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宗德凤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通过不同的物质形态记载着思想、情感、经验、技能、知识等包罗万象的信息。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自公元前722年春秋时代以来,没有一年的编年记录缺失。这正是得益手以书籍为载体的信息传播。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后,书籍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得以大量复制,直接促进了欧洲社会文明的发展。
书籍设计伴随着书籍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书籍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古代书籍先后经历了甲骨、石、帛、木版、简册、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艺术形态。外国古代书籍也经历了莎草纸、泥版、蜡版、羊皮、贝叶等艺术形态。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科技条件下,无论记录文字等信息的承载物是什么,无论装订方式、印刷方式、书籍形态怎样演变,书籍信息传达的基本功能是恒久不变的。
长久以来,人们大都将装帧设计的概念理解为针对书籍的装饰艺术,而事实上书籍信息的再设计才是书籍设计的宗旨。
“装帧”一词来源于日本,丰子恺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最早在上海《新女性》杂志上使用,其最初的涵义指的就是书籍的封面设计。随着“装帧”一词渐渐被人们接受,成为社会与出版界专指书籍美术设汁学术名词的同时,也越来越显现其局限性。许多人将其定格为书籍封面的装饰美术,直到20世纪60年代,我国出版的众多平装书都只有封面设计,封底多是空白。封面设计的形式也很单一,多是书名字配张封面画。设计上多以装饰性图案为主。随着我国书籍艺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书籍设计师们开始提出书籍艺术的整体设计概念,“装帧”也就不仅指封面设计了。它逐渐包括了封面、封底、书脊、勒口、环衬、版式、书籍材料、印刷装订工艺等设计内容,“装帧”一词的意义在不断扩延,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它包括了构成书籍各部分的必要物质材料和全部工艺活动的总和。
近几年来,人们在高速度、快节奏、信息高速膨涨的时代大潮冲击下,对书籍设计的认识,审美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如今的书籍设计不但是起到美化、装饰、保护书籍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将书籍的文字,图片等信息进行编辑,进行信息再设计的过程。
图书信息再设计是以便于读者阅读和升华图书精神内涵为目的,将作者交付的文字、图像、图表、记号等信息元素结合设计师自身的的信息积累重新编排,进行再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一切可调动元素(文字、图像、素材、色彩等)的表现力,赋于这些元素以“生命”的过程。
书籍设计的目的,就是把作者和读者联系起来,把书的内在精神、品格和特色通过信息整理、信息的再设计准确地反映给读者。让读者从中感受到阅读的愉悦。
书籍设计经历了以装饰图书为目的的设计阶段,发展到如今以书籍整体设计为指导思想的新阶段,而整体设计的本质,就是一个,对图书各部分信息进行编辑、整合、协调、统一的过程。它包括开本设计、编排设计、文字设计、材质设计等各方面。以下就图书信息再设计在书籍整体设计中的应予以特别重视的三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1.开本设计。书籍设计师在为一本书做设计前,首先考虑的就是开本的大小设计,开本的选择,是设计者将自己对图书的理解转化为书籍形态的重要手段之一。开本在书籍信息设计中的作用就好比一个容器,它盛装的就是整本书的信息。根据书信息量的不同,书的阅读方式的不同,信息传达的读者对象不同,我们可以选择32开、16开、8开或各种异形的开本。青年书籍设计师吴勇在为导演关锦鹏的电影书《画魂影记》(图1)设计开本时,为表现电影内容,通过纸张巧妙地折叠,科学合理地运用机器折手锁线装订,创造了一本外在造型与书籍主题切合的奇特的三角书,他从开本设计上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信息,增添了读者的联想趣味。
2.编排设计。图书信息再设计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整理、信息编辑、信息完善升华的过程。出版社的设计人员为什么称之为美术编辑,而不称为美术设计,说明其工作的定位是编辑,他编辑加工的不是文字的内容,而是这些内容、这些信息所表现的形式。
一个优秀的美术编辑不应是为图书做装饰的匠人,他应是半个优秀的文编,是书籍建筑的设计师,是能把一个个司空见惯的文字信息变成一串串美妙音符的指挥家,是赋予书籍“生命”的人。
3.文字设计。文字信息是构筑书籍信息形态的基本元素,它包括书名字、正文、标题、前言、后记、跋、旁注、页码等。每一个文字通过字体、字号、高宽比例、旋转、扭曲等变化演绎着书的情感,传达着书的信息。文字与文字的组合又产生了字距、行距、横排、竖排的变化,形成了点、线、面的变化。枯燥的文字罗列,无节奏变化的文体结构,千篇—律的字行版式,无文字以外的任何信息引伸……这似乎是我们在书店随手能翻到的书籍形态。书籍设计不能固守32开图书,老五号,27行×27字教条式的排版方式,挖掘文字信息的内在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字的表现力是书籍设计的基本要求。
书籍设计的内涵非常广泛。读书和欣赏一幅画不同,书是立体的,是有空间感的。书籍是一个三次元的六面体,是立体的存在。当我们拿起书籍,手触目视心读,上下左右,前后翻转,书与人之间产生具有动感的交流。图书信息的设计传达已不能只顾书的封面,还要赋予包含时空的四次元全方位、多角度整体形态的贯穿、渗透,赋予书籍设计视、听、触、闻、味五感等多侧面的信息感观刺激传达。
一本书所蕴涵的信息是多方面的,这些信息在书籍设计中的演绎方式也可以是多角度、多侧面的。“要提高书籍信息传达的认可性(即读者易于发现的主体传达),可视性(为读者一目了然的视觉要素),可读性(便于读者阅读、检索的功能);要掌握信息传达的整理演化(全书的节奏层次,剧情化的展开延伸),掌握信息的单纯化(传达给读者的正确感受——主旋律)。”怎样探索图书信息新的传达方式和设计手段,不断创新书籍设计观念和设计方法,将是每一位书籍设计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编辑/李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