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播分离”到“制播合作”
近年来,“制播分离”暴露出的许多问题使制播双方不得不寻求体制下的突破发展,“制播合作”是制播双方基于各自利益需求所做出的共同选择,使制作方降低风险,减少生产盲目性;让播出方掌握优质电视剧资源、赢得竞争。在目前的中国电视剧产业中,播出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对于电视剧制作方来说,必须具有“精品”意识。“制播合作”是打造精品,全面提升中国电视剧制作质量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制播双方都在积极进行“制播合作”实践,播出方以前期投资、自制剧、订制剧等形式介入上游制作环节,制作方行业协会举办“电视节目推介会”为制播早期合作搭建平台,制播双方通过“制播年会”和“制播联盟”加强交流与合作。这些“制播合作”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虽然“制播合作”的方式探索还有赖于各环节的配合,但不论未来的合作方式如何,“制播合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必将成为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方向。(据杨鸣于《电视研究》2009年第9期)
资源整合要注意趋利避害、实现共赢
我国新闻媒体已经全面进入以融合求发展的新阶段,资源重新整合是媒体在这一阶段的主要运作特征,也是传统媒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对挑战、闯出新路的有效途径。在媒介融合中,不可能找到一种对所有媒体都适用的运行模式,因此媒体在走向融合时应注意趋利避害,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资源整合何为“利”?一是通过整合实现了媒介资源总量的增长,能做以往做不到的事情;二是通过整合,媒介资源相互作用,产生了原本不存在的新的资源或能量。资源整合何为“害”?资源整合并没有带动资源总量的增长,也无法产生新的资源或能量。相反,它使原有的资源优势有所丧失,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资源整合过程中还会出现媒介之间的体制不相融、文化不相融、人员不适应等问题,甚至还会因为现有媒介规制的原因,遇到来自上层管理机构的阻力,使媒介的资源整合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些风险和困难,都是媒介在融合进程中必须面对的,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方法克服困难、削减不利因素,资源的整合非但难以到位,还会与整合的初衷相悖。资源整合本质上是利益调整,媒体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利益之争将是难免的。无论对于媒体还是媒体中的个人,实现共赢固然是最好的结果,而这恰恰又加大了资源整合的难度。显然,媒体在融合的道路上还有很漫长的艰难道路要走。
(据蔡雯于《新闻记者》2009年第9期)
传统媒体应在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积极扮演专业角色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传统媒体应当及时反映社情民意。网络维权事件特别是热门事件,是传统媒体关注和报道的对象。传统媒体应以其专业资质,对网络维权事件进行信息核实、采访调查。传统媒体的信源可信度强,能够弥补新媒体的缺陷。对网络中传播的事实,传统媒体应履行职业责任,进行专业采访调查,纠正谬误,消除误解与流言,维护社会正义。专业媒体的调查报道,不仅能将细节、问题详尽揭示,而且实地调查也真实可信,对网络流言有正本清源的功用。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多是维权公民个人单方面提供的事实和说辞,并不符合信息传播中的公正平衡原则。通过传统媒体介入,调查采访矛盾纠纷的方方面面,给各方平等的采访报道机会,是对网络传播失衡问题的一种纠正,及时提供事实和评论来正确引导舆论。在舆论形成和演变过程中,信息流和意见流的流向至关重要,新的事实和权威的意见能够强有力地引导舆论发展。在网络维权事件传播中,由于网络信源缺乏可信度,来自专业权威媒体的报道和言论,更能发挥其对网络信息流和意见流的引导,也更能发挥其对正确舆论引导的重大功用。(据范明献 王年妹于《青年记者》2009年8月下)
对“新闻腐败”的规范化治理
第一,培育和发展两种不同类型的新闻媒体。部分新闻媒体必须完全承担基本公共信息服务职能,不得从事市场化经营,不刊播收费的形象广告或公益广告。其他新闻媒体一律与主管、主办单位分离,通过市场化经营实现差异化公共信息服务职能和经济职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信息文化需要,增强我国新闻媒体的传播能力,壮大新闻媒体的经济实力。第二,建立一般性和特殊性两类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一般性新闻职业道德规范由新闻界全行业组织制定和公布,确立责任、真实、公正、廉洁、同业团结等基本道德价值。对于公共新闻媒体和市场化新闻媒体及其记者,或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不同报道领域的新闻媒体和记者,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不同类型新闻媒体及其记者,要单独制定更为详细的采访报道细则和操守等职业行为规范。第三,改善新闻媒体及其编辑记者的工作环境。大力保障新闻媒体及其记者依法履行职能,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干扰新闻采访报道,并对违反者追究政治道德责任或行政、民事法律责任直至刑事处罚。改善新闻从业人员管理制度,避免临时人员因缺乏职业纪律常识和职业荣誉感而无视新闻职业道德。第四,建立公正合理、合法的纪律惩戒制度。对于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只有进行适当制裁才能加大其违规成本、减少其违规收益、降低其违规欲望,体现新闻职业道德的权威。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新闻界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建立和完善新闻业纪律惩戒制度。
