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大胆实践 努力开创种子企业改革新局面

2009-11-17 03:58李哲韬
活力 2009年7期
关键词:职工种子改革

李哲韬

绥棱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农业县份。近年来,我县在省市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国办[2006]40号文件精神,从实际出发,大胆进行了种子公司改革,不但使种子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职能彻底剥离,而且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使种子公司由一个负债经营企业转变成为全省种子行业知名企业。

一、先行政企分开,构建种子管理新机制

改制前,我县种子公司是一家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集经营管理职能于一身,政企合一的体制“怪胎”严重制约种子监管职能发挥,直接影响种子产业发展。因此,我们首先从体制改革入手,把种子管理职能先行从企业分离出来,成立了县种子管理站,性质为地方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县农委,享有独立法人资格,承担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种子执法职能。执法人员全部从原种子部门在册在岗职工中统一考核择优录用,人员编制和经费统筹纳入县政府统一管理,县财政每年还拨付20万元办公经费。在完成剥离、充实编制的基础上,县政府出资80多万元为种子管理站购买了358平方米的办公用房,配备了种子执法专用车,出资30万元建立了化验室,省种子管理局又给配备了价值13万元的先进种子检验设备。同时,建立健全了“种子行政执法责任制”,“种子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使种子公司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通过剥离种子经营与管理职能,扫清了体制障碍,成功迈出了企业改制工作第一步。

二、触及产权实质,探索企业改革新模式

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为确保改革一次到位,我们积极稳妥地对原种子公司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一是摸底清查,兜准企业“家底”。从财政、审计、经管等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并委托全省知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对种子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做到“三清”:即资产负债情况清,包括每一笔固定、流动资产,每一笔银行信贷、利息及各项应付款,全部核实认定上账公开;人员情况清,准确掌握了人员构成、年龄、身份和编制划分;经营现状清,了解种子经销情况,拿出了企业潜在的市场和效益分析。通过“地毯式”的清查摸底,既给职工交上一本明白账,又通盘谋划了改革成本,为全面改革提供了决策依据。二是选准模式,实施产权改革。企业改革最难的是产权怎么转,人往哪里去。为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又能实现职工充分就业,我们决定立足实际走股份制改造的路子,即将种子公司承债式整体转让给全体职工。具体的程序办法是,先由全体职工自愿入股成立“绥棱县棱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然后以该公司的名义与农业委员会签订购买合同,新公司承担原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及其他有形无形资产,并接续原企业试验、繁育、生产、经销农作物种子的业务工作,承担相应的义务等。经过依法规范操作,新组建的棱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前期支付102万元土地出让金,用于职工解除身份39万元,补缴企业拖欠的职工劳动保险金57万元,剩余6万元用于偿还企业拖欠的应急债务,顺利实现了产权平稳转让。三是“脱胎换骨”,建立现代企业架构。省种子管理局帮助我们聘请专家研究出台了公司章程,按照股份制企业的要求确定了参股方式,即新公司总体设定2 000股,每股1 000元,董事会占股51%,股东占股49%,其中董事长占股31%。股东弃股要由董事会认购。县政府领导小组组织人事、劳动、农委等10多个部门依法全程参与并主持董事会选举,研究制定了选举办法,规定交10股以上股金的职工有权参与董事会选举,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最终确定了30个股东,经过依法选举,选出董事长和董事会成员5人,搭建了新公司的领导机构。在此基础上,又帮助新公司依法登记造册,注册资本500万元;帮助公司研究制定了《董事会、监事会例会制度》、《绩效工资、奖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使改革一步到位。通过产权改革,“换汤又换药”,使新公司在原企业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企业新构架,从根本上杜绝了“穿新鞋、走老路”问题。

