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金仕霞
关键词:唯美主义 纯美 静美 幻美 颓废
摘 要:由于中国文学在整个20世纪并未形成“以美为核心”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自觉意识,而是仍以社会化思路为主,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另一面,唯美主义长期处于边缘地位,拥有尴尬的身份。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中唯美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创作的基本艺术特点和呈现方式、唯美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理论表现进行了宏观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对唯美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基本地位进行了评价,以求就教于方家。
一、中国现代文学中唯美主义发展的基本线索
唯美主义进入中国的大致契机,可说是大环境、人心、理论百花齐放的氛围及读者接受等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与西方生命美学的传入有关。它经历了别样的现代中国旅程,在理论和创作上与现代文学产生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创作方面,它通过多种途径悄然进入中国,后来借“新浪漫主义”之名,作为现代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人们所瞩目,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接受。经过20世纪20年代前期浪漫化的改造,在创造社、浅草—沉钟社、弥洒社、清华文学社、南国社成员笔下都有所呈现。到20年代后期新月社、金屋—狮吼社阶段发展壮大,至30年代新感觉派及绿社笔下达到顶峰,至40年代出现徐訏、无名氏的浪漫传奇,张爱玲和戴望舒等的唯美作品,以及战国策派等唯美倾向的社团。在学理、价值层面,唯美倾向于世纪初王国维的理论中初露萌芽,经过周作人、梁宗岱、李健吾、朱光潜、梁实秋等人的建设,初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化色彩的唯美观念——以艺术自律论和人生艺术化为主要内容,因文化传统和现实主义力量的强大,侧重以自然和人性调整唯美主义纯艺术观,疏离肉身而强调节奏感。宏观上讲,唯美主义在20世纪初悄然进入中国,艺术特征上在浪漫主义中逐渐彰显,之后发生变异,与现代主义结合;时间上经历了20年代初逐渐扎根、30年代深化、40年代逐渐潜隐的发展过程,最后也未消亡,而是被意识形态所忽略,以潜流形式继续留存于作品,并在当代文学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二、中国现代文学中唯美主义创作的基本艺术特点和呈现方式
因篇幅和材料所限,本文仅指对唯美创作的四种类型——静美、纯美、幻美、颓废美等审美类型,进行了探讨,事实上,仍可发掘出其他类型。只是一时难以命名和定位,所以留待以后探索。四种审美类型的基本艺术特点和呈现方式各异。静美丰富的类型各自渊源和表现不同。首先,静美与中国传统较为紧密,因中国传统的人与自然合一的追求,或因加入了佛、道等宗教元素,从而体现为与中国古典传统结合密切的温静、寂静、闲静;其次,兼及雕像“以静体传神”的静默之美,体现为以理智节制情感、含蓄重于流露的审美形态,包含着玄思;再次,又体现为在中外文化碰撞中结合个人性情而产生的具有中西合璧色彩的静中有动。趣味与静美具有相当密切的关联。趣味是一种不教训、追求和捕捉刹那灵性的倾向,除冰心、苏雪林等少数作家以纯美、幻美增加了美文的丰富性以外,趣味在大多数美文作家笔下更多体现为明净、素雅、静中有动的情怀。纯美类型在主题上多体现为对理想生命状态、理想人性的礼赞和向往,体现为对自然、童心、母爱、青春之美的迷恋、礼赞和向往;包含对诗化生活的憧憬,体现为铸造完美的独立艺术王国的理想。它体现为风格上对“整个的,正面的美”的渲染,重在表达对至高理想世界的追求,强调“空灵”意味,这是中国唯美主义者非常亲近的一种审美趣味。其中美即灵,灵即美,美充满神秘、抽象和虚幻的色彩。