国庆60周年的报道,再次验证了网民原创力的新闻价值。新闻信息也不再是由记者们单方面来“制造”,而是多方位的传播与互动。蓄积3.38亿网民的中国互联网,不仅向世界展示了13亿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更成就了中国互联网的新闻价值,让中国网络媒体屹立于世界媒体之林。

猜你喜欢
网络媒体网民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净化网络媒体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作用初探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网民心理与风险沟通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
网络媒体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微博舆论中网民信息互动的扩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