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09-11-18 04:49
网络传播 2009年11期
关键词:侨报长安街本土化

外媒中国本土化新特征

10月8日到10日,世界多家媒体的首脑在北京聚会。这次聚会是多种利益交汇的结果。对于传媒大亨默多克和众多外国媒介首脑来说,与中国高层面对面,劝说其改变全球化媒体策略,从而能够进入中国巨大的媒介市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面对全球化,观察全球媒体的发展可以遵循三个基本逻辑:其一是意识形态逻辑,在这个逻辑之下,媒体要实现本土化的目的是传输特定的思想与价值观念,改变受众头脑中的原有意识形态框架,在普遍意义上可以叫做“宣传”;其二是资本主义扩张逻辑,这种逻辑要求媒介根据资本要求,实现广泛的受众覆盖,并以适当盈利模式攫取尽可能多的回报;其三是理想主义的逻辑,这个逻辑中的媒体定位是不带有任何定向功能的中介,它拒绝功利主义假说,认为全球应该在“无疆界”中实现人类真正的无障碍交流。

近年来,大量的外国媒体开始花费金钱和精力开办中文网页,是外国媒体在中国本土化的一个新特征。而在其中,《金融时报》的中文网创办在某种意义上恰逢中国深度开放之时。从国庆报道看,其给中文读者一个新的观察和认识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视角。

一、秉承了匿方的客观式报道模式。《金融时报》报道的客观性在西方有些名气。其中文网站的新闻消息多由英文报道翻译而来,由此也承接了原有的报道框架和模式。但也因此,其原有意识形态框架逻辑感仍然很强。报道中柔性信息缺乏,部分信息呈现进攻性。

二、新闻信息的差异化竞争。中文网目前的“金融”和经济性由于其新生性还不够强,因此网站更多吸引眼球的方式是提供与国内中文媒体差异性的信息和独特的视角。这种信息差异化的做法虽然不新鲜,作用应较为明显。但是,如何把握这种信息的安全与平衡,尽量减少对中国现有政治模式可能的伤害,值得思量。也许,服务性更应是其重要的选择方向。

三、本土化的两个层面及其问题。跨文化传播的要义在于消除视读理解中的障碍与误区。在技术层面,金融时报中文网初期多在中文阅读习惯、特定受众信息摄取偏好等层面上下功夫。但在内容层面,其关于国庆60年、国庆阅兵的报道(包括后续报道)从内容选取看,过于强调差异化和独特视角,在某种程度上却增加了跨文化传播的障碍,也使得内容安全性成为一个问题。

四、本土化的评论性稿件及其约取。这是金融时报中文网的一个特色。美国很多媒体完成国际传播任务的很重要方式就是寻求本土的撰稿人。《金融时报》的内容品质高于多数美国媒体,但是传播策略上却仍欠火候。从60年相关撰稿人的选取上,过于强调非主流语态。

外国媒体的中国本土化不但要适应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要求。中国当今的主流文化状态正处于一个整合变化时期,革命、政治、市场、公共,人文、社会、学术等多种文化博弈状态鲜明。因此,本土化要在引导与适应之中找到一条柔性发展的道路。

当然,金融时报中文网在跨文化传播与本土化技术层面上纵然存在着种种问题,其生存和发展就说明了一个更为宽容的国家与更为自信的民族心态。(北京张毓强)

侨报网凸显的中国长安街

国庆节前,从友人那里第一次知道“侨报网”的存在。当我迫不及待地通过邮件中的链接,展开“侨报网”的国庆专栏版块时,大幅卫星照片上,写着“一条长安街,60年复兴路”的大字映入眼帘。网站别出心裁的版面设计,凸显着长安街在中国的特殊地位,而那十六座彰显着中国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在历史的长街两边巍然矗立,夺人眼目。

我曾多次漫步在古老而辉煌的长安街上,仿佛是翻动着一部历史的巨册。此刻,我的记忆再次与“侨报网”上的长安街重合起来。在中国,在北京,长安街与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她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化。

看着网页上的照片和文字,我的心热烙起来。坐落在长安街正中央的天安门城楼,毛主席曾在1949年10月1日,洪亮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在今年的国庆节,长安街迎来了第十四次阅兵仪式,向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钢铁阵营和最新的武器装备,充分显现了我国的强大国力和精湛的科研水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位于长安街西段,此中展现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军事历史,文化及武器装备。“侨报网”则详细地介绍了新中国60年的军史和海陆空三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1950年的抗美援朝、1958年的炮击金门……这些事件对于我这个年轻人来说,都是神秘而又陌生的。