为了渲染这种美,在表现方式上,艺术家捍卫艺术趣味的“醇正”与“纯粹”、艺术形式上的精益求精,多以声、色、味等对描写对象多方渲染,形成通感氛围。幻美或体现印象,或表现梦境的、纯想象性空间,这个空间基本上是靠作者所阅读文本间意象、情调的融合来支撑,可谓幻中之幻;或注重意象的超自然性、人工感;或以象征性的文化理想,在想象的瑰丽外,充满理念和哲思;或侧重纯粹表现感官的迷离,或以回忆笔调叙述国王,形成雾中花的朦胧……从而构建起一个个独立于现实的想象性幻美世界。颓废美寄托着作家对世俗的完全绝望、对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体现了个性主义的极致。它发展到极致境界,多体现为对官能的赞美、耽溺,特别是对女体和情欲的描写、赞颂;或体现为以“爱与死”主题或“爱—死—艺术”主题表现恶魔美;生活时尚美则体现为对都市人工色彩的渲染,在对都市美的炫耀、迷惑中抒发感伤;新感觉派则书写遭遇都市后莎乐美精神的消亡。各类型齐头并进,共同贯穿于现代文学,都综合了中国古代唯美传统和异域唯美主义资源,在体现出文化遇合与沟通的同时,也凸显出深刻的文化隔膜。
三、唯美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理论表现
“为艺术”与“为人生”的争辩贯穿唯美主义在中国的旅程,人生又在特定语境中与现实政治挂钩,形成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强势意识形态话语,从而使整个20世纪中针对艺术的社会化思路占据主流,而并未形成“以美为核心”的价值观、方法论和自觉意识,导致了唯美主义在20世纪中国饱受漠视。尽管如此,伴随唯美创作在中国的逐渐成熟,异域唯美主义思想在中国仍获得了深度回应。现代文艺家们以西方非理性生命观的传入为思想背景,结合中国原有思想资源,进行了观念上的调整转换,从而催生了中国化的唯美观念。它在王国维、周作人的“文学无用”思想中最先萌芽,经历了创造社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为艺术而艺术”的朦胧表述,在新月派的“三美”主张中初步流露出对形式的自觉,并在“纯诗”的想象中获得进一步深化,又在京派文人的人性论和人生艺术化观中得到了呼应和拓展。尽管这些观念并不系统,而且常常以折中调和的方式潜隐于各文艺家们的学说中,但体现了他们对于唯美艺术的执著追求。中国现代唯美观念既对偏重功利的文学观起到了调节、制衡作用,又唤醒了文艺家们重新审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从中发现了凝聚着人类唯美诉求的“纯诗”。
四、唯美主义在现代文学中的基本定位及评价
唯美主义在各国命运各异。作为世俗世界惩罚唯美主义的头号替罪羊,王尔德的迅速陨落就是唯美主义命运的最有力象征。但唯美主义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唯美派部分作家后来走上“游荡文学”路径,格调和趣味庸俗,遭到文坛指斥,使作为一种狭义的思潮、一个流派的日本唯美派逐渐失去了在文坛的主流思潮地位。令人深思的是,唯美派三大家永井、谷崎和佐藤,在这一思潮似已消逝之后却仍长期继续唯美创作,推出多部散发经久不息艺术魅力的作品。而且,他们的很多影响深远的作品,恰恰是在作为一种思潮的唯美主义于日本文坛消歇后的岑寂中写就的,表明唯美主义是种审美特质、生命态度的综合,而不限于单纯的文学思潮。此后,唯美主义作为日本的深远传统之一,由川端康成等作家得以进一步发扬。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给予中国作家的启示还在于,如何立足本国传统,不断探索尝试融合东西方文化,跨越传统与现代的隔膜,创造出独特的唯美艺术样式。
唯美主义在中国现代文学中与其他文学思潮处于互渗状态。在西方和日本,唯美主义的位置都是处于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而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则与各种“主义”混杂。这一方面是由于狭义的唯美主义自身所提供的文学技巧较为贫乏,因此,唯美主义的现实存在方式,并非一种艺术方法手法,而更多是作为一种底色、原质,以及一种艺术精神和价值观,通过在文学实践中与其他各种思潮流派、各种艺术元素结合、互渗得以实现的,从而呈现出复杂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