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钢
在新闻竞争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新闻共享性多,竞争相对平稳;而社会新闻共享性少、可读性强,竞争相对激烈。因此,社会新闻成为媒体发展力争做大的一块蛋糕。要使社会新闻提质创新,发展方向是增强民生新闻的报道,加强批评性报道的力度,强化媒体在报道社会新闻中的服务和干预功能。
一、社会新闻发展中存在问题
尽管社会新闻发挥了卓越的功效,但是社会新闻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假新闻泛滥成灾等。
同一则新闻,标题换个字眼,就一个字不差地会在好几家报纸上刊登,这家媒体是“垮桥”、那家媒体是“桥垮”或者“桥塌”;照片换个角度,就堂而皇之地凑满了版。 一些媒体为了抢新闻,往往不经过核实就刊发一些通讯员来稿、国外网站的稿件,导致假新闻层出不穷,其他报纸也不加分析竞相转载,以致假新闻泛滥成灾。譬如《斗智斗勇:女记者与狼共穴六十一天》、《家庭连环悲剧猪吃娃》等,有的无中生有,有的千奇百怪,让人瞠目。
追究社会新闻存在的问题的根源,盲目追求社会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记者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有的新闻记者在报道社会新闻时,为了迎合部分受众的需要,在色情、暴力、案件上苦挖新闻,在对一些案件采访中故意夸大其词以求得对受众眼球的吸引力,有的时候甚至断章取义,颠倒新闻事实的主次关系。
二、社会新闻要倡导社会新风尚
社会新闻要倡导新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舆论监督职能,批判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惩恶扬善,弘扬主旋律;要普及先进的大众文化,满足受众的文化需求,以媒体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关注普通大众。媒体只有透彻把握社会新闻的这些内涵和价值,才能寻求到社会新闻的新发展。
倡导社会新风尚要将监督与自律置于同一坐标。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层出不穷的新矛盾、新问题,媒体不仅要“打抱不平”,还应返身观照在我们身边由于缺乏自律意识而给社会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只有这样,才能在调适社会心态方面发挥媒体的独特功能。
倡导社会新风尚要处理好社会新闻中热与冷的关系。社会新闻要积极报道社会中的热点问题,但同时要善于在冷静中思考。办好社会新闻需要有热情,要热心于广大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问题,真心实意为他们服务,同时,又必须胸有全局,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容易引发或激化群众情绪的问题冷静思考,要留有分寸,绝对不能把个人的偏激情绪带入报道中。比如物价问题一直是牵涉面广、很敏感的社会问题,如果在社会新闻中过分集中报道单类商品价格上涨的消息,就会带来不良后果。从这些司空见惯的例子中举一反三,我们就可以发现,有些社会新闻是明显缺少“冷”过滤的。
三、社会新闻记者要提高职业素质
要采写好社会新闻,记者要具备“以小见大”抓主题,“透视热点”抓策划的能力。
作为一名采写社会新闻的记者,往往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把司空见惯的社会新闻事件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分析其原因,主要还是记者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加上新闻采写工作量相对较大,所以,对于一般的稿件往往会就事论事地一写了之,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改变这样的思维误区,社会新闻的记者必须要具备洞察社会问题、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的能力,脑子中必须装有全局观念、大局观念,必须把全局与局部、个体与整体、历史和现实、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思考,透视和把握每个新闻事件可能蕴涵的深层次主题思想,以求得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社会新闻记者经常会遇到各种社会热点问题,这类新闻的报道也往往最受读者欢迎,最能提升媒体的亲和力、公信力,只要报道成功,就可能成为一篇佳作。而要报道成功,就必须注重热点问题新闻的策划,围绕问题新闻的发生、原因、发展结局等表现要素,对问题涉及的各个方面、报道中心与角度的选择、已报道新闻的信息反馈和“二次开发”、包括采访的组织等进行精心策划,力求热点问题新闻报道效果的最大化。
作为一名采写社会新闻的记者,要提高社会新闻的品位,更应该在采写过程中自觉地输入民本元素,增加社会新闻的人文关怀,这也是追求社会新闻报道效应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反之,社会新闻报道就可能缺乏感染力,就可能失去最广大的群众读者,也可能陷入迎合少数人的媚俗化、猎奇化的趋向。要贴近群众采写出群众爱看的社会新闻,就必须“深入、深入、再深入”,真心实意地听取群众的喜、怒、哀、乐,就必须采访与某一新闻事件相关联的各个层面,反映事件主体者全面真实的内心世界,这样写出的作品才会打动人,也才能从个体事件中折射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凸显人性的真、善、美,鞭挞假、恶、丑。
四、体现民生关怀是社会新闻的发展方向
社会新闻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要强化民生新闻。作为市场竞争利器之一的社会新闻,在体现民生关怀上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开展民生类的社会新闻报道,媒体的触角应更加接近百姓的生活,可以是一些家常小事的处理,也可以是非常个人化的生活难题,让每位老百姓都有走上媒体表达自己心声的机会。
其次,要强化批评报道。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务公开的全面推行以及电子政府的逐步完善,舆论监督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批评报道作为舆论监督的重要形式,也必然会有大的发展。
再次,要强化服务功能。做细、做透、做实用新闻应当成为媒体的时尚追求,即由“中观指导”的向“微观实用”的社会新闻转变。比如一些媒体开设了为受众提供求职的信息平台,对那些想出外打工的农民受众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他们因为信任媒体而信任用工信息的真实可靠,从而增强了他们外出务工的信心。□(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