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明
许多人认为企业文化是继人、财、物、信息之后的第五种资源。它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已逐步引起了理论界和一些企业家的高度重视和悉心研究。计划经济时代,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因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高度一体化,其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和手段,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改革开放后,由于企业突然面对不规范的市场往往被忽视,甚至被认为与企业经营毫不相关,致使企业文化建设目标被不断引入短期化和功利化的误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营造企业文化的浓郁氛围,拓宽其建设领域,发挥其要素功能,这是当前需要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本文试抒几点意见。
一、强化主导意识,规范职工行为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理论界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形成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的结果,已经成为不少企业家办好企业的法宝。赋予企业“人格化”,使企业文化变成职工的“人生观”,促进职工不断进步,推动企业不断发展。
企业文化对企业职工的导向、调控、约束功能,不仅依靠企业的规章制度,领导的行政指令的约束,而且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职工心目中的共同价值观来规范。这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去挖掘。一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入手,侧重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去挖掘。培养在企业发展中形成的,能调控企业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的潜在形态和群体意识。其要素包括企业经营观念、经营目标、共同价值观、作风、习惯、行为规范、规章制度、文化生活以及由此而展现出来的企业形象等。企业文化不是靠外部强行规定起作用,而是在潜移默化中规范人们的行为,尤为重要的是培养树立能左右职工思想导向功能的企业群体意识和共同价值观念。二是从树立形象入手,按照企业文化内涵要求去挖掘。要侧重企业发展战略、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企业容貌和职工思想、道德作风、仪表等要素。并把这种主导意识形象化,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易操作、规范性较强的语言来约束职工思想,进而规范整个企业行为和职工行为。
优秀的企业文化把企业两个文明建设和企业管理职能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凝聚、激励作用。它可以凝聚企业党政工团等组织为企业走向市场实现共同目标,带领职工共同奋进;它可以激励职工增强竞争意识与企业共荣辱,使企业形成强大竞争力,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约束功能。充分发挥这些要素功能,就能规范职工行为,树立良好形象,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又能积极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逐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二、树立系统观点,拓宽建设领域
随着对企业建设意识的不断增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须树立系统观点,全方位地研究企业文化,并力图阐明企业内部系统间的内在联系。把企业职工的愿望同企业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企业的物质因素同文化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探讨企业成功的秘诀和途径。将企业文化的各个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将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现代“软性”管理结合为一体,凝成整体文化意识观念,并融合到人的价值观念中去,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抓好素质教育,增强竞争意识
素质教育的基础作用好比一个企业文化大厦的根基,越坚实的根基越会有高大的建筑。根基需要一道一道加固,职工通过系统地接受素质教育,不仅掌握各方面的业务技术知识,而且养成了一定的伦理道德习惯,使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体现社会价值的公民和企业“四有”新人。一个企业的好坏优劣,主要取决于职工素质,而职工素质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是由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所决定的。因此,应结合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四知四爱”教育,即爱中华知国情、爱龙江知省情、爱家乡知市情、爱企业知厂情。与此同时,要广泛开展“树、创、做”等形式的业务技术能手及自学成才活动。众所周知,市场是实现商品经济交换的条件,要练就一身过硬的业务技术本领,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塑造良好形象,优化经营活动
所谓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职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主要是根据企业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和企业内部职工是否对企业有向心力,企业是否对职工有凝聚力而定。塑造企业形象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优化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整体发展,人为地有意识地用先进群体意识和共同价值观念取代不良思想和行为。塑造企业形象活动要本着思想上求新,方法上求细,效果上求实的工作思路。并坚持五个原则,即坚持认真改造企业的社会责任原则;坚持群众性的原则;坚持个体性的原则;坚持人文性的原则;坚持方向性的原则。此外塑造企业形象活动要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一是搞好学习,自己教育自己;二是搞好理论研究,提高理论水平;三是搞好典型宣传,让职工“知形、认形”;四是搞好实践中的塑形,树立岗位形象标兵;五是搞好与其他工作的结合,全面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展。
要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职工形象,必须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体育生活软件,树立企业的文化形象。组织职工业余文娱体育活动,作为补充职工“身心”的“生力培训素”,“精神寄托所”,“人格整理部”,向职工进行精神训练,陶冶职工情操,丰富职工生活,同时向职工宣传、灌输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增加归宿感和凝聚力。另外,优化企业经营活动,增强经营观念,就是要把企业和职工在社会和企业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作为企业日常追求的目标,对外以消费者为本,对内以职工为本,各方去满足用户和职工需要,使他们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地安心工作,去创造自己企业美好的今天和明天。
3.抓好宣传工作,倡导企业文化
一种基本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等,要真正成为“企业文化”,只有企业领导层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被广大职工普遍认可,形成共识。这就需要企业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工作,使职工接受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并为建设企业文化多做贡献。
4.创造顺心环境,营造美好心情
美好的心境需要高尚的情操和博大的胸襟充盈,也需要渊博的学问和美丽的思想点缀,更需要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维护,还需要时时刻刻淡泊名利,远离贪婪。所以衡量生活质量的优劣,其实并不在于你拥有财宝多少,而在于你拥有的心境如何。愉快是金。一个人心情愉快,他会从早到晚春风拂面,会微笑着待人接物,以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热情投入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去。愉快是氧。它能够调节起快乐的空气,使大家都感到生活美好。一个人心情愉快,他能够拥抱幸福,也能够接纳不幸,无论前途是平坦,还是充满坎坷,都会挺胸阔步坚定地走下去。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创造这种优化的顺心环境,使人们感到宽松、和谐、温暖、惬意、舒畅、生活充满乐趣,工作充满意义,这样才能焕发充沛的精神活力和旺盛的创造力,让人们自觉地去释放出内在的光和热。
三、粉饰“人文”色彩,注重感情效应
要注重企业文化的人文性。所谓企业文化的人文性,指的是强调人们的社会性,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依靠人作为企业文化的中心内容,强调人的价值观念体系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提倡团体精神,全局观念,上下平等和亲密合作,并把这些带有“人文”色彩的信念渗透到职工的灵魂深处。伟大导师列宁同志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可见“情”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情”是维系企业群体的纲绳,是人对人或人对事物好恶的内在反映,它广泛地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好情感能赢得凝聚力和向心力。毛泽东同志曾指出:“群众利益、群众经济、群众情绪,这些都是领导干部们时刻注意的。”企业健康向上的情感氛围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是否能够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人都是需要被尊重的,职工被企业尊重是释放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向心力情感的起点。职工爱企业的感情是企业爱职工的感情折射回来的。
喜、怒、哀、乐是人所共有的情绪状态,其表现形式因事不一,有时明显,有时微妙。对于职工个人的要求、愿望、目标和正当利益乃至种种合理待遇等,企业领导如能设身处地对待和处理,就能赢得职工的心。软草就可捆硬柴。只要关心人、爱护人、理解人,始终“以人为本”,才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融通。另外,企业领导只有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平易近人,与职工同呼吸,共命运,并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积极为职工排忧解难,职工才会视为知己,愿意敞开心扉。他们的话职工才爱听,关键时候就能一呼百应。可见,感情投资也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这个要素功能发挥得好,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编辑/梁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