(据阚敬侠于《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6期)
2010年要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村村通”
9月29日举行的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计划到2010年,基本形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网络,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村村通”,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消息来源:中国网)
九大频道同播高清产业链引来千亿市场
9月28日,包括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在内的九个高清电视频道走进数字有线网络,这也是继2008年奥运前北京、上海等八大城市开通地面高清以来,广电系统最大的一次高清电视布局。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的负责人士透露,北京市将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数字电视产业园,将拉动平板电视制造、内容制作、传输设备、增值服务等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全国高清电视新增市场规模约千亿元。
(消息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广播网将引入社会资金建音频门户网站
9月1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王求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透露,中国广播网将逐渐实现“两条腿走路”,募集社会资金,走产业化道路,目标是将中国广播网办成全世界最大的音频门户网站。
今年7月3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召开中国广播网改制暨央广网和公司成立大会,央广网和文化传媒公司正式揭牌。王求台长说,广播和网络结合起来,它的优势就会重新发挥,所以确定了“台网一体”的方针,并计划从今年起,新媒体特别是网络要两条腿走路。
(消息来源:人民网)
我国首部3D动画电影天津首映
9月20日,中国首部立体动画电影《齐天大圣前传》的首映礼在天津滨海高新区海泰报告厅举行。这部动画电影由缘成影视、星美影业、天娱传媒共同出品,被广电总局确定为今年最后一部也是第四十三部向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的影片。
《齐天大圣前传》力图通过3D立体高科技技术,为观众带来亲自体验天宫世界、龙宫世界以及水帘洞的超级视觉享受,满足中国人几千年来对天宫的遐想和渴望。作为我国首部全3D立体动画电影,其数字母板第一次按好莱坞DCI技术规范要求从头到尾制作,真正实现了2K标准,JPEG2000压缩编码、MXF打包封装和密钥管理,是一部完整意义的3D立体动画。
(消息来源:《今晚报》)
《瞭望》抢滩电视 高端评论节目在辽宁卫视开播
9月28日22时,新华社《瞭望》周刊与辽宁电视台共同打造的一档高端电视评论栏目“瞭望评辨天下”在辽宁卫视正式推出。首播节目“读秒,大阅兵”,系为迎接国庆60周年而特别企划的权威前瞻性报道,其中不乏独家披露和独家视角。
该节目以辽宁卫视的高覆盖、高收视为依托,利用新华社现有优质资源,力争成为中国内地“视野最宽、威信最高、品质最好、影响最大”的电视评论节目。节目突出“评”、“辨”形态,力求实现“理性思考指导下的高强度对抗”。(消息来源:新华网)
中国手机电视台隆重上线 打造手机媒体
央视新媒体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隆重推出中国手机电视台。中国手机电视台在CCTV手机电视业务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而成,将以央视17个频道、40万小时的节目资源,400多个电视栏目、300多个优秀主持人为强大的内容资源储备,采用手机电视、无线互联网、手机视频报、手机图文报等多种形式,向广大手机观众提供新闻、体育、生活、科教、法治、文化、影视等多方内容,同时探索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动互动模型,提出无线互联网3.0概念,融合电视、电脑、手机,真正实现三屏合一、线上线下贯通。(消息来源:慧聪网)
2009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
10月11日,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等单位藉“2009上海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活动周”之际,在上海举办“上海网络视听产业发展论坛”。
据悉,此次论坛以“文化新政与产业转型——中国网络视听创新之路”为主题,立足全球网络视听产业的整体发展背景,梳理国内网络视听产业发展环境,分析总结全国视听产业发展特色与典型,就宽频电视、网络广播、IP电视、手机电视等网络视听新媒体业务的产业模式、政策走向、发展危机、未来挑战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消息来源:人民网)
国内最大带宽国际专用通道建设在重庆启动
9月23日,重庆市国际专用数据通道建设工程仪式启动。这标志着迄今国内最大带宽的国际专用数据通道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据了解,该工程将新建12条155M直达国际通信关口局的数字宽带专用通道,预计今年12月底前完成。该工程在年底建成后,重庆市将拥有目前国内最大带宽的国际专用数据通道。(消息来源:《重庆晨报》)