围绕长安街的经典建筑,“侨报网”都分别以照片和文字,于以详尽而生动的介绍,如国家大剧院、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复兴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角度,以新中国60年的发展和变迁为背景,讴歌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锐意复兴、创新开拓的精神风貌。对长安街的整体报道,客观而真实,高屋建瓴,重点突出,可以看出编撰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和细如丝缕的编辑风格。

同时,“侨报网”的文字和照片,注重个体生命在60年沧桑巨变中的深切感受,以点衬面,巨细结合,增添了许多可读性、可观性。如关于电报大楼的描述,概述了建国60年来通信手段的变迁:70年代的老电报;1982年北京街头出现第一批投币式公用电话;1983年上海开通第一家寻呼台,“BP机”进入中国;1987年第一台手机“大哥大”在中国开始使用;2008年8月,中国已拥有超过6.1亿移动通信用户,手机普及率达到45.6%。基本上每两个人就有一部手机。

“一条长安街,60年复兴路”分明是新中国60年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株洲聂耶)

莫要冷落“中秋节”

“中秋节”热热闹闹的来了,但似乎只反映在超市里堆积如山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上。庆贺佳节的载体——人,普遍感觉“节味儿”淡了,过中秋和过星期天差不多。

“中秋节”对于人们而言,更是尊老节和团圆节。人们感到过节的兴趣不高味道不浓,折射出的似乎是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滑坡及亲情的淡漠。寻根溯源,背后隐藏着的应是源于农耕时代作为民族精神表达之一的中秋传统文化被边缘化的现实。提高大众对“中秋节”的兴致,热衷于弘扬和传播中秋文化,宣传媒体负有不二的责任。网络媒体作为目前受众最广的传播互动媒介,无疑责任重大。

浏览网络上中秋文化的媒体资讯,不难发现,内容洋洋大观,但基本是针对中秋文化的说明、介绍及各地风土人情的报道,像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自顾自的照本宣科。中秋节是亲情联络的代表性节日,离开亲情的传递,中秋文化几乎就黯淡无光。而网络上恰恰缺少的就是中秋亲情互动的相关资讯。

现在,由于时间上的巧合,中秋和十一黄金周往往连在一起。网络上报道“国庆中秋旅游”的信息层出不穷,但给人的直观感觉就是提供多元化的休闲娱乐方式,让人们去游览青山秀水大漠戈壁,进而刺激其消费。如果换种方式,网络媒体着重倡导或报道诸如举办国庆中秋“亲情之旅或团圆之旅”等活动,是不是能与时俱进,即满足现代人多元化的生活需求又把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建立和谐家庭的理念融入其中,从而加速对中秋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作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激发出网民对中秋文化的兴趣,无疑是把中秋文化带上了信息传播的快车道。然而,我国的网民年龄结构较轻,他们对中秋文化的了解和尊重不够深入。网络媒体如果多些“老少共享天伦、家人欢聚”等相关的中秋资讯报道,会潜移默化地激发他们的中秋情结,进而珍视尊重传统节日,传承亲情共融的传统美德。中秋只有与亲情共存,才会有不朽的生命力。网络媒体在这方面多下些功夫,无疑是给年轻的网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同时,网络媒体也要推陈出新,不要拘泥于单向的资讯宣传普及。譬如,有效地整合中秋文化资源,侧重中秋节公益性广告的制作,利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动漫手段及网上论坛、公益讲座,形式多样的介绍中秋文化的丰厚内涵、文化地位和现代价值,让大众对自己的传统节目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由知之、爱之转为传之。

可是,这种与中秋文化有关的网络内容可谓凤毛麟角,层出不穷的却是与之有关的商品文化。如果能把“中秋节”打造成像网上“春节”、“元旦”一样拥有大量受众的活动,中秋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应该就不会受到冷落!(北京木伦)

猜你喜欢
侨报长安街本土化
祖国在长安街上赶路——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国《侨报》董事长遭枪杀
春分的秘密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县域乡讯媒体的报网融合探索与实践——基于《青田侨报》的思考
西德侨报与德国华侨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长安街上赛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