三、突出职工利益,破解改革转制新问题

企业改制是一次职工利益的再分配、再调整。在企业改制中,我们坚持一切以职工利益为重,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的摩擦和阻力。一是时时关注、理顺职工情绪。改革初始,种子公司人心浮动,8名大中专毕业生因当时划分财政编制时没有分到编制,集体上访要求给编制回财政;9名原农业局安置的临时工怕失去岗位要求正式工人待遇;大部分职工认为改制就是砸“饭碗”,担心难就业等等。对此,我们由县政府主管领导带头,一一逐户走访,重点谈心谈话,耐心细致地做职工思想工作。特别是在整体买断身份的“阵痛期”,我们及时召开职工大会,组织职工学习政策文件,提出了承债零价转让职工的方案,使他们认识到改制不是砸“饭碗”,是砸“大锅饭”,改制不是没活路,而是为企业发展找出路,为职工创业找门路。在改制过程中,我们共处理难题4类13个,涉及职工20多人,没有发生一起越级上访现象。二是事事让职工放心、明白。为了避免职工误解,我们对资产清查、职工身份认定、资产处理、职工受偿等敏感环节全部公开,一一向职工大会通报情况,并委派纪检监察人员与职工代表一起参与全过程。特别是在新公司管理层和董事长的人选上,完全由职工根据个人意愿选举放心人,没有施以任何组织行为,让职工真切感到改革不是少数人说了算,而是他们自己拿主意。三是处处维护、发展职工利益。在县级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我们按照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合同的有关政策,拿出39万元用于支付买断职工身份的经济补偿,拿出57.2万元为职工一次性补缴了养老保险,解决了他们的“老有所养”问题。经过成功改制,原公司30名职工自愿到新公司入股,29人通过竞聘上岗重新就业,既可分得红利,又挣岗位工资。现在,仅一年多时间他们的工资收入就比改制前人均增27.6%,奖金可达2 000元。

四、强化组织领导,开创种业改革新局面

在企业改革中,我们成立了以政府县长为组长,主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农委、财政局、发改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了《种子公司改制实施方案》。政府常务会议两次专题听取企业改制情况,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企业改制大会,主管领导直接深入企业全程指导。我们绥棱县是全省十弱县之一,全县财政收入不足5 000万元,但为企业改革我们不惜“血本”,倾力支持。县财政将102万元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给企业,用于补缴企业拖欠的职工养老保险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补偿;自新企业成立之日起10年内,县财政将企业每年上缴的地方税中的县财政所得部分全部返还给企业;对于新企业承担原企业拖欠的104.75万元世行贷款,则由县政府代还,对企业挂账处理;特别是又协调县农行,由新公司出资49万元买回了原公司所欠农行的629.75万元贷款本息债务,“四两拨千斤”,使新公司彻底甩掉包袱,由负债一跃变成正资产。

实践证明,我县的种子公司改制工作是成功的,达到了各级领导满意、农民群众满意、企业职工受益等多重收益共赢的效果。一是消除了种子管理体制弊端,强化了种子市场监管。通过政企分开,明确了种子执法主体,形成了专抓、专管格局,构建了种子管理新秩序,推进了依法治种进程。仅2008年以来就查处种子违法案件39 起,整顿种子销售点12个,取缔无证经营4户,有力维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二是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激发了企业发展活力。通过股份制改造,解除了企业对行政的过份依赖,使企业由监督者成为被监督者,由依赖政府扶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特别是体现在职工面貌上,他们由“大锅饭”体制下的国营企业职工变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营企业股东,自身命运与企业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主人翁责任感与改制前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年公司科技部一年承担的科技、育种、试验课题达到30多项,是前十年的总和。三是实现了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打造了种业发展新优势。新企业集中了全县种子行业最优秀的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才,聘用一大批素质较好的营销人员形成了覆盖全县的营销网络,同时投入100万元更新了检验、加工、运输等设备,通过市场化运作建立了15 000亩良种繁育基地,实现了人才、科技、设备、土地等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形成了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极大增强,今年企业共销售良种300多万公斤,销售额1 400多万元,占据了县内80%的市场份额,并远销到海伦、望奎等周边市县。□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职工种子改革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桃种子
职工摄影(2)
可怜的